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姐弟四人,父亲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后专业到锡林浩特参加工作,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就没多见过父亲,父亲每年就回老家十天左右……我们一直都跟随我母亲生活在农村。</p> <p class="ql-block"> 我曾问我母亲:为什么我那七个月的老照片梳个朝天辫呢?母亲回答:扮成女儿身为了好养长命………我们村在临村之间算是一个好村子,一千五百人的大村子,即能种水稻又能种小麦,紧临滹沱河岸边……</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夏天滹沱河里游泳,冬天滑冰 秋天和小伙伴们去地里燎黄豆吃……那时我们村有小学、初中、还有高中……上小学时我在班里总是前五名学生,教我们的老师是王利民的母亲(柳淑珍),她教书非常认真,我们班在当时全县第一………</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我从小就爱画画,记得那时自己画小人书,同学们都抢着买我的小人书,</p><p class="ql-block">一本也能卖五毛呢,那时的五毛钱可买两包烟,可买五个三角子吃啊……</p> <p class="ql-block">后来村里中学合并,村里的中学合并到磨坊中学后,因为没有自行车 我就没有再去上中学了,我那前四名同学后来都考上大学,都参加了工作</p><p class="ql-block">造物弄人,过了一段时间我听说磨坊中学办了一个职业班,由李勇老师讲课,专业美术,我高兴坏了,拿上七十五斤粮票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又去上学,在那里学习了二年,学了不少知识也认识了不少同学,其中就有,李慧星、贺保明,李俊峰、李世平,马增祥等………</p> <p class="ql-block">十六岁那年,我步入社会,寻思着想学一门手艺</p><p class="ql-block">正好那时王新(王文宝)从朴村搬到门王,我上门拜王新为师。从此开始了我的从艺生涯……</p><p class="ql-block">我骑着我那没有后椅架飞鸽牌的自行车 跟着师父走村串户,画炕围画、油门窗、裱仰尘、画六扇屏……忙忙碌碌了二年,虽然一天工钱只有两块钱…</p><p class="ql-block">但是却学了不少技艺……</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搬人进入代县木器厂上班,在那里认识了民间艺术大师王焕锁先生……在那美女如云的画工车间,我不敢说话偶尔吼唱几句美丽的歌声</p><p class="ql-block">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不想好景不长,正赶上下岗职工满街走的那个年代!我们被又一次地流浪到了社会,我们下岗一起出来的几个好友…</p><p class="ql-block">贾润祥 庞玉忠 安占国 李慧星 等 再一次拿起刷子,开始了走村串户的从艺生涯………</p> <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年,国家开放了 开始修缮文物,代县著名艺术大师 梁荔叶 先生在鹿蹄涧杨家祠堂进行修缮工程,正好招人 我去学习俢缮文物 跟着大师学了不少传统技艺……雕塑、彩绘、壁画等</p><p class="ql-block">后又参加了雁门关城楼断白彩画,从中又学会了一麻五灰的传统技艺……</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从山下两个人抬一根十二米长的椽,都是小伙子还抬不动,那雁门关村里的壮汉,一人扛两根,健步如飞……</p><p class="ql-block"> 郎向红 骑着他那代县没几辆的250摩托车,每天从县城往山里带猪血…老远就能听见 他那飞机一样的轰鸣声……记得有一次梁荔叶老先生晚上说饿了,我们给他肉和山药片炒莜面窝窝吃,他一开始说挺香的 直到吃出肉片 才哇哇大吐起来,后来才知道是信佛吃素的……</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 在那个年代我们手艺人,还称之为师傅,受到尊重 受到上待 户工干活时每天炒盘弄碗 每人给一包好烟 待如宾客……我们小伙子走到哪里后边也有一群美女追着,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和我老婆结婚了,虽然我家里很穷,</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是家徒四壁,院子里只用葵花秆做的围墙</p><p class="ql-block">她还是跟了我……</p> <p class="ql-block"> 在将近结婚后的第十天我就一人走向内蒙古</p><p class="ql-block">去包头城一个工艺厂去上班。那是做描金壁画工艺品,幸好有好友李慧星做伴,在画工车间我们俩都不爱说话……这样的生活干了一年时间</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生活 这样单调无味的生活!我有点受不了!我快要疯掉了……我更喜欢到处奔波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后来决定离开厂区,回到故乡……</p> <p class="ql-block"> 从零六年开始,儿子也上了初中,家中也无所牵挂,我老婆从此一直跟随我到处奔波开始了她的从艺生涯……从晋南的高平、到内蒙的呼市、包头、东胜,托县、萨拉齐;</p><p class="ql-block">从山东的威海、到辽宁的沈阳;从山西 的 河曲、保德、宁武、五台、到酥梨基地同川;从山阴、大同、到怀仁的金沙滩;从湖北的十堰到河南开封;从太原的迎泽公园到北京的十三陵……</p><p class="ql-block">这一路走来,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p><p class="ql-block">我第一件事 就是一头扎进新华书店 去寻找知识的海洋,多少风风雨雨!多少辛喜交加!每遇到困难时的艰辛,每干完一处工程那种喜乐心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时间转眼到了二0一九年的腊月,好友 李慧星</p><p class="ql-block">相约我说:现在县里领导很重视农民画发展,想复兴中国民间画乡之名!让我加入农民画创作协会,我说:我以前从来也没画过农民画,就当尝试一下吧,就这样慧星给了两块布,让我夫妻俩回家创作……不曾想创作了几幅,对农民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到了第二年正月遇上疫情不能出门,画了十几米布还不够用,又从网上购回两匹布,就这样疫情三个月时间,夫妻俩共创作出78幅作品,深有体会 只有努力才有成绩!工夫不负有心人 </p><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被授于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二0二0年农民画抗疫作品(勇士)等十三幅作品悉数捐赠于代县档案馆并颁发证书</p><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放风等)曾获得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p><p class="ql-block">工程(美丽乡村)现代农民画优秀奖。同时还有王粉玲的(摘菊花)</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雁门盛景)曾获得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新农村新气象)农民画优秀奖并收藏!</p><p class="ql-block">同时还有王粉玲的(春色满园)获奖并收藏</p> <p class="ql-block">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有收获</p><p class="ql-block">今年从国庆节开始工作之余着手创作二十四节气农民画(春之歌)(秋之韵)(冬之恋)十七幅作品现己完成有待展出……</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我非常感谢:教导我的启蒙老师 柳淑珍:恩师 王新 过门师父;梁荔叶 过门师父;王焕锁 美术老师;李勇</p><p class="ql-block">还有千千万万帮助我的人</p><p class="ql-block">还有最重要的爱人 谢谢你对我的相扶相持</p><p class="ql-block">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我没有精辟的妙句 更没有华丽的语言</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 有一个理由去坚持</p><p class="ql-block">只有一个手艺人最真实的感言</p><p class="ql-block">为自己喜欢的事去做 去尽力</p><p class="ql-block"> 乔国平</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