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去年观看电影《金刚川》时的震撼,今天又在豪华的现代影院里通过电影《长津湖》回望战火纷飞的年代,数次泪目。长津湖一战,让我们看到了抗美援朝的曲折和艰辛,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恢宏的气势,昂扬的主旋律,带给今天的人们巨大的冲击。历史,历史,是多么波澜壮阔的岁月,是时光的脚步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该忘却的过往。本文试从如下角度对电影进行解读。</p><p class="ql-block"> 一、叙事视角的巧妙切入</p><p class="ql-block"> 宏大的历史叙事,怎么展开,角度选不好,故事就讲不精彩。电影《长津湖》以伍氏三兄弟先后参战为切入点,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伍千里手捧大哥伍百里的骨灰罐在船头凝视,伍千里牺牲在了人民解放的战争中。历经长久战乱之后渔民们迎来了和平安宁的生活,尽管家在船上,日子仍辛苦,但并不影响青山碧水中的太平。开头的骨肉团聚,伍千里雄心勃勃的建房计划带给人的是渔民翻身做主后挺直腰杆的自尊和自信。镜头突然一转,加急归队军令让氛围骤然紧张起来,原来美军已经在中朝边界蓄意侵入,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刚聚首,又别离。伍千里在父母的注释中离开,梅生在妻女的泪光中义无反顾地归队,毛岸英以满腔热忱跟随彭德怀等等。如此,由普通人的儿女情长过渡到保家卫国,祛除入侵邻国的外敌,维护边境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战争高度。毛主席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足见抗美援朝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这一代人不打,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得打”。所以,一个个的英雄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场了。不管是渔民的儿子,还是国家主席的儿子,大家凝心聚力,为国而战,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电影切入视角独特,以小见大,由轻到重,由小家到大国,由和平到战争,将观众带入当年的历史情境中。</p><p class="ql-block"> 二、伟大革命精神的深刻诠释</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具体阐述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2010年10月25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概括。长津湖一战,打出了志愿军的精气神,扑灭了美军的嚣张气焰,在敌我双方战略装备强烈不对等的情况下,由于领导者的英明决策部署,由于千万将士的无所畏惧的打不垮的精神,经过浴血奋战,终于逆袭,破灭美方速战速决策略,毁灭他们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回家团聚的空想。</p><p class="ql-block"> 是什么力量支撑我们的志愿军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将美国装备精良的军团打到节节败退?首先是正义之战。中朝唇亡齿寒的关系让我国不得不出手相助邻国,帮朝鲜即是帮自己,这给狼子野心肆无忌惮的美国以致命的还击。其次是如钢似铁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是杨根思的铮铮宣言“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是一个性格顽劣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子迅速成长为战斗力强大的士兵的伍万里成长之路;是不惧严寒,即使被冻成冰雕也不暴露目标身份的英雄壮举。有这种伟大精神的贯穿,美国焉有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 三、壮烈战争场面的生动勾勒</p><p class="ql-block"> 观影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剧情里,应该有两个多小时都是惨烈战争场景的再现。现代影视高超的拍摄技术,一众演员的倾情演绎,时时把人拉回到炮火连天血雨腥风的战场。志愿军们用血肉之躯,用精湛的杀敌技术,用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对抗着强美的枪林弹雨,对抗着朝鲜冰天雪地的极寒气候。他们躲过一次次美国空军的巡逻、袭击,毁灭一队队美国强敌的炮火阻击,最后以天降神兵的速度出现在战略要地长津湖,让美国军队措手不及。整部影片对战争场面的渲染,极尽可能地还原当年的情景。当然,中间穿插的伍氏兄弟的骨肉亲情,战士们之间生死相依的友情,对国内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动人的画面时时催人泪下,也缓解了激烈战斗场面带给观众的压迫感、紧张感,收到张弛有度的效果。观影结束后,我查阅资料,才发现更多真实的故事,太多惨烈的大小战役,而电影所能呈现出来的只是微小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观影过程中,我的心扯得紧紧的,我不停告诉自己,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打出来的。我才懂了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把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烈士遗骸隆重迎接回祖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安息。今天祖国的强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一分一毫也离不开这些英烈们。电影追溯历史,唤起我们的爱国情感,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坚定地踏实地无畏地走下去,为实现伟大中国的复兴梦而奉献自己。</p><p class="ql-block"> 四、英雄人物群像的着力刻画</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们从课本里、老电影中认识了黄继光、邱少云、王芳、王成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儿女,纵观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史,应该有数以十万计的英烈被我们景仰铭记(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和对比核实,现已确认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万多名,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广场英名墙上,镌刻着他们的姓名)。《长津湖》中的彭德怀、宋时轮、毛岸英、伍千里、伍万里、谈子为、梅生、余从戎、平河、雷公、杨根思等,他们是将帅,是战士,是兄弟,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他们更是英雄,是时代的英雄,是祖国人民的英雄。英雄是打出来的,是枪林弹雨中拼出来的,英雄有英雄的智慧、勇气、胆识、谋略。影片中的英雄群像们让观众记忆深刻。曾经在课本中、史书中记载的英雄名字,借助电影艺术生动形象地在荧屏中绽放光彩,他们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伟大的家国情怀走进了祖国亿万人民的心中。这些热血英雄们,为了必胜的信念,为了祖国的未来,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生命。他们舍生忘死,他们可歌可泣,他们有勇有谋,他们舍小家为国家,他们谱写了一曲曲辉煌壮丽的英雄赞歌,今天的我们怎能将他们忘记!正如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p><p class="ql-block"> 据说《长津湖》的下部是更为艰险惨烈的《水门桥》战役,已经在筹拍过程中,我们期待它的上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