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今潮8弄”忆过去弄堂

刘沪宁

风景在于人,有时回望一段过往的岁月,已成为了有灵魂的风景。弄堂是老上海的市井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五花八门的“苑”、“名邸”等等。继“田子坊”后又有了一个“今潮8弄”,赶赶时髦、打打卡。 “今潮8弄”就是对原“公益坊”等八条弄堂进行修缮,添入“所谓”时尚元素构建“老少皆宜”的休闲广场,用心良苦,位于老上海广东人聚集地北四川路,那一片建筑为新式石库门里弄,在保留石库门主体结构下添加门坊和过街楼,故另有别称“ 广东弄堂 ”。 从“住客”变“游客”,这些都让那些住过弄堂的人感性颇多。每一个门、没一扇窗背后都隐藏许多故事,有“72家房客”的局促脏乱,有阿姨爷叔“挤灶台”逼仄生活时光,有亭子间嫂嫂婀娜的身姿,有前厢房小赤佬“竹笋烤肉”鬼哭狼嚎,有后厢房差麻将的嬉笑打骂。透过今日时尚精致,仿佛又呼吸到那久违的上海市井气息。 以前居住在江苏路朝阳坊,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窗、柚木地板、煤卫俱全,每户都有前后门,前门有铜铁栅栏的彩色玻璃门。弄堂为封闭式,居住的大多是职员、医生、教师和没落的小开等。 居民大多是江浙籍的移民,弄堂不大规矩挺大,具有浓烈的殖民地遗风。放学、上下班进出弄堂看见人先要立定问好,那怕侬有多急,相互的问候是必须的。穿衣服讲究也多,手绢必不可少,而且要平整。邹跌巴得手绢当人面用,被视为不懂礼貌。衣服要干净平整,皮带头不好露出来,衬衣要缩了裤子了,领头要翻好等等。 邻里相互间的称谓透着一股情切:某某(小孩名字)外婆、李家阿婆、张家姆妈、小弟、妹妹。职员叫先生、工人叫师傅、保姆叫阿姨(背后叫劳动大姐)。邻里间发生矛盾“吵相骂”也不可以爆粗口的,实际“吵相骂”就是讲道理。弄堂很安静,偶尔小孩子喧闹都会被大人呵斥,某某上夜班,不许吵!。 当年知青回沪是弄堂里的一件大事,过年前只要听见摩托车开进弄堂,听见“某某带图章收电报”的叫喊声,就知道这家的孩子要回沪。电报费很贵按字数收费,所以要尽量简约,但车次、到达日期不能少,要凭电报买北火车站的站台票(一份电报买二张)。当绿皮火车慢慢地驶入站台,接站的人蜂拥而上,只见灰色的旅行袋从车窗鱼贯而出,那满满的旅行袋后面隐藏着多少辛酸苦辣。 啥人家小孩要结婚了,弄堂里就要开始做木匠生活了。当年木材奇缺,知青就千方百计搞木板回来,当年原木是不可托运的,上海人就是精明,把木板打成箱子、铺板托运回来。家具都是分列式的,花头在脚上,调羹式、老虎脚爪、捷克式等等。 啥弄堂出啥腔调,腔调其实是一种品相,以谦虚的姿态同人交往,就是最基本的腔调,这种谦虚谨慎的教养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邻里之间的交往也是以不添麻烦为原则,借东西一定要还,哪怕是一颗葱。平日里送来一碗混沌,还碗去的时候一定不会是空碗。 回望“今潮8弄”,历史风貌建筑继续璀璨,让人拾起美好的回忆。在摩登风雅的海派元素浸润下,石库门老建筑有了全新的内涵。但总感缺了点啥,可能是设计师没有住过弄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