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手记】聊一聊“双减”之后的学习

是倩倩吖

<p class="ql-block">  冬日暖阳,照在人的身上自带一种治愈与温暖。伴随着满树金黄纷落而下,每天课间操站在银杏树旁的孩子,总是会忍不住多看几眼。一转眼就到12月了,时间不会如我们期待中的那般永远停留在某一个时刻,2021年也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便要成为过往。</p> 最近一个月来,孩子们的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会弯腰,及时检查座位卫生的孩子多了;每天早早到校记得带来可回收物的孩子多了;每天中餐结束后记得收拾讲台,送饭盒的孩子多了。这样的改变真好!周二的道德与法治课,我们就围绕如何打扫卫生进行了讨论,看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打扫流程,要注意的细节,我不禁感慨,这群原来大扫除还需要爸爸妈妈帮忙的小朋友真的长大了。就拿摆桌椅这件事来说,孩子们便总结出“第四竖排先对齐,第二大组摆整齐,一三对照第二组,看完横排调竖排”,这便是孩子们的智慧。 <p class="ql-block">周一时有7位孩子上台分享自己的提案</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其实,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多让孩子动一动。比如说让孩子在家洗洗碗,拖拖地,让他知道家里原来有这么多事要。教他怎么扫地,怎么拖地,怎么抹桌椅,而不是你为他代劳。昨天在写周末学习建议的时候,嘉瑞问我:“孙老师,以后是每天都写劳动教育吗?”我想,应该需要,更希望是孩子们能在家庭中检查落实的。劳动也是一种生活技能,它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思维敏捷,我相信,每个家长和老师,也都喜欢爱劳动,能干并且富有责任心的孩子。</p> 这一周每天在群里的反馈,都会提到一个关键词“背诵《曹刿论战》”。周五,当所有孩子都顺利完成背诵的时候,我一边是欣喜,一边也在反思。难道每一次孩子无法按时完成背诵,我就让他们留校,以此来督促他们加强学习吗?显然,这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布置背诵任务—没有每天坚持完成—老师抽背不会,被留校—家里恶补,争取背完。 留校是不可取的,也是之后不会再轻易考虑采用的。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完成一次背诵,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能再学习中收获自我的认同感和对成功的愉悦体验。晨昕和歆语背完后都笑着和我说:“努力是不会白费的,背出来真开心!”祎祎笑着告诉我:“孙老师,这几天我每天睡前在家里坚持读,早上起来也认真读一下子就会了。”仙仙一直紧张害怕,不敢来我这背诵,韵雅便一直对仙仙竖起大拇指给她鼓励,在好朋友的陪伴下仙仙也顺利完成了。 <p class="ql-block">交通安全日知识普及</p> <p class="ql-block">  背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并不是这样。要提高孩子的背诵能力,我们可以从大声朗读抓起。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 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手、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会有以下奇效: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无论是语文教材、国学素读,还是《如有所诵》,都值得孩子们大声诵读。</p> <p class="ql-block">(哎呀,两个小男孩眯眼啦!)</p> 每天一下课,周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占满了孩子,一个个抽背“乘法口诀表”。看似简单的抽背,穿插到每一天的下课时间,常常会看到她连水都顾不上喝就赶着上下一节课。同样是背诵,数学的背诵,她也给出了很多的建议。留心课堂学习建议,无论是制作卡片,充分互动加强记忆,还是制作乘法口诀小报,都可以发现周老师处处想着法子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的学习乐趣。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期待能将课后落实做得更扎实些,更有效些。 <p class="ql-block">看似简单的作业,完成要求都一样,但最终的呈现结果却千差万别。从小事做起,从一次次作业抓起,孩子的学习也会更加专注、高效。</p> <p class="ql-block">可以转动的乘法口诀,孩子们可喜欢了!</p> 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教授在名作《语言本能》里说:“当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你其实正在做着自然界最神奇的事情之一。你我所属的这个物种具有一项超凡的能力:我们可以精确地描绘出彼此大脑中的想法与事实。……这种能力就是语言。……这种能力显得如此稀松平常,以至于我们很少把它视为奇迹。”阅读让人类真正走向了文明之途。可以说,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创造意义的核心力量<br>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阅读更是基石。<div>  </div> 但大量阅读并不是说,只要阅读就是值得提倡的。班级中有的孩子在家会偷偷看《斗罗大陆》,迷恋书中的暴力情节,有的会看父母追《鱿鱼游戏》便在班级中也开始玩糖饼游戏等等。是说这些读物和剧情一无是处吗?显然不是。<div>  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圈子和眼界都在扩大,他们会有自己的交友、看书、玩游戏、看电影、看电视节目等“隐形搭档”。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与关注。</div><div> 我原来班级中就曾有小朋友看全套的《阿衰》,每天都看得如痴如醉,笑得前仰后俯,就连吃饭、散步时都会忍不住分享他觉得特搞笑的部分。时间久了,便发现他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变得懒散消极,对学习心不在焉,作业写得像鬼画符,其实这些都是受到书里一些不太恰当的价值观影响。</div>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对书中内容的所思所感。有的孩子读《斗罗大陆》看到的是以唐三自诩,在学校里找人打架、经常跟同学发生冲突。而也有孩子会从中模仿语言表达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创作中。选择的关注点不同,效果也迥然不同。 当一个孩子能开始有意思的认识自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时,他就更能影响别人,而不是让负面影响来影响自己。<div>  这个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还需要一起共同努力。</div>

孩子

背诵

学习

阅读

每天

朗读

老师

我们

可以

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