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我的读书“癖好”(2021年12月4日)(原创)

卓然

<p class="ql-block"><b> 我的读书“癖好”</b></p><p class="ql-block"><b> 卓 然</b></p><p class="ql-block"><b> 2021年12月4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我记不清了是什么时候,自己便养成了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特殊“癖好”。</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这种读书的“癖好”便是小时候自然而然养成的,没有任何人说教。</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最初,我是卡片读书法,边读书边作卡片笔记或摘录,看到具有美好思想的语段和可贵认识的片段或优美的句子或短小精悍的豆腐块的段落,我就抄到卡片上,并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再标识出处和年月日,最后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书籍的来源大都是向年长者借来读的,而且限定时日归还,因此,养成了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的习惯。</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后来读大学时和参加工作后,就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并买一些精致的高级笔记本和永不褪色的钢笔水作笔记(能防止记录的文字不变模糊),边读书边作笔记或摘录,这样随身携带起来也很方便,更利于自己复读或查找。</b></p> <p class="ql-block"><b>  不管是在图书馆看书还是在家里读书,我都要正襟危坐,一杯白开水,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边阅读边认真作笔记或摘录……一日不读书,心田如枯井;一个星期不读书,如坐针毡,寝不安枕,食不甘甜,自惭形秽。妻子不仅说我的读书方法太老,而且戏称我是“书癖”、“书痴”……</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通常情况下,我读书都是有的放矢地阅读,并采取各个击破法,按照文体来读书笔记或摘录,比如按散文、传记、诗歌、辞赋、元曲杂剧、小说、杂文、戏剧、正论、科普或其他类别的文章文体阅读并作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些文体中的精彩优美的语句都能在我的笔记或摘抄之中找到出处。这些笔记或摘录的大都是我特别喜欢的语句或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能特别打动我心灵的话语或语段。每当笔记或摘录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有一种电感反应:这些作者的想法怎么跟我的一模一样呢,而且几乎“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此,我特别佩服他们,有那么多睿智、高尚美妙、可贵丰富而且是特别厉害的想法或思路,语言中肯,有理有据,建议对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我钦佩并油然而生敬意……</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我看中国古典线装纸质书的时候特别多,这种纸质的书籍厚重、踏实、精美、规矩,而且有一种庄重感和仪式感,能使我全神贯注而目不转睛的阅读之,但笔记或摘抄的内容也很多,算起来笔记的或摘录的有上百个笔记本了吧!</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再后来,我就迷上了电子书籍,每次在电脑里看书或用手机看书的时候,就将那些优美动听的语段复制或截屏下来,按照内容分门别类地拷贝装到文件夹里保存,以便复读或背诵,每每遇到一些精美的语段时,我都是喜不自禁,甚至到了废寝忘餐或寝不安枕的地步。</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底蕴都是从读书中获得的,准确地说,则是从我的大量的读书笔记或摘录里获得的,我的许多写作灵感包括我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感,都是从我作过的许许多多的笔记本里摘录中催生并感召而来的,它们给了我丰富的智慧、无穷的乐趣,尤其是给了我巨大的参考或借鉴价值,有时候,我脑子里便会立刻闪现出电光火石来,就像放电影一样,能把所有笔记本中记录或摘录的那些美好的思想或美妙的语段或脍炙人口的语句,都能隐隐约约地再现出来,而且记忆犹新,甚至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当然,读书作笔记或摘录其实是很辛苦的事情,一部《红楼梦》、《红与黑》、《鲁迅全集》、《莎士比亚全集》边读边摘录需要花费很多很多的时间,而且所有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是这样挑灯夜读完成的。有时候,我读书也会偷懒,比如,一本长篇巨著,有时候只是浏览或跳读一下,也不是经常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能够用来作笔记或摘录的,所有摘录或笔记下来的东西,大都在空闲的时候或睡觉前半个小时浏览一下,有些经典的段落特别需要反复背诵,直到过目不忘为止,方才罢休……</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我到现在仍然一直坚持着,哪怕是看一张小小的报纸或看一部电视剧,我都要将其中的富有哲理或感人肺腑的语句笔记或摘录下来,绝不放过,这样将大大地改善了我大脑储存的空间,扩大了我的视野,也不断地丰富了我的智慧与思路,何乐而不为呢?</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读书拥有千钟粟,读书拥有黄金屋,读书拥有颜如玉,这是我最初的浅薄的读书体会与感悟,甚至曾经“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过……</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读书“癖好”由“笔记摘录、吞、啃、品”等四步法合成。我把笔记下来的内容,全部生吞活剥下咽到记忆里——即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是日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必由之路或必不可少的前奏与环节。</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啃,就是自己强行吸收或咀嚼消化并转化为属于自己最真实能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任何一个学有所成的仁人志士们都必须要走的一段艰辛的践行之路程。</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品,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读到极致时的一个升华——悟性的升华。品,就像一个人在春天花园里沐浴阳光一样,可以补钙,品,就是精神补钙,即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或醍醐灌顶。我将这一升华冠之为进入人生创造真善美、铸造人生辉煌的门票或人生通行证。</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总之,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应该而且必须做到:一是养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良好的读书“癖好”;二是形成一种健康的读书兴趣或趣味。因为读书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事情,一定要体现自己的个性与兴趣,不能只读畅销书和时尚书,否则,只能算是一个文化市场上普通的消费观众而已;三是要有高尚的读书品位。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有益之书,读一本好书或读一本有益之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自己的心智,反之,读无益之书,则是玩物丧志。</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我从小便立志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读者,一个终身的优秀读者。</b></p> <p class="ql-block"><b>  作者简介:卓 然,笔名,本名王德广,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经济法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专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