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康禾镇有记

玲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时序已然小雪过,岭南的天气依然温暖如春。我们到达约定地点时已是早上九点半,此时的曲陇村艳阳高照,蜂舞蝶忙,真让人有穿越季节的错觉。赖启标老先生站在绿树掩映的曲龙支部旧址——杨氏祠堂的台阶上,神色凝重地为我们讲述有关其祖父赖民同志何时入党、怎样参加革命以及因何而英勇牺牲的革命事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人在讲述其祖父故事时曾几度哽咽。祖父赖民为原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协会会长及河源县中共基层组织曲龙支部第一位书记,期间出生入死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最终为掩护和照顾受伤的东江革命著名领导人古大存等革命英雄而惨遭杀害,其时年仅三十一岁,他的长子(赖启标的父亲)年仅五岁,次子(赖启标的叔叔)年仅两岁,奶奶迫于生计不得不带着孩子改嫁,改嫁后的奶奶又因苦于不被待见的打击最终自尽……时过九十几载,那种残害忠良的血腥暴力场面在老人的哽咽声里依然让人痛心疾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擦拭一下湿润的眼眶,我深知,老人讲述的不只是一段历史,一次深沉的缅怀,更是一场深刻的激励。它让我们更真切的感知今天太平盛世来得太不容易。我们的安宁和幸福都是无数个像赖民同志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用最平凡的身躯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英雄赞歌,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红色血脉,矗立着星火燎原的红色丰碑。正因有无数如此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才使得《长津湖》中的美国军官面对一次次战败时无奈地感慨道“面对有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是的,中华民族,不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永远是狼子野心的侵略者无可战胜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可证,流水有声,先烈们钢铁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气节就像红色的密码输入到华夏儿女的血液里,伟大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伟大的红色基因也将历久常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曲龙支部旧址出来,沿路蜂飞蝶忙,我们沿着桂香氤氲的洁净村道向田坑民宿文旅村出发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兼有乡村和文化气息的田坑民宿文旅村依山而建,田园气息浓郁。风来时,掩映在碧树丛中的民宿房屋时隐时现,像一位位等候心上人归来的含羞客家姑娘。每一套都配备独立的温泉泡池且独自成栋,既不相扰又互映成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与树木相视,与山鸟对话。这里是一处真正让人返璞归真的地方。不管你曾经历过什么,也不管身心有多不堪,请到这里来,在疏影横斜的竹林旁沏一杯清茶就着清风朗月细细啜饮,那一刻必定能让你卸下俗世一切,回归最澄澈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据相关负责任人介绍,这里有着丰富的水力、地热和旅游资源,水稻、果蔬、茶叶、养蜂是该村的传统农业项目。如果喧嚣的俗世让人疲惫不堪,那么,请带上你的家人或三五好友来这现代版的武陵源,它的地方民宿文化体验、森林养生休闲活动以及乡村旅游综合体验必定让你收获不同的快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还陶醉在这“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民宿区时,不觉又被带到了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据负责人介绍,这个保护区可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相比媲美。区内山峰和溪流众多,且终年流水不断。动、植物品种丰富,有国家一、二、三级的保护物种。地表植被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多,这既是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又是活生生的自然博物馆。在保护区旁边有一个天然奇观,那是一个沸点达95℃以上的温泉源。常年吐着白气,热浪滚滚。好奇的游客们专门带来生鸡蛋来验证自然沸水的传奇,鸡蛋在沸水中上下跳动,二十分钟的样子就能全熟,这一取之不尽的有利条件给附近的居民带来极大便利。当地村民每谈之,幸福之感无不溢于言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久居城市,心怀山水。我们也兴致勃勃地跟随负责人体验了一把登山的乐趣,所爬的山海拔应不低于700米。狭小陡峭的山径两旁树木翠华如盖。不管什么天气来这里,你都不用担心会被日晒雨淋。这天然的雨伞贴心地婉然延展。偶尔有太阳光从叶片的间隙投下,照在行人的脸上或身上,铜钱般形态万千、斑斑驳驳得妙趣横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拾级而上,累了就在石阶上休息会,此刻清芳阵阵,百鸟和鸣,李白的“白首卧松云”,想想就是这种境界吧。回望来路,低谷处那些无人采撷的柿子已掉得满地都是,像一颗颗嵌在绿毡上的橘红宝石,一群鸟雀的光顾更是让整个山谷灵动起来。俯首时才发现还有一种类似猎枪子弹大小的黑褐色果子也落得满路都是。同行告诉我这是榉树的果实,也名小板栗。本以为是坏了或空壳的了,没想咬开里面全是雪白饱满的果实,细细咀嚼竟回味无穷。微风拂过,滴滴答答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和周边。一种“山空松子落,时闻折竹声”的诗情画意顿时在心底荡漾开来。刚才爬山的疲乏瞬间灰飞烟灭。处隔世之所如此,竟有了“不枉长作此中人”的奢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省级自然保护区旁有一处高端的集旅游、休闲、运动、文化、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度假村,那就是康泉十八·云溪度假村。车刚停稳,就被一阵阵袭人的桂香给裹挟了,刚刚还有点的午后困顿感取而代之的是神清气爽。来不及小憩,就迫不及待朝桂香萦绕的欧式别墅区跑去。欧式木房三面环山,户型各异,配置高端。一栋栋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每一栋都有一个或几个独立温泉私家泡池。据说这里有十八眼自然喷涌的高品质温泉,平均水温83℃,水质清澈,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尤其富含偏硅酸和氡离子,具有养颜、保健、医疗之功效,是稀有的医疗级温泉水。故此,每年秋冬季,来这里度假休闲的游客们络绎不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之外还有20套高级露营房车,配有同样的户外温泉泡池。露营房车+温泉+高尔夫练习,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的项目。配有山顶木屋餐厅、娱乐沐足、KTV、棋牌室、会议室、高尔夫练习场、露营区、野炊区等配备。可为不同的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一个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度假村。寻三五知己周末在泡池中共同仰望星空,是你卸下疲惫、抛去俗世喧嚣的不二之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达到仙坑村时已是下午四点多,太阳比前先柔和了许。走进四面环山的仙坑村,心里莫名多了一份笃定与安然,没有了车马喧嚣,脚步也缓了下来。村道两边刚刚收割好的空旷田地在冬日暖阳下显格外恬静,村书记告诉我们刚收割完稻谷的田地已全部种下了油菜,大概春节前后就该是一片金色的海洋了。光听着就有一个诗意盎然的春天悄悄走进了心里,轻轻闭上双眼,就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惬意和舒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漫步在宽敞洁净的村道,对面若隐若现的八角楼,竟有故人重逢的熟悉感。我们并未谋面,但我知道它从时光深处走来,带着历史的沧桑,带着浓郁客家人的生活气息,古香古色地向我们走来。我们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脚步,走进充满神奇色彩的仙坑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村口有一个两溪交汇的小码头,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婆婆正在码头杀鸡。她告诉我:鸡是自己家养的,在外工作的媳妇今天要回来了所以要加菜了……幸福感在婆婆布满沟壑的脸上一点一点漾了开来。看我们好奇,婆婆又解释道:“这两股溪水常年不断,左边流过来的干净清澈,专门用来洗食材,右边的次点是洗衣服或洗澡用水……”没有自来水之前,两条溪水是她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水源。溪水从婆婆脚边淌过,欢快地流向远方,像仙坑村一个个源远流长的故事,让来者百听不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提到仙坑村,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八角楼。此楼最初是一座四方型城堡式的、房角各设一碉楼的四角楼,后为确保防御的万无一失又在外增设双保险的护城墙,四个角再各设一座高10米的碉楼,从此便诞生了方圆百里的第一座八角楼。护城墙墙体厚约1.7米,全用坚硬的条形麻石砌成,故也称为石楼。站在长满青苔的方形天井仰望屋顶的蓝天白云,亦或触摸历百载仍坚实不减的麻石墙体,不仅让人感慨客家祖辈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他们筑起不只是自己的生命庇护所,更是后辈子孙们屹立不倒的精神堡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与八角楼比肩而立的,还有一座占地面积更大的四角楼,两座规模宏伟的古楼相距不过百米。在历史的烟尘里,它们不仅见证了这里兴衰荣辱。更像两位屹立不倒的巨人,守护着这方水土,这方人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往里走,还有20多栋建于清朝的保存完整的客家风情古建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走进白墙黛瓦古韵悠悠的古村,恍如隔世,天井的苔藓、雕窗的蛛网、高悬的壁画,无边在幽幽说着光阴的故事,让你踟蹰不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整个村落呈金锅形。多为悬山式瓦顶砖木结构,客家围屋式布局,木雕、石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建筑空间变化灵活,风格朴实,是一群最具河源特色的客家古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不管是八角楼、四角楼还是“夜半忽闻天籁响,万山围住读书声”的登云书院,又不管是贡茶还是黄蜡石,它们仿佛从未在时光中褪色,只是时光路过了它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离开的时候,夕阳半落,余晖中的仙坑村更像一位永不知疲倦的老者,捻着银须,一一作别来听故事的人们。恍惚间有一抹祥和而瑰丽的亮色在仙坑村上空缓缓弥漫开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文:玲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