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红色印记之“中苏友好号”节煤经验

纳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抗美援朝期间,丰台机务段曾印发过一本16开《中苏友好号节煤经验》的书。书中记录了“中苏友好号”ㄇㄎ1588号包车组司机长任宝忠介绍的在铁路局展开爱国主义红旗竞赛活动中,为支援抗美援朝,包车组同志们在学习ㄇㄎ1751包车组先进经验后,经过转变思想观念,在机车驾驶中摸索出一套由费煤到如何去节约用煤,再到获得优胜红旗的整个过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书面上方由蓝色钢笔字手写的“一三九号机车组抓紧学习节煤经验”,很显然这本书是交给139号机车组,供机组学习“中苏友好号”节煤经验的一份资料。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印制这份“节煤经验”,就是为了推广经验,让更多机车组的火车司机,尽快学习掌握这些工作技巧,提高节煤的数量,用爱国节约燃煤、多拉快跑来支援抗美援朝运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第一页——中苏友好号节煤经验介绍</b></p><p class="ql-block"><b> 文中反映出当时正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期间,生产资料和物资匮乏,为响应铁路局号召,使</b><b style="font-size:18px;">铁路经营企业化,贯彻搞好经济核算制度,为新中国积累财富,</b><b>增强抗美援朝力量,</b><b style="font-size:18px;">来迎接七月份的爱国主义红旗竞赛,</b><b>铁路职工积极投入到了爱国生产节约运动中。</b></p><p class="ql-block"><b> 文中“经济核算制”是由铁道部制定:从1951年7月1日起,全国各铁路管理局实行经济核算制度(1951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b></p><p class="ql-block"><b>文中提到的铁路局郭局长(有待验证)</b></p><p class="ql-block"><b>1、是时任铁道部计划局局长郭鲁。1951年冬调任中长铁路中方局长、哈尔滨铁路局副局长。</b></p><p class="ql-block"><b>2、是时任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b></p><p class="ql-block"><b> 而后机车组获得七月份的优胜红旗,从而说明,这本书是1951年7月获得优胜红旗后总结的经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这本书的纸张稀薄,反映出来当时的经济状况,手工刻版油墨印刷也是当时最常用制本方法。文中提到的“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三小锹投煤法”、环形投煤法、机车保养的“五勤制度”等活动及工作方法。其中“三小锹投煤法”后来被“毛泽东号”机车组采用,之来又将铁锹去掉一截加以改进,减少投煤数量。为了达到节煤效果蔡连兴曾经三请张文增传授节煤经验,虚心学习节煤经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综合这些内容,很容易判断书的年代在1951年8月到12月之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50年11月,在“毛泽东号”完成超轴运动后,“中苏友好号”1588机车组不甘落后,创造一次超轴750吨的新纪录。</b></p><p class="ql-block"><b>文中提到的几个人名:司炉徐季如,后来考上司机, 下车后曾任调车队队长。团员刘宝生后任丰机团委书记。热力技师李侠,后任化验科主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笔者分析既然印刷成书册,就说明作为优秀典型事例,会在全段广泛推广传阅。当时“毛泽东号”是否也在吸取采纳他们的经验呢?</b></p><p class="ql-block"><b> 就当时的情况来分析,“毛泽东号”与该车同在丰台机务段服役,同是竞赛活动。“毛泽东号”又是全国机车旗帜,为什么会推广“中苏友好号”节煤经验呢,只能说明当时“毛泽东号”节煤效果不如它,“主席号”的几十年先进经验60%是通过虚心学习其他机车的经验,然后根据自己车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加以改进完善,日积月累形成独特的“毛泽东号”经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中苏友好号”机车的情况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49年唐山铁路工厂职工为了纪念苏联十月革命32周年及表示对中苏友谊的衷心拥护,全体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发挥革命毅力及创造精神,在解放初期材料设备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搜集了大量的废料及五台机车的主要部件,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劳动,精工细作,终于在1949年10月29日,将仅有弯曲车架的ㄇㄎ1型1588号机车复活,命名为“中苏友好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1月25日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前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于北京站为机车剪彩并为“中苏友好号”命名典礼。机车配属丰台机务段,机车锅炉前端装置着【中苏友好号】五个铜字,和中苏两国铜铸红旗,在旗下伸着两双紧握着的巨手,两国旗之间装有铜色大五星,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亲密团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苏友好号在五、六十年代,作为青年包乘组在全路、全局起到带头作用,评为全国铁路模范标杆,北京市先进集体,获得过多种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54年“中苏友好号”司机长、“毛泽东号”司机长李永、郭树德、蔡连兴 、苏联专家在机车前合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58年出席全国群英会铁路系统代表在交流经验。图中:毛泽东号司机长李永(中)、蔡连兴(右2)、中苏友好号司机长钟有志(右1)</b></p> <p class="ql-block"><b>1960年“中苏友好号”司机长钟有志和伙伴们研究工作计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里要说一下,司机长钟有志在1953—1954年之间,担任“毛泽东号”机车组乘务员。</b></p> <p class="ql-block"><b>1960年“中苏友好号”部分乘务员合影</b></p><p class="ql-block"><b>“中苏友好号”先后经历三任司机长任宝忠 、 郭禄、钟有志。</b></p> <p class="ql-block"><b>  丰台机务段段志记载 文革初期,“中苏友好号”机车标牌被卸掉,名称停止使用,机车调配其他单位。其后当年的“老大哥”下落不明。</b></p> <p class="ql-block"><b>查阅相关资料“中苏友好号”一共是两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949年10月29日唐山机车厂修复的ㄇㄎ1588号“中苏友好号”机车落成,11月7日开到北京,25日在北京正式命名。</b></p><p class="ql-block"><b>1949年12月01日下午济南局青岛四方厂修复的ㄇㄎ1969号机车,在北京命名“中苏友好号”。</b></p><p class="ql-block"><b>两台机车命名仅差5天,1588号落户丰机。1969号机车落户单位不详。</b></p> <p class="ql-block"><b>注:本文有待完善,请勿转载。</b></p><p class="ql-block"><b>最后,在这里感谢“毛泽东号”司机长陈福汉为笔者提供重要线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