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灯欣赏之九:战国跽坐人漆绘铜灯

缤纷宇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战国跽坐人漆绘铜灯,通高48.9cm,灯盘径23.7cm,于1974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以北的上村岭出土,现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4年冬至1975年4月,三门峡市上村岭大队第三生产队在岭西修建蓄水池工程中,发现了八座古墓。河南省博物馆和三门峡市文化馆派人赴现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铜器和陶器,战国跽坐人漆绘铜灯得以现身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市以北的上村岭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灯由跽坐人、灯柄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灯盘、灯柄上下两段,铸造时通过铆接和榫卯套扣的方法和跽坐铜人合成一件完整的器物。这种分段铸造、便于拆装的技法,既可以减小包装的体积,便于装运,又易于迅速安装成为一体,及时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灯座是一个跽坐着的人,“跽”就是跪的意思,这个跪坐着的人头梳偏髻,右额有发饰,下颚还系有带,身穿高领右掩束袖长袍,腰里还束有宽带。他的表情沉静肃穆,双膝跪坐于长方形的座上,双手前伸举灯,仿佛向世人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灯柄呈“丫”字形,灯盘安装在灯柄上面,呈圆环形,盘内设3个尖状的插座,这是用来插蜡烛的。在灯盘的外缘漆有三角形的漆彩,把柄表面原来漆有朱色漆彩,历经千年的风雨,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少量的漆彩痕迹了。灯体漆有彩色的漆,故称“漆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跽坐人漆绘铜灯从战国至今能保存如此完好实属不易,它的发现,反映了在当时的青铜器的铸造中,分铸法、榫卯连接法、镶嵌法、髹[xiū]漆保护法等先进工艺的应用,显示了我国战国时代青铜铸造的水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