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松江老城区,新辟了一处“云间粮仓文化创意园”。这里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粮仓,一个留存了一段特殊文化记忆的地方,现在俨然成了松江老城的新地标。创意园融入了文化、体育、艺术,还有科研、创业等。</p> <p class="ql-block">松江,古称“华亭”,西晋时别称“云间”。“云间粮仓”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松江,素来享有“税赋半天下”、“衣被天下”之美誉,承载着加工工业遗存和“鱼米之乡”的地方记忆。明朝起,松江成为漕粮主要来源地与储存地,也是江浙一带粮食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形成了独特的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南门粮库一带傍运河、依良田,粮食及与粮食有关的营生就成为这里长久以来的产业支柱。</p><p class="ql-block">从曾经的南门粮库、松江米厂到面粉厂,这些老粮仓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松江粮油行业的发展演变。如今,这片承载着许多老松江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土地正焕发着新生。</p> <p class="ql-block">云间粮仓西依通波塘,南傍人民河(古称:小台河),是一方犹如两条大河挽臂抱在怀里的风水宝地。还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纪实。</p> <p class="ql-block">明末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曾经的此刊印。</p> <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十九,康熙驻跸苏州,原本松江并不在他的南巡行程中,江南提督张云翼专程前往奏请行幸松江阅视官兵队伍。康熙的书法学董其昌,他的书法老师是松江人沈荃,时任工部尚书王哄绪亦是松江人,使他对松江并不陌生,于是欣然同意行舟来此。并于1707年第二次行舟抵达,射矢逐猎。</p> <p class="ql-block">在1894年由晚清名士袁昶撰文《重修普照寺碑记》在云间粮仓开发工程中被发掘出来得以重见天日。它青石质地,纵138厘米、横71厘米、厚18厘米。碑文共20行,每行40字。该碑刻在角落一隅历经岁月变迁而留存,现保存在松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据《松江县志》江南提督署以徐玠故居为督署,即在今云间粮仓。</p><p class="ql-block">明代的松江,科甲鼎盛。据统计,明代松江共有进士466人,在全国位居前列。担任内阁首辅多年的徐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徐玠,松江府华亭县人。嘉靖二年中探花,之后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当时,严嵩为首辅。徐玠为人谨慎又善于迎合嘉靖帝,故久安于位。在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不法行为已有所闻,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使严嵩罢官,徐玠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就任江苏巡抚,在率领新组建的淮军抵达上海的实战中,领略到了西洋军械的威力。于是,在松江(现云间粮仓)筹建上海炮局。上海洋炮局又名“松江军械所”,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p> <p class="ql-block">沉淀无数故事与记忆的云间粮仓,曾在承载梦想的地方。双屋脊的“万担仓”成了艺术工作室;修旧如旧的红砖墙成了网红打卡地。象征着丰收和希望的老粮仓,深藏着可阅读的历史老建筑,也带给人们更加精彩的人文艺术视界。</p> <p class="ql-block">曾荒废了多年的老粮仓,如今改造更新为文化创意园,一时间,成了沪上郊区城市更新的一个生动样本,网红乐园。</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创意园”摄影展。到了园区,不要急于忙着找地方拍照留影。打卡和拔草之前可以先浏览观赏一下,借鉴那些优秀作品更有利于踩景和自行发挥。</p> <p class="ql-block">非常欣赏这面山墙的涂鸦壁画。午后的阳光映照在这幅壁画上,浓墨重彩、蓬荜生辉、金碧辉煌、光芒万丈,应证着党的光辉暖人心。</p> <p class="ql-block">依靠在墙上,背脊暖暖的,一股暖流流入心田、温暖周身。</p> <p class="ql-block">跨跃一个。</p> <p class="ql-block">高24米、直径5.5米的八栋筒仓是“云间粮仓”的标志性景观。原来这里是供松江面粉厂存储原料的,现在刷上了巨幅筒仓涂鸦《稻田守望者》,4位宇航员行走在稻田中,手持水稻,仰望星空,蕴含的是松江大米航天育种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创作者涂鸦艺术家施政说:“我画的是浩瀚星空,宇宙中无数的星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为了与云间粮仓的调性相符,稻穗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也象征着丰收。”</p> <p class="ql-block">云间粮仓共有68栋建筑,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走进云间粮仓,能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相连。它不单珍藏于大大小小的画廊展览中,也散落在这座老城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要说上海的根在松江,那么松江的根竟在这里——仓城——大仓桥。</p> <p class="ql-block">大仓桥(原名:永丰桥),始建于明代。是一座高10米,跨度50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旧志记:西仓桥在钱径西,明代天启年间,知县章台儒建。南仓,即水次西仓。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以赞此胜迹。</p> <p class="ql-block">2002年,松江区人民政府和永丰街道共同出资修缮。施工中,在北堍桥拱内发现《华亭仓桥碑记》石刻,长169厘米、宽83厘米、厚22厘米,下有榫头,碑额刻祥云纹,左右两边刻“S”形带状纹。碑文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辨认。</p> <p class="ql-block">北堍桥拱内的时代变迁,却古朴妩媚依旧。</p> <p class="ql-block">也引来“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松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而这仓,就是大仓桥南逸的仓城。是明清两代最大的漕粮仓储中心和漕运始发地。</p><p class="ql-block">因水而生的仓城,市河横贯、百水相接。一城、一河、一路,宛如一绢《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晚霞下的大仓桥静静地横卧在老市河上。赏景?遐想?阅读?沉思?倾诉?美哉、美哉。</p> <p class="ql-block">风徐来、水波兴,卷起了仓城数百年的历史烟云。仓城也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人杰地灵。目前,还尚存留有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晚起》诗云:“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p> <p class="ql-block">桥下的“醍醐坐书香茶楼”也成了网红拔草地。</p> <p class="ql-block">醍醐坐书香茶楼的对街有一座“灌顶禅院”。这样,就对应上了。</p> <p class="ql-block">缘来而茶,书香静思。</p> <p class="ql-block">大仓桥上赞赏日落,醉了双眸,醉了仓城,更醉夕阳。</p> <p class="ql-block">与老市河并行的中山西路上的涂鸦墙生动而富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形象而活泼地展现了当年的街景集市和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一砖一瓦,保留着沧桑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一间一楼,渗透着醇厚的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铁门链条锁孔里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旧弄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老槐树的延伸也经历了一场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再次折回云间粮仓创意园觅食充饥,体验“食为天”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夜不深、人却静,夜幕下的谷仓更多了些沧桑的底蕴和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家门口的好去处之一,既可阅读经典、品味艺术,又能欣赏河景、开怀畅饮。</p> <p class="ql-block">到网红餐厅就餐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边吃边抬头观赏圆月和星斗。</p> <p class="ql-block">美食艺术,让你看得垂涎三尺又不忍下口。</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沧桑巨变。作为松江新晋文创地标,云间粮仓焕发出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令人刮目相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