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散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馨香 —— 建华区小学语文主题教研项目研修民乐小学专场活动纪实

流年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古诗词教学实效性,引领教师准确把握、使用统编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12月3日,建华小语教研针对“古诗词教学”这一课型在民乐小学设立了“让古诗词教学散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馨香”小学语文主题教研项目研修专场。</p><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员王巍巍老师根据我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确定了系列语文主题教研活动,此次研修项目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持续成长创设了良好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专项研修活动本校教师全程参与,活动所有环节都将上传至网络,可在线观摩。</p> <p class="ql-block"><b>  会前,教学校长戴校长宣布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会程。</b></p> <p class="ql-block"><b>  杨洋校长和王静副书记全程参与。</b></p> <p class="ql-block"><b> 活动会程安排:</b></p> <p class="ql-block"><b>研修专场环节一:教学观摩</b></p> <p class="ql-block"><b>五年级上册《题林安邸》 教者:梁振国</b></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学段特点,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精心备课,深挖文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广博的知识,带领学生由景入诗,通过历史背景资料的及时补充,<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导学生理解“醉”“游人”的深层次含义,引起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实</span>现了备课时“走进一座城——杭州,了解一段历史———南宋过往,认识一位诗人——林升,拥有一种情怀——爱国情怀”的教学设想,课上别具特色的“抓声调,记长短”的朗读方法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朗读技巧的窗,学生兴味盎然。</p> <p class="ql-block"><b>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 教者:王馨梓</b></p> <p class="ql-block">  白也诗无敌。馨梓老师在这节古诗教学中带领着孩子们从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学习经验出发,一路诵读美文、想象美景、感受美意,体会着谪仙人李白千古的佳句,浪漫的情怀。课堂上馨梓老师秉承淡化概念,直白理解,情趣交融,以读蕴美的教学原则,用想象做经,以诵读为纬,铺陈着这首夜宿山寺的音韵美、夸张美、文字美和意境美。兴之所至,击节而歌,诗韵渺渺中孩子们学习着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b>五年级上册《长相思》 教者:陈爱花</b></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紧紧抓住了古诗文的情和味,又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想象、质疑、配乐诵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入境动情。通过借助注释、观看插图、配乐诵读和教师精辟的点拨,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处的征程,感受作者在征程上痛苦、煎熬的感情。之后,教师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空间,精心设计,通过同主题思乡诗歌对比出征程中的艰辛和故园其乐融融的安逸生活,引发学生对作者此刻思念故园心情的进一步感受。再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和情调,层层递进的引读,使学生和作者思乡到几近破碎的心灵碰撞,使学生自然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以至心心相印、感悟极深。再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让学生在景中悟情,深深体会这《长相思》这不仅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充分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教学艺术的才华。</p> <p class="ql-block"><b>专项研修环节二: 胡旭明党员名师工作室论坛</b></p> <p class="ql-block">  在论坛环节,资深语文教师结合三节课对不同学段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享交流。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几位老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立足点准确,充分体现了不同学段课标的不同要求,他们把多年来累积的富有实效方法,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分享,引发了与会教师的深层次思考。</p> <p class="ql-block"><b>专项研修环节三:评课议课</b></p> <p class="ql-block"><b>胡旭明老师:</b> </p><p class="ql-block"> 三节精彩的古诗词课堂,我被深深地吸引着:惊叹于于三位教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胸有文墨、腹有诗书;流连于他们别具匠心教学设计,深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智慧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富有鼓励作用的评价性语言;敬佩于三位教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富有思考、富有深度、富有思想的文本解读;沉醉于孩子们在一步步深入文本、走近诗人后的富有层次、节奏、韵味、情感的朗读。</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三位教师适时补充背景资料,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入诗、入境、悟情,运用多种短文厚学的教学策略,把凝炼短小的诗词解读得更加丰富,学生在兴味盎然地学习中与文本产生关联,与诗人产生共鸣,颇解诗中滋味。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丰盈了知识,发展了思维,积累了语言。三位教师的古诗词课堂“语言美 意境美 人文美”美美交织,美美与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b>崔莹老师:</b></p><p class="ql-block">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有幸聆听几节古诗词教学课后,我沉浸于几位老师穿越时空与诗人和文本的对话中,沉浸于他们入情入境的诵读和讲解。几位老师文学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令我为之惊叹,无论是梁老师生动易懂的对诗作历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自悟无奈悲叹的诗情,还是陈老师深情诵词,从她的朗诵中感受到征战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让我懂得作为语文教师“大语文”思想的建立和文学素养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性。古诗词在小学阶段反复品读尤为重要,几位老师以读代讲,创设古韵课堂,也是值得我学习并应用在未来教学中的关键点。</p> <p class="ql-block"><b>  张艺骞老师:</b></p><p class="ql-block"> 有幸听了王馨梓老师的《夜宿山寺》一课,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课前咏古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接着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解题,由图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孩子们明白了宿的意思,在由甲骨文引导到汉字,不仅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使孩子们记忆牢固。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大胆的想象以及诗人对山、楼之高的感叹赞美之情。在教学中,王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体现了王老师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力。</p><p class="ql-block"> 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本着吃透教材,备好学生的原则,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b>刘晶老师:</b></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有幸能听到王馨梓老师的古诗词教学,受益匪浅。在整节课中,王老师非常注重孩子的朗读训练。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悟中再读,体会韵律美。文之美,景之美,自然而然地渗入孩子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b>杨雪莹老师:</b></p><p class="ql-block"> 古诗词以诵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是到底怎样指导读,才能做到有效。这仿佛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听了梁教师的课后,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感情不是教师一说学生就会明白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功掌握了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自然就明白了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去读。有感情朗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另外,梁老师将“抓声调记长短”引入诗文朗读,则能扬长避短,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富有变化,增强了诗文的节奏感,体现了古诗词的音乐美。</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朗读林升的《题临安邸》,按照“抓声调,记长短”规律朗读,一句诗中抑扬顿挫,避免了千篇一律,读来跌荡回环,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b>王楠老师</b>:</p><p class="ql-block"> 听了陈爱花老师的《长相思》一课后,受益匪浅,陈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陈老师的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避免了逐字翻译解释的旧模式,重视朗读,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词中的深切思念之情。总之,陈老师引领孩子们读出了意,品出了韵,体悟了情,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纳兰词之美。</p> <p class="ql-block"><b>  付佳老师:</b></p><p class="ql-block"> 梁老师的课很精彩,有感情的教学把孩子们带回千年以前的南宋杭州城,有深度宽度广度,层层深入,让人体会到作者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b>武杰老师</b> :</p><p class="ql-block">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p> <p class="ql-block"><b>赵玉坤老师:</b></p><p class="ql-block"> “古诗、古韵、古文风,潜研古诗乐其中”,今天听了三节课,真的受益匪浅。对古诗教学有了很深的认识。愿我们古诗教学在民乐的每个角落里散发出光芒。</p> <p class="ql-block"><b>曹春波老师:</b></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听研讨会,我的收获是:诵读,是语文古诗词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读诗不仅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也能激起诵读者的情感,诗词中那种强烈的情感非得以诵读才得以抒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诵读应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阅读古诗文,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该主要体现在诵读积累方面。诵读是彰显学生个性和诗文音乐之美的反复朗读,积累是富含生命情趣和思想文化内蕴的自然记忆, 诵读积累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情思与言语共生,理应成为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基本方式。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陈爱华老师教学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课堂上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在读中感悟诗情,在读中领悟作者的时代背景,在读中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古诗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我们今后古诗词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活动开展的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b>孔静老师</b>:</p><p class="ql-block"> 中华传统博大精深,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学校充分利用语文教师的专业优势和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师的特长,组建了古诗词教学研究团队。结合个人特点,成员各司其职,认真组织,每个人都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为全校师生快速解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奠定的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会 前 花 絮</b></p> <p class="ql-block">  每场语文专项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建华区小语团队的领路人——王巍巍老师的悉心指导。本次活动前,我校诚挚邀请建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巍巍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指导。王老师不辞辛苦,走进三位教者的课堂,走进工作室的团队研修,聆听——认可——思考——研磨,不断从专业角度引领,并给出指导性建议,让三节课得以更精彩地呈现,使团队研修的实效性直指策略更有实效。</p> <p class="ql-block">  民乐小学校多年前就开始了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本次专项活动是把多年的研究成果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古诗词——这一中华优秀经典文化陪伴孩子们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明智启慧,为学生打好“大语文”根基,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做雅言、雅行的翩翩少年。</p> <p class="ql-block">  感谢承担此次任务辛苦付出的老师们、领导们!正因为精益求精、不断研磨,才有了我们看到的精彩纷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民乐小学的语文教研之路会向更宽、更深、更远处漫溯!</p>

古诗词

学生

教学

老师

语文

诵读

朗读

教师

研修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