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歌,同行你我——阿汝汉、高利颖赴阿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语文支教活动随笔

高利颖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按照锡盟教育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支教的工作安排,来自锡市教育教学服务指导中心的阿汝汉老师和锡市实验第二小学的高利颖老师,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阿巴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开展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支教活动。</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寒风料峭,玉絮微飘。一场原计划秋末的重逢因疫情原因姗姗来迟,最终伴随着漫天冬雪来到了:我们和阿巴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孩子们再次相逢在极具特色的校园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阿巴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始建于1950年 5 月1日,几乎和共和国同龄,2012搬迁到现在的校园。校园总占地面积85375平方米,建筑面积25022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13331平方米。这学期新增了开放式校史展览室和开放式图书室,图书室藏书达6万多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学校制定的计划,我们共同听、评、研讨1—5年级五位老师的常态语文课,各自呈现两课时的示范课。幸运的是,我们共同参加了学校第二届经典诵读朗诵大赛,见证了一场别具匠心的文化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课堂真实,亮点纷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讲课的几位老师都很年轻,透过课堂,足见半年来老师们一直在成长。在一年级《日月明》的课堂上, 齐丽丽老师十分注重课本、课件上插图的重要性,一边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一边指导孩子们自由表达,巧妙地带领着孩子们自主发现“会意字”的秘密,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澈萨日娜老师在课堂上特别关注词语的积累与运用,通过在不同语境中比较词语、分析表达效果、大声朗读等角度,放手让学生用词语连词成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一气呵成。</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额尔登娜布其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课堂常规较规范!此外额老师不忘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视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包 车乐格乐老师教学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首先借助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批注,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及原因,然后再共同完成课后表格的内容,教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乌吉木日老师的课上,老师按照“每个季节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美在哪里”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美、赏析美、读出美,最后再仿照文中的写法书写美、积累美(背诵),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如情入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下午第7节课,我们和授课老师们就彼此授课内容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开展作业设计等进行交流探讨。交流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对于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时目标把握得较好,对于围绕课后题设计教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基于民族语言授课学生的学情的教学建议,但具体效果还要老师们去课堂上实践和改进。我们对此充满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朗诵大赛,背后见真功</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工作,更好地落实书香校园活动,阿巴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语文组12月2日上午举办了“诵读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朗诵比赛。来自29个班级的29名选手身着盛装,以朗诵的方式走进经典,传承文化,沐浴红色革命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不停地被小选手们的激情所感染,眼眶始终湿润着,好几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想,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含英咀华,激情四溢,用全部的努力告诉我们经典作品正在滋养着他们的心灵,打造着他们的底蕴,他们在用心感受着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文化传承带来的力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们尽情享受着这个过程,早已将输赢、比赛等次看淡,想到这里,不禁更为孩子们感到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其中的“功”除了孩子们个人努力,更要浓墨重彩地加上老师们的努力!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要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及。今天孩子们台上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后16位语文老师无数个40分钟的坚守,40分钟的锤炼,更有40分钟背后的无数日夜的“摸爬滚打”!想起了那天去办公室与老师们交流时,发现每张桌子上的作业都是堆积如山,翻开看去,红色痕迹、批注清晰可见;想起了课间十分钟老师来不及喝一口水就指导小选手朗诵;想起了即使是课间休息老师们也忙得甚至顾不上抬头打招呼......难怪朗诵比赛上可见别具匠心的诵读构思,可见选手们准确无误的表达,可见他们受到作品的感染而闪现的生命灵光!辛苦了,老师们!辛苦了,我的同行们!成为你们的学生该有多么幸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课堂打磨 ,反思不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就是这样一个“怪物”:常教常新,即使同一节课,每上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下是我们两人各自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u>阿汝汉老师</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展示的是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发展思维。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重视方法的渗透。教学生识字方法:在朗读中区分识记形近字,区分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教学生悟方法:指导书写形近字的方法;教学生用方法:温故而知新用所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自主学习。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识字,朗读课文,课堂上孩子们兴致盎然,积极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和谐、浓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此同时,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无边无际”,“一百多里”等等词语。孩子们踊跃回答后,再结合生活经验,做一个小小模拟实验,把书卷起来当作井,通过卷筒看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特点,了解寓意。作为孩子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发挥其主体性,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后我结合完整的两课时以“备课所思”为题目和老师们分享,作为一名教师,结合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除了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如何更加重视,授予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和老师探讨下一步的尝试,教学中如何慢慢渗透我盟小学语文联片教研活动的《小学语文读写同步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针对学生现状,通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多方面、全方面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u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高利颖 老师</u></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执教的是统编版第七册教材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仅49个字,故事简短,却描写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了解历史中的俊杰,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和“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针对文言文语言精练的特点,教学本文时,需要将简短的文言文变长,因此我将引导学生梳理文言文学习方法,围绕“复述课文”主要培养孩子们结合注释讲故事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在普通学校授课时本课设计了一个课时,但考虑到民族学校学生的学情,我将授课内容、环节适当调整为两课时。经过之前几次试教,我决定关注语文的实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整体上设计了五个环节:字理导入,激发兴趣;梳理方法,做好铺垫;理解文意,挖掘形象;复述故事;推荐读书。在第一课时中,“尝”字我自以为很简单,没有单独拿出来指导书写,但最终发现孩子们对如何写好这个字存在困难,至此我也忽然理解了老师们对每个字都要指导书写的良苦用心。第二课时进展顺利,尤其对复述故事环节热情极高,有几个孩子甚至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语言表达也较为丰富!想到上一节课或下一节课他们有可能完全切换到另一种语言(蒙古语或英语)的课堂模式中,我更为他们这节课的踊跃发言、大胆表达、积极思考而感到骄傲!孩子们,不得不说,你们的表现太过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我以《“读写联动”初尝试》为题,与老师们分享了我在日常课堂上的小案例,并围绕如何利用工具书逐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与老师们开展了探讨交流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生活日常,收获感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食堂里孩子们领餐秩序井然,用餐文明有礼,不浪费一粒粮食!孩子们,送你们一朵小红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从食堂出来已近7点,教学楼很多办公室、教室依旧灯火通明。经老师介绍,一年级的班主任还在为延时服务后刚下课的教室消毒、打扫;很多老师加班已成常态。当世人都在羡慕老师光鲜的假期时,可曾留意过8小时之外的校园于黑暗中射出的那明亮耀眼的灯?那是良心点亮的灯,那是知识照亮的灯,那是心血熬成的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支教活动进入尾声,有位老师急切地问我们下次什么时候来?还说每次遇到我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听到这里,我们心里暖暖的。忽然想起一段歌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教研的路上,我们何尝不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相逢?讲台上,教室里,晨光中,暮色下,我们打磨的是课堂,交换的是思想,碰撞的是理念,梳理的是困惑,成长的是智慧......离别是必然的,但何尝不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相信这条路上我们始终携手同行,这首歌我们始终同心共唱;相信与君再见时,我们都会与更好的自己相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我们的相逢是一支歌,那一定是一支温暖的歌……</span></p>

老师

学生

课堂

语文

教学

孩子

课时

朗读

我们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