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年前我们都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跟着大人折纸、裁剪,然后剪一个像模像样的囍字,贴在窗户上,贴在门上或是墙上。</span>不过,那时纯粹是好玩,远没有上升到从民间艺术的角度去看剪纸。</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在思南,我算是重新认识到这门艺术。我没有想到,民间真有人可以把这门艺术做到如此极致,而且形成了一种源于剪纸却又有别于剪纸的独特艺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思南刻纸,就是由思南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这中间必须要提及的一个人就是思南民间艺术大师张著权。</p><p class="ql-block"> 张著权出生于思南土家族文化世家,8岁开始学艺,对刻纸艺术有着近乎圣徒般的执著和迷恋。在他的执著坚持和创新引领下,思南刻纸日渐形成了今天这样具有独特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民间剪纸艺术流派。</p> <p class="ql-block"> 从创作手法上看,思南刻纸比普通民间剪纸刀法更细腻、更注重刻画细节。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可以用有些繁复来形容。据张著权介绍,完成一幅长宽约为1.2米的刻纸作品需要花上25天的时间。我们看他的每一幅作品,也基本都是这样的精工。</p> <p class="ql-block"> 从创作主题和风格上来看,思南刻纸更富特色。它熔汉族和土家族喜乐文化于一炉,又融汇了思南傩坛戏和节庆文化等艺术元素,<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喜文化”艺术风貌。张著权团队</span>创作了大量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深受群众欢迎。</p> <p class="ql-block"> 从题材上看,思南刻纸还勇于创新,大胆拥抱时代,反映时代气息。像“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等作品,直接把“建国七十周年”纳入创作视野,非常应景和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 每一幅作品,虽然都呈现出喜乐文化风貌,但细究起来,你会发现:每一幅作品又各各不同,因为每一幅作品中作者总会巧妙地嵌入一些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元素。像这幅《富贵荣华多福喜》,里面就嵌入了国宝熊猫形象,为作品平添了许多的喜感。</p> <p class="ql-block">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思南刻纸艺术的形成,固然跟张著权大师的传承创新分不开,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张大师是思南刻纸艺术的集大成者。但从源流上来看,这主要还是因为有思南这块民间艺术沃土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根基。“黔中首郡”的历史底蕴无疑是思南刻纸这朵艺术之花璀璨绽放的厚土!</p> <p class="ql-block"> 民间艺术最令人担忧的一点就是保护问题,通俗的说就是:别看它现在那么红火,将来谁来传承?思南刻纸艺术一样引起人们这样的担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思南五中的逸夫楼上,我高兴地看到了一些学生刻纸作品,虽然无论从构思到刀法都稍显稚嫩,但是这不正是思南刻纸的生命力所在吗?</p><p class="ql-block"> 所有扎根于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艺术都极富生命力,我坚信!</p> <p class="ql-block"> 真诚祝愿思南刻纸艺术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颗璀璨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