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俄国人修建了中东铁路,哈尔滨是个大的中转站。铁路将这座城市分割成了两个区域,东区是“道里”、“南岗”,住着洋人侨民,西区便是“道外”,住的是中国老百姓。</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可算是哈尔滨最为原生态的光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外立面是“洋房”,走进去却是很典型的东北二楼民居,混血风情十分特别。</span></p> <p class="ql-block"> 老院子,老居民,老时光,走进这里能勾起童年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老道外这几年开发了旅游,商业气息日渐浓厚</p> <p class="ql-block"> 东北人豪气,大口吃肉喝酒,老道外还是传统美食集聚地。</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的夏夜处处大舞台,没有酷暑只有欢乐!就连中央大街的垃圾车都在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妈说一个月退休金2000多元,花不了。</p> <p class="ql-block"> 拍了老道口,逛了中央大街,品尝了马迭尔西餐厅的俄式大餐,第二天作别索菲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东南沿海城市迅猛发展有暴发户的味道,那么哈尔滨就是一个没落贵族,虽然穷,但那种气质风韵任谁都学不出来。愿东北重振雄风,共和国长子明天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