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铜墨盒的记忆

乐水者

<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安化一中一百二十周年校庆</p><p class="ql-block">廖小雄</p> <p class="ql-block">  我家有一个很精美的铜墨盒,很小的时候,妈妈教我写毛笔字时就用过它,那时候年纪小从没有仔细留意过这个普通的小铜盒,就知道它是用来盛墨写字的,却不知道它还记录著一段鲜为人知、尘封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铜墨盒为黄铜和紫铜人工精美打造,盒盖第一行刻着“缝纫科第一班毕业纪念”,第二行刻有“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中间呈斗方型刻着“业精于勤”四个隶书大字,最下面一行落款为“安化县立女校赠” , 记得妈妈说过:上面的字是毛泽东主席在湖南一师范读书的同学贺梯所书!因为是家传,所以这个铜墨盒保存很完整,现在一直放在我的书房!&nbsp;</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安化县立女校,全称为安化县立第一女子简易职业学校,创办于1923年,选校址在县城(梅城)西街吴氏宗祠,由陈澈任校长。开有缝纫、染织两科,1925增办高小部。1926年女校从西街吴氏宗祠迁入孔圣庙进门的左侧考棚,1927年更名:安化县立第一女子学校!&nbsp;</p><p class="ql-block"> 妈妈张悟英于1932年就读于这个学校,也就是安化一中前身的一部分,《湖南省安化县第一中学创建九十周年纪念册》校庆同学录中的“安化县立初级职业学校校友录”上第一个名字就是我妈妈:张悟英。</p><p class="ql-block"> 铜墨盒是我妈妈在安化县立女校(原安化一中)读书的毕业纪念,也是她读书时留下的唯一信物,也同时饱含着妈妈的人生历史。</p><p class="ql-block"> 妈妈叫张悟英(1916.3--1993.3)。梅城镇人。毕业于安化女子职业学校(安化一中前身)。她的第一任丈夫肖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受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委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回湖南后,派入安化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担任中共安化县委书记 。她本人也于1938年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徐特立先生介绍并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和肖凯一同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她曾让国民党恨之入骨,并悬赏三千大洋捉拿她。</p><p class="ql-block"> 1949年初,她曾积极参加安化地方党组织筹军粮,支援四野南下,迎接南下干部进入安化。为安化和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继续以教书为职业,半年后,担任一所完小的校长,后任一个大区的区长,再后来任清塘区的妇联主任,再再后来任一个公社的妇联主任,“官”越做越小。1966年被迫退休,1982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享受老干部离休待遇,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离休荣誉证。</p><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时候,妈妈一直想读书,因家里很穷,到了十六岁都没能实现读书愿望,可后来却由安化地下党的党组织安排进入了安化县立女校读书,当时的党组织为什么会安排一个穷人的女儿读书?</p><p class="ql-block"> 以下文字是妈妈的一段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中共安化地下党工委书记萧凯第二次在长沙被捕,辗转一年多后,于1931年被解押回安化,在县监狱坐牢。当时,我父亲张珂道(绍卿)和妈妈同在国民党的监狱当看守。我当时十六岁,经常在监狱卖瓜子花生、糖果香烟。萧凯被押进监狱的那天,戴着脚镣手拷。我问父亲:“今天关进来的是什么人?”父亲说:“是政治犯,最后只怕有生命危险!”妈妈叹息说:“可能是地下党”。妈妈那时可能与地下党有过什么联系,我年小不懂事。妈妈又说:“共产党都是铁汉,他们都不怕死。周洋赴刑场的时候还高呼:共产党万岁!”我默默地听着,认为他们就是传说中的英雄好汉!</p><p class="ql-block"> 从此妈妈常叫我进监狱叫卖糖果香烟,不知不觉在为萧凯他们送进了一些书刊报纸和秘密信件,又把一些私信带出监狱。</p><p class="ql-block"> 一天,萧凯对刘翊说:“小张很聪明,我们给她想想办法,送她去读书吧!”我心里十分高兴。后来妈妈告诉我:萧凯是1927年的农民协会骨干,共产党员,所以国民党到处通缉他!”从他抓来的那天起,我更敬佩和崇拜他了!一年后的一天夜晚,妈妈和我一起乘凉。妈妈对我说:“悟英,你爱什么人?”我说:“我爱妈妈,最爱的人是妈妈”妈妈说:“那好,我把你许配给萧凯,你可以去读书!他现在在坐牢你也可以受到他的指教和帮助,将来或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说:“那他要好久才能出牢?”妈妈说:“兴许要五年或十年!”我说:“要得,他五年、十年不出牢,我就读五年或十年书等他!从此,我真的进入了安化县立第一女子简易职业学校读书。</p><p class="ql-block"> 熊启凡同志也回忆说,我的读书是当时萧凯、刘翊通过地下党组织安排的。</p><p class="ql-block"> 萧凯1937年初出狱,被党派到延安学习,学习结束后五月回安化,于同年六月和我结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妈妈和萧凯结婚后,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于1938年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徐特立先生介绍并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和肖凯一同开展党的地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看到妈妈与萧凯婚姻的这段回忆录,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和形象在当时那种白色恐怖的国民党的监狱里都是那样的伟岸?一对监狱看守夫妻能对一个当时的政治犯如此钦佩,这还不算,更难得的是还能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一个当时的在押犯人,并且还前途未仆,还随时有被枪杀的危险。而妈妈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居然也能义无反顾地听任父母的许配,毅然爱上铮铮铁骨的关押在国民党大牢里的共产党员萧凯。仅仅是为了能有读书吗?不是!我认为这是梅山人骨子里那种不屈的精神体现。是那种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资料记载和妈妈等一批老干部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安化一中曾经培育出了众多的早期革命者和革命先烈,姚炳南、卢天放、刘肇经等烈士,还有妈妈张悟英、熊邵安都是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安化一中是安化千年文脉的所在,更是安化红色革命的摇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