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奋斗亮丽底色 援疆万里逐梦行——萍聚京城公益大讲堂系列讲座(二十四)之一

萍聚京城

<p class="ql-block">【前言】“萍聚京城”致力于提高萍乡乡村教师业务能力,量身定做讲座补刚需,名师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推动课堂改革,创新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大学教授、中小学各学科专家联袂为您献计献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秋季学期,萍聚京城第二轮网上培训学习继续全面推动!本轮培训学习除坚持引进专家、校长爱心助力外,还将以2021年萍聚京城赴京学习团队为核心,组织名师行动领军团队开展专题讲座和公益读书分享会,突出针对性、专题性、系列性、示范性,以此提高、带动、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专家介绍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援疆故事——《绘奋斗靓丽底色,担万里援疆使命》。在分享之前,请让我向所有在坐的领导和同仁敬礼!因为你们是农村教育向好的希望,是你们,利用萍聚京城的舞台,给农村的孩子带来了更大的改变;是你们,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给萍乡学子带来福音。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一定会走得更远。在此,我衷心祝愿萍聚京城越办越好,将火种撒满萍乡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怀揣着对美丽新疆的向往,带着组织的信任走进了阿克陶。通过竞聘、捐赠,带领团队打拼在万里之遥的这片热土,让我获得了很多机遇,更有幸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一步步走来,让我发现,不撂挑子,主动给自己压担子,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在务实中为我的育人梦想导航,在挑战中让生命闪光,在奉献中不负芳华。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向在座各位分享我的援疆故事。一是新疆的人文和风景,二是我在新疆的生活,三是我在新疆的支教工作。</p> 新疆的人文和风景 贫穷会限制我们的想象。这里说的贫穷,除了金钱,更有精神。特别是对我们老师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一直以为,一个好老师,应该一直在路上,用自己所看所想所悟去引导学生,让他们看见更广的天空。所以,今天的分享,我想从新疆的人文和风景开始,让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新疆。<br> <font color="#ed2308">简介:</font><div> 阿克陶是我们江西主要对口支援建设县,位于祖国的最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是国家六类贫困地区。2020年人口为230340人,主要由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汉等13个民族组成。面积24176平方公里,接近8个萍乡市的面积,人口不到萍乡市的八分之一(萍乡人口180.5万)。阿克陶通常按柯尔克孜语解释为“白山”,因境有白色雪峰得名,气温温差较大,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br></div> <p class="ql-block">  因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水果很甜。图片中的是巴仁杏,当地10块钱1公斤,通过快递运到我们江西要花到50块钱左右。运输难让当地的一些优质水果没法在内地低价销售,这是导致当地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土壤很贫瘠,但这里的人们却很热情。这张图片是我们在离校400多公里的塔尔乡家访时拍摄的。主人家里只有4头羊,却不顾我们反对宰了一头最大的羊招待我们,离开时还非要送上自己种的核桃。</p> <p class="ql-block">  新疆的冬天很冷,游牧民族用舞蹈驱寒,这或许是他们能歌善舞的原因。</p> <font color="#ed2308">新疆美景分享:</font><div> 中国十分美,九分在新疆。对于新疆的美,我不敢解读,一是因为我觉得所有词汇在这些自然景色面前都显得苍白,二是对于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美图。<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喀拉库勒湖</h3> 我在新疆的生活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离开两年以后,我还对新疆念念不忘?因为我深爱这片美丽的土地;为什么我先谈生活而不是先谈工作?因为,我一直以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p> <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的灵魂是孤独的,怎样让孤独的灵魂得以安放?唯有友谊,能让躁动的心获得安宁。于是,我组织援友和当地老师交流。通过到民族老师家庭做客,既加深了民族团结,也让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生活适应了,我们的团队融洽了,我们快乐地生活,积极地工作,团队连续三次获得优秀支教团队光荣称号!</p> 我的援疆工作 开拓疆土筑梦行 大爱梧桐引雏鹰 <p class="ql-block">  援疆之前,我从没想过要去竞聘学校领导。到阿克陶后我们首批165名援疆教师被分配在雪松中学、梧桐中学、银杏小学、小胡杨小学、小白杨小学和实验小学。为了方便管理,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决定按所在学校分成六个团队,通过团队帮扶,在阿克陶县打造一艘带不走的教育航母。六个团队的负责人(副校长兼团队支部书记)由竞聘产生,要求每个团队三名党员参加竞聘。当时,我们梧桐团队只有两人报名,于是带队组长找我谈话,要求我参加竞聘。当晚,我写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演讲稿。第二天竞聘时,我正准备演讲,评审专家叫停,让我直接回答评委问题。我记得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当了副校长,你准备怎样提升梧桐中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我略一思索,将上栗镇二中教学教研方面的经验做了陈述。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当了副校长,你怎样团结来自各地的援疆老师与当地老师融洽相处?我将自己在户外带队的经历进行了陈述。下午宣布竟聘结果时,我很意外地当选了。后来带队组长张辉斌老师告诉我,评委讨论时一致认定,一个能带领户外团队的领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领头羊。</p> <p class="ql-block">  我们萍乡的援疆教师在整个江西援疆老师里面是最被别人羡慕的,因为我们家乡的领导都特别关心我们。我记得首先来的就是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带领各县区的管教育的副县长或者组织部长来慰问。记得我们上栗县刘敏副县长,她一来就找到我们上栗的老师,为我们建个群,说:“有什么困难直接在群里面跟我说,我解决不了的,我找县长找书记。”我们听了很感动。想着如果做不好工作,真的对不起家乡的父老乡亲,对不起家乡领导的这个深切的关怀。以上图片是市委组织部市委书记到阿克陶来慰问我们,这是江西省第一个亲临阿克陶慰问首批援疆教师的市委书记</p> 信念坚定守初心 务实奋斗逐梦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接学生。在阿克陶开学跟家乡很不一样。家乡的学校9月1号开学,基本上9月2号就可以上课。但是在阿克陶学校离我们校最远的学生有四百多公里,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是这些牧区的孩子,我们要开车去接孩子,需要两天才能把一批学生接到学校来。虽然9月1号开学,实际上真正能够上课是要等9月15号之后。我们当时在接学生的时候,老人很热情地把我们引进去,坐在炕上。这是老乡家里面的厨房。从这个厨房也可以看到那个地方,确确实实很贫穷。即使是这么贫穷,他们也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把孩子接到车上的时候,家长都来送行,因为孩子接到学校以后,有的是一年,有的是几年才会回家,都住在学校里面。在这里,我特别受感动,感动的是这些人虽然贫穷,但是他们对教育真的是很重视。</p> <p class="ql-block">  在开学到塔尔接学生时,感受到塔尔乡的贫穷和人们的热情,我在回程的车上写了捐赠倡议书发在上栗户外群,募捐到28000元,消息在朋友圈发布后,江西省妇联主席让办公室主任给我写信并亲自为孩子们捐赠了新衣服和书包。</p> <p class="ql-block">  上栗县驴友捐28000多元为梧桐中学购书近3000册(感谢北京王白玉书店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中,我感受到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希望它能一直涌动!(江苏马以芹女士个人捐赠冲锋衣价值4万余元。我回江西后马女士不顾自己疫情受损依然坚持捐赠)</p> <p class="ql-block">  上海浦东新区袁玉婷理事长发动募捐价值达三十余万元,学校在爱心人士捐助下组建了梧桐中学校园足球队。孩子们拿到足球服和足球鞋之后,每天都辛苦训练,我还带他们去打过比赛,那次0:2输了,他们还伤心的哭了。我说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已经开始。</p> <p class="ql-block">  江西支教老师熊永民、李晓敏、谭英忠等好心人士也纷纷为孩子们捐赠的衣物、书籍,袜子。后来,梧桐中学组建起了图书角,这是我当时发的朋友圈。当关爱从四面八方涌来,梧桐中学的孩子们脸上溢满感动和幸福。相信所有的关爱都将化作孩子们前行的动力,而这份爱也必将传得越来越远,就像我们萍聚京城一样。</p> 大爱无疆!我与另一援疆教师李小敏老师成立”小敏奖学基金”,形成了助学奖励 的长效机制。 <p class="ql-block">  李小敏老师是九江的,他当时捐赠了1万元。暑假梧桐中学有13个同学考取了内高班和江西对口班(内地高中和江西省每年会录取一批特别优秀的新疆学生,为新疆教育助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8月22号,我特意飞过去,为他们发放小敏奖学金。</span></p> <p class="ql-block">  作为分管副校长,我亲自带两个班的化学,每周两个晚自习,周末上课(没加班费),每天早出晚归,月考时骑车给支教老师送饭。</p><p class="ql-block">  课余时间,我经常在班里给学生进行个别指导。</p> <p class="ql-block">  在阿克陶并不缺乏好老师,但是他们缺乏会讲汉语的好老师,我们在给他们培训的时候,一个方面是培训他们的语言。另外就是有一些年轻老师不是师范类的,他们在说课、课件制作、同课异构等等方面不懂,所以我就开展相关讲座。我带领团队主动有计划开展《如何进行说课》和《如何制作课件》讲座。与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会后,我通过推门课等形式听课并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流。</p> <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彼此教学相长。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在2018年克州教师基本功比武当中,梧桐中学有九个人获得克州的奖励。在2019年的阿克陶县说课比赛里面,梧桐中学有七个人获得县一等奖。而且最让我兴奋的是在克州教师基本功比武中,我们学校夺得四个学科第一,一个县城中学在州里面拿到四个学科第一,当时也引起了轰动,让梧桐中学一下就出名了。</p> <p class="ql-block">  2019中考,梧桐中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佳绩:买尔哈吧.吐尔地同学荣获阿克陶县中考冠军,8名同学考取内高班,5名同学考取江西对口班。</p> <p class="ql-block">  我带领我们的支教团队分10次送教下乡到玉麦一中、玉麦二中(当地的两所农村中学,让组团式援疆辐射到乡村),开展订单式送教下乡活动参与听课的老师达到400多人次,听课学生600多人次,赢得了玉麦学区领导和师生的交口称赞。 </p> 校园文化育英才 但留深情栖梧桐 <p class="ql-block">  筑梧桐学院,育君子之才。为了打造一校一品,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中文,我们在整个长廊做了16个展板,文字达到3万多字,营造了浓厚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的时候,孩子们很舍不得,这是当时要离开的时候学生们给我写的信。在孩子们热情的包围中,我也感觉挺欣慰的。援疆结束以后,支部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一个支教团队的手册,当时我写了这样一句话:“但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致我们的援疆岁月,这也是我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颗树都能屹立于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来援疆,我赶上了。越努力越幸运,我希望所有朋友以胡杨的坚韧,努力奋斗每一天,幸幸运运每一年!</p> 回放链接 <p class="ql-block">链接:</p><p class="ql-block">https://pan.baidu.com/s/1N1mxdyGN0aUfWnzMnRsXaQ </p><p class="ql-block">提取码:F98s</p> <p class="ql-block">讲座:李新训</p><p class="ql-block">编辑:崔根萍</p><p class="ql-block">审核:朱红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