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桥石水缸

三师一团

<p class="ql-block">  仙桥石水缸,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事处山前村南部狮山出水口,这里一潭碧水盘踞着许许多多的怪石,河床上有一面积达百余丈的巨石卧于山凹水潭中,上面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数十个天然石窟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仙桥石水缸。</p><p class="ql-block"> 石水缸从何而来?据山前村的村民介绍,石水缸是水流冲击形成的,在很久以前,这里水位高,水流急,河床高低不平,使河涧水形成一个个漩涡,漩涡日夜不停地钻,慢慢就在河床的巨石上打出了一个一个的窟窿,后来水位低了,这些石窟窿就暴露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专家来这里考证,所谓石水缸,其实就是“冰臼”,是冰川时期的遗留物,大约形成200至300万年前,也有称为(壶穴),形成年代也相当久远。</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奇石逸水,自然就有美丽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久旱无雨,农作物棵粒无收,人间闹饥荒,老百姓饿得奄奄一息,天上的神仙动了测隐之心,下凡救济灾民。仙人站在狮山口,手里仙拂一挥,河床巨石上就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石缸,缸里装满了大米、番薯、豆子等粮食,灾民闻讯纷纷赶来搬运粮食,石缸里的粮食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搬也搬不完。</p><p class="ql-block"> 得救的老百姓对仙人顶礼膜拜,连声感恩,大仙只是欣然一笑,踏上一块巨石,脚一蹬,就到几公里外的桂竹园岩去继续救灾。</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杰作,与民间的传奇故事,使石水缸更添神秘的色彩。“石缸仙水”是书画家“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所书;“出山不浊”是潮州市著名女书画家黄文凤所书,这些名人题字,给石水缸增添了不少韵味,让仙桥石水缸这一大自然奇观,远近闻名,令人神往,一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  “石缸仙水”是“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所书。</p><p class="ql-block"> 孙星阁(1897一1996)号十万山人,广东揭阳榕城区人,是画坛中享年最高的寿星,又由于他身怀诗、书、画三绝,由此人称他为星翁、诗翁、书翁、画翁。</p> <p class="ql-block">  “出山不浊”是著名女书画家黄文凤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