小游戏,大学问—游戏活动案例

☁️

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满足幼儿自主实践、直接感知、独立操作等学习需要,使孩子获得课程游戏经验,我们发动家长收集投放安全、多样的废旧材料,助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让他们在快乐实践、主动参与中,迈向“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变得更加喜爱幼儿园,并帮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奶粉桶就是家庭常见的低结构材料。废物再利用为幼儿的操作提供了材料,起到了一定的节约资源的目的。也促进了孩子创作的智慧与能力,是无价之宝。</p> 活动内容 <p class="ql-block">区域游戏开始了,张然和孙润江一起选择了奶粉桶,首先选择用奶粉桶一个一个垒高,然后放上两个圆柱形的海绵积木做兔子的耳朵。边做还大声的喊着兔子蛋糕兔子蛋糕,瞬间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们一起搭建游戏。</p><p class="ql-block">张然:“兔子蛋糕,兔子蛋糕,兔子蛋啊~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析: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然在建构游戏时,预先想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后有目的的建构,会高声引起孩子注意一起搭建,这就说明他们已经从无交流的联合游戏慢慢发展到合作游戏,虽然交流很少,但他们能一起进行搭建。说明他们的无意注意已进一步发展,注意范围扩大,比较稳定。</span></p> <p class="ql-block">张然:“好不容易摆好的,好不容易摆好的”</p><p class="ql-block">“来吧,加油,加油”</p><p class="ql-block">旁边的孩子们唱起了生日歌,许偌溪把雪花片一片片的放在奶粉罐上,张然看见了“不行,给我,不行”并把雪花片拿了下来,打算把两个泡沫积木放在上面,这时小朋友把奶粉罐推倒了,其他小朋友都激动到尖叫,只有张然不满的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析: 对小班幼儿来说建构游戏特别能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趣。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span></p> <p class="ql-block">当张然再次搭建,他小心地放好了两个海绵积木,当有其他小朋友继续摆放时,他及时制止:“好了,不能再放了”并高兴的边拍手边向我展示:“老师你看,兔子蛋糕,兔子蛋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做好之后,他迫切的请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见证,这说明他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很欣喜)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做出了不同样造型的兔子蛋糕。之后,幼儿邀请我欣赏他们做的兔子蛋糕,这是他们想和我分享成功的喜悦。看到最具有创意的作品,我备受感动,因为我看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不断思考和进步。他们在一次次的推倒重建的同时,也在享受建构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真正实现了小游戏大学问。</span></p> <p class="ql-block">许偌溪:“他弄了这么大的兔子蛋糕”,趁着张然在地上继续寻找可以搭建的物品时,用勺子一敲,其他小朋友继续尖叫,张然继续不满的哼声,甚至坐在地上:“好不容易做好的”然后看看了奶粉罐,继续说道:“来!重新再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摆放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一层变成了两层,从超级高变成适当就行,这证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一步一步的得到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次的被小朋友们推倒后,张然生气的说:“不玩这个游戏了,不玩这个游戏了,不玩这个游戏了,你们光弄坏,我玩!”</p><p class="ql-block">听到这,小朋友们应声回答:我玩、我玩。</p><p class="ql-block">张然:“不能再高了,不能在失败!”</p><p class="ql-block">接着经过一次次垒高,张然把海绵积木当做蜡烛“呼~蜡烛掉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析:小班幼儿“自我中心”表现尤为明显,他们还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不能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容易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是他的一部分,忽略他人与他人的感受和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次次的被推倒、垒高后又被推倒,张然生气了,怒吼道</p><p class="ql-block">:“不玩了,不玩了”,接着转身离开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析与介入:在视频中可以看出,张然还是很想完成兔子蛋糕的,但是由于小朋友们一次一次的推倒,他感到很无助,我也可以看出他需要我的帮助,所以我在事后进行了教育介入,给孩子们进行了绘本分享《我想和你一起玩》,正是用的这个视频进行的教学,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并对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讨论,请幼儿判断行为。师幼共同协商问题的解决办法。</span></p> <p class="ql-block">当再次进行区域时,张然和佟继汕一起商量,决定搭建的主题后,马上,一个兔子蛋糕就搭建完成了,还兴奋地向其他小朋友炫耀。</p><p class="ql-block">其他小朋友见状也纷纷加入了搭蛋糕的游戏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析:可见,一个感兴趣的游戏主题,能够让幼儿自然而然的产生游戏想法,对小班幼儿来说,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游戏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虽然他们还是会有些小摩擦,但是他们最后的成功让每位小朋友的脸上都洋溢出了快乐。</span></p> 幼儿游戏表征 活动特点及价值所在 <p class="ql-block">活动区里最简单的奶粉罐被玩出了新花样,从不断变化又产生递进的游戏,隐含着诸多的科学道理。幼儿通过这些游戏初步获得了有关物体逻辑思维方面的感性经验,相信这些经验对幼儿未来的学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只有长时间的持续游戏,才能使幼儿有机会不断深入探究和创造,才能发现幼儿的探究中表现出的良好的学习品质。他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大胆思考不断事物,积极反思不断调整。</p><p class="ql-block">小班的幼儿不再像1—2岁那样各玩各的,她们喜欢和同伴们一起玩。但由于小班幼儿思维和理解能力不够成熟,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且“自我中心”表现尤为明显,能区分你、我、他、但不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忽略他人与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突,冲动兴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需依靠成人的指导与协调交往。张然喜欢与他人一起分享游戏的喜悦,但还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游戏想法,交流不得当,所以导致其他小朋友们不懂游戏的顾泽,且小班幼儿本就对游戏的过程(倒塌的瞬间)感兴趣,而不在乎搭出什么,所以次次被推倒。但是哪怕倒塌了很多次,依旧不放弃。他们在一次次的推倒重建的同时,也在享受建构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真正实现了小游戏大学问。</p><p class="ql-block">案例反思:</p><p class="ql-block">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使幼儿学会倾听与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提供充足的建构材料,讲清建构游戏规则,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材料轮换玩的规则,养成耐心等待的好习惯。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组织幼儿观看并对游戏中的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讨论,请幼儿判断行为的好坏。师幼共同协商问题的解决办法。游戏中的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提高幼儿对班级常规形成的参与性。老师在师幼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幼儿参与制定的游戏规则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遵守。</p><p class="ql-block">二:学会倾听,善于倾听。</p><p class="ql-block">小班幼儿“自我中心”表现尤为明显,容易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是他的一部分,忽略他人与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倾听也很重要。老师也要树立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榜样。老师在听孩子讲话时,最好能够蹲下来,身体向前倾,便看着她的眼睛,显示出专注的神情。带幼儿说话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理解,并等一会儿说完后再发表意见。</p>

幼儿

游戏

张然

小朋友

兔子

蛋糕

小班

建构

推倒

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