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舞秋冬时光,在南崖古道上

罗山行者(戴建达)

<p class="ql-block">  秋冬之交,据说是南崖古道最美的时节。沐着和煦的暖阳,踏着周六悠闲的节拍,追随着南崖森林古道的唯美,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永嘉屿根村、里岙村,慕名来个南崖古道环线漫步。</p> <p class="ql-block">  车转至乡间小道,前方那气宇非凡的古色古香的木牌坊上的"屿根村"三个大字,正亲切地告诉我们目的地到了。车停屿根村停车场,我们步行去里岙村登山。一路前行,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的是前方凌空矗立于山上的三座高峰,仔细观望,山峰如同三顶冠帽置于山中,从南到北分别为南崖、中崖、北崖,俗称"芙蓉三冠"。这是大自然的这只神来之笔铸就的神奇与辉煌,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神往与惊叹。</p> <p class="ql-block">  走进里岙村,背依青山,给人一股清新自然之感。路边微黄的野茅草丛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惊艳了这不一样的初冬的清晨。这里的天特别的蓝,蓝的没有一丝云彩,这里的山特别的静,静得仿佛能听见露水滑落枝叶的温婉。走着走着,山脚下一面墙刻映入眼帘,其上有人物图片与密麻文字,细看才知是永嘉许多古之圣贤名人的生平介绍,而排在首位的是抗元英雄陈虞之的感人事迹。公元1276年二月,元军攻陷临安,降将吕文焕带领元兵进犯温州,来自今芙蓉村的陈虞之率领族人乡众千余人在上塘绿嶂垟与元兵对垒鏖战,后因寡不敌众退守家乡芙蓉崖南崖寨,坚守两年之久。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可与文天祥相媲美,令我们后人为之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没走几步,便是陈虞之的坟墓。据记载,公元1278年春,元兵切断芙蓉崖唯一退路,粮尽援绝之时,陈虞之宁死不屈,用布蒙住战马眼睛,纵身一跃,策马加鞭,跳崖殉国,其家眷24人及七八百乡亲亦全部壮烈殉难。这可谓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的英雄气节。浩气长存,青山为证,现陈虞之墓被列为文保单位,并题写碑文以表纪念,由此南崖寨也名声远扬。</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对英雄感念之情,继续前行,跨过南崖森林公园的牌坊,见一庙宇掩映于青山绿树间,黄墙黛瓦显得古朴平和。这就是建于南宋时期的南崖著名的广福寺,也叫岩下寺。今天正好是初一,许多信徒正在设于庙门口的香坛处点香求神祈福。处于疫情防控期间,连神灵都配合抗疫了,我们自然没有进庙参拜。而寺外旁对面的一片红枫引起我们的注意,火红火红得不要不要的,煞是耀眼,惊起女同伴们尖叫声阵阵响彻山谷。</p> <p class="ql-block">  踩着斑驳石块垒成的台阶,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仿佛有了历史的沧桑感。悠悠古道,不知承载着多少久远的历史故事,也许是岩旁树下的平凡歇息,也许是血雨腥风的寨门风波⋯⋯但今天的古道依然静静地弯曲于南崖山间,供我们尽享欣赏山色之趣。突然道边出现了许多覆盆子,红彤彤的果子如串串珍珠,挂在绿丛间,晶莹剔透,玲珑可爱。摘一颗塞进嘴里,酸酸甜甜,生津止渴,登山的倦意一下子全消了。一颗接一颗,索性来一串,一手提着,一手尽情地往嘴里送。此时随性的李益兄说,这感觉太棒了,仿佛进入了伊甸园,吃着野果,享着野趣,简直妙不可言!山路曲曲,凉风习习,阳光暖暖,不管我们是走在秋风里,还是走在冬日中,顿觉正浅舞惬意时光,我心舒然。</p> <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山崖别样。南崖竦峙在蓝天下显得更为秀峻巍峨,中崖处一座寺庙依崖而建,木柱残垣,显得破旧而肃穆。这便是著名的崇果寺(又称崇古寺、岩上寺)。该寺始建于后晋开运年间,明代高僧大隐禅师曾在此行化一方,盛极一时。但与山下的岩下寺相比,显得萧条了许多。不远处的流米洞,洞门修箿一新,洞内神像排坐,高旷幽深。相传很久以前,隔壁崇果寺遇有法事,洞里总会流出大米,恰够所来之人享用,一小沙弥想多得些米,就挖大了出米口,以后这米就流不出了。传说归传说,但在悬崖绝壁上能凿出这么个大洞,实属不易。佩服之余,我们也感慨此处尤其清静,确实为适宜养身修心之所。可惜我们皆是凡夫俗人,没有道行沉心修炼,不然若能隐居此地,实为妙绝!</p> <p class="ql-block">  告别岩上寺,继续上山,道边的茅草高过人头。抚着草尖,探着身影,行走在暧阳中,沉醉于山色里。清风拂面,有蓝天相伴,有奇峰相依,走出纯自然的感觉。此时古道上的落叶特别的厚,踩上去沙沙作响,奏出了秋冬的旋律,萦绕成山野的千古绝唱。我们故意让脚落得重些,让这秋冬的声音更清脆更温婉,也许身处山林,深入山野,更能让自己拥有一个宁静的心态,远离尘嚣,浅舞时光,紧握安然,让每一份如水的岁月闪耀着闲适的波光。</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木栈道,转过山角,一块突兀斜出的山岩笼在山道上方,这就是著名的鹰嘴岩。尖尖的岩石伸向空中,极像鹰嘴。人立其下,身旁是悬崖,上方是奇石,好像被一只雄鹰叼在嘴里,惊险而神徃。此处也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前方中崖与南崖对峙而立,双崖坐镇,傲视苍穹,雄伟在蓝天下,掩映于翠绿间,苍崖幽谷,空阔而壮美。我们与峰为伍,纵目极舒,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山野的深邃在于壮阔,而人生的厚重不在于繁华喧嚣,不在于盲目执着,而在于平静与简朴,随性与释然。大概这就是寄情山林的乐趣与内涵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不一会儿我们沿古道转到南崖峰底。一座庙宇赫然出现,这便是崇信寺。寺庙紧靠南崖石壁,庙内神像金碧辉煌,颇有气派。寺旁立有一明孝宗弘治年间的石碑,碑文模糊明灭可见。寺前不远向下几十步,便是南崖寨门遗址。此处山势险峻,也就是陈虞之退居南崖抗击元军时的安营扎寨之所。现留下的山壁步道,虽很少有人涉足,但当你静立时仿佛耳边又回荡起那时血雨腥风中的嘶杀声,历史的悲壮随风而去,静谧的山野早以归乎平和。</p> <p class="ql-block">  寻一处山崖下的平台,我们也"安营扎寨"开始我们的野趣中餐。拉包开袋,同伴们纷纷拿出自带的美味,熟食水果,杂然前陈。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以山头为席,以蓝天为盖,一边品尝,一边家常,其乐无穷。可惜忘了带酒,不然与峰对饮,倚树当歌,此乐何极!迎之以清风,映之以暖阳,浅舞时光,心漾妙曼。阳光转过山崖,忽觉丝丝凉意袭来,整理下山,忘不了那山林野餐的浪漫与安祥。</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石径逶迤在高树下,石径青苔横生,落叶铺地,更有清幽之感。有的地方还有些湿滑,我们走得小心翼翼,又互相提醒。前者呼,后者应,整个山林,回声与风声互和,我们一边追寻下山的乐趣,一边感悟心灵的和美。下山的路稍有点难走,途中在一个叫"六千亭"的木亭中休憩。何谓"六千亭"?便引起我的疑问。其木柱上"六千寿金建古亭,千古万代迎游人"的对联也许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古道静美,在于那高树临风的飒爽,更在于那落叶轻飘的淡然。一路秋山冬韵,更显出了它们的秀逸,却让我们领悟到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孤傲。</p> <p class="ql-block">  山下那熟红的柿子绝对成了山野的明星主角了,也确实是我们这批山友为之欢呼的时刻。个个如灯笼的柿子,金黄透红,在干枯的枝头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光,煞是可爱。激动得我们个个开始精神出轨了,伸手踮脚够不着,拿个长木棒,又搞不下来。需要在木棒头绑个"Y"形枝杈来把柿子折下来,又没绳线。急中生智,李兄减下鞋带作绑绳。有的提木棒折柿子,有的撑开雨伞来接柿子,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有了收获。呼喊声,大笑声,提醒声⋯⋯随着柿子的落地而响彻山林。遇到低矮点的柿树,三四个人拉着树枝,强压下来,终于可以直接伸手摘到柿子。有的在树顶,连棒子也够不着,便三五人一起摇起树杆,熟透的柿子应声而下,有得粉身碎骨,有的开肠破肚,总之没有保持全好的。我们便拣起还稍有完形,当场品尝,香甜可口,啧啧称美。</p> <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山野的覆盆子,还是山脚的红柿子,无不为我们的南崖之行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里有静心的山野情趣,更有厚重的历史内涵。今天的南崖之行,让我们浅舞秋冬时光,也感悟到人生的淡然!</p> <p class="ql-block"> 202l年12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