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日的北京,风和日丽,暖阳融融,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又一次走进颐和园。</p><p class="ql-block"> 从南如意门进入,汉白玉建造的绣漪桥拱起高高的桥脊,象一个圣洁的花环迎接游人入园。古时皇室帝后由长河乘船来颐和园,也是由此入昆明湖的,故此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天空中没有一丝的风,昆明湖水波不兴,清澈的湖水尤如镜面一般,映照着绣漪桥,象一轮满月倒影在湖水中,远处西堤上的景明楼恰好框在桥孔中。这个画面既有近水与桥,又有远山与楼,山水一体,桥楼同框,真是太美了。真的感叹古时造园的规划师和匠人,竟会在此造出一座如此有意境和创意的桥梁,在国际桥梁史上也是一个典范。</p><p class="ql-block"> 继续环湖前行,湖中的一些野鸭、鸳鸯在戏水,划破了平静的水面。暖冬的天气越来越明显,往年湖面应该结冰,水禽们应该到南方去过冬了,现在它们倒也免了艰难奋飞、辗转南北了。</p><p class="ql-block"> 由南向北走,西堤象一条长龙婉蜿蜒曲折地静卧在湖中,迎面的第一座桥是柳桥。此刻已是冬日,放眼长堤两边,岸柳、芦苇一片金黄,<span style="font-size:18px;">“柳桥晴有絮”的意境已转换成一片灿烂的黄金甲,隐喻着顽强的生命力。</span></p><p class="ql-block"> 练桥位于西堤中部,桥面上点缀着一座四方形的重檐攒尖亭,站在亭中,极目四周,湖水清净如练,开阔的观赏视野里,南湖岛、十七孔桥、佛香阁、镜桥等环桥景致都倒映在湖水中。</p><p class="ql-block"> 镜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堤上唯一的一座八角重檐攒尖式的桥亭,造型新颖别致,八面玲珑,站在这里可以很好地观赏四周的景致。此时湖面平静如镜,水天一色,湛蓝的天空下,园外</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initial;">的玉泉山,群山巍峨,山色空蒙,妙高塔远隐庄严,玉泉塔倒映在湖面上,著名的“玉峰塔影”的景观与颐和</span>园内的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十七孔桥通体银白静卧在湖面上,仿佛是水上水下相向建造的两座桥,把南湖岛与岸边的廊如亭紧紧地拉在一起;远处的万寿山雄峙在湖北岸,佛香阁庄严肃穆。此时再<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会</span>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句的意境,也深深地领悟了古时皇上将此桥命名为“镜桥”的优美含义。</p><p class="ql-block"> 玉带桥是颐和园里又一座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的拱桥,拱高而薄,纤秀挺拔,形若玉带,<span style="font-size:18px;">桥上的桥栏望柱上刻有各式云中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span>显示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技能,是颐和园里著名的古建筑物之一,历经风霜雨雪、地动狂风,至今依然优雅地挺立在此,已逾两百多年。每每在西堤上走到这儿,我都要站在湖畔好好地欣赏一番,再为它摄上一张靓影。此刻半圆的桥洞清晰地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构成一轮透明的圆月,陪衬上四周繁茂的古树黄灿灿的枝叶,益发使古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景其形如此清晰可人,实在难得,令人心潮逐浪,难于自己。</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的美是多元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沉浸在其中,徜徉在园林、山水、建筑、历史、文化、艺术等等不同的时空中,感受着美的力量,但确实也要有一个小小的运气,在这浩瀚无垠的美的海洋中,遇到一个独特的时光,寻觅到一个独特的视角,感受到一份独特的境地,震撼着一幅独特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4日,周六,午后,暖暖的冬日里,我遇到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