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一天,一位同学给我发来了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1968年11月文革时期红卫兵的集体照,看着这张照片,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一桩桩往事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反思文革时期的历史,汲取历史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p class="ql-block"> 今天,借着毕业插队53周年之际(1968.12.6~2021.12.6)制作本相册,记录那段曲折茫然的青春年华,作一个历史的回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校</p><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坐落在革命历史名城百色城中心(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一路46号),创建于清光绪31年春(1905年),是广西创办于清代8所学校之一,拥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底蕴的著名百年老校。</p><p class="ql-block"> 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到百色中学作政治演讲,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红七军21师政委陈洪涛等百色中学学生参加了红七军,转战南北,出现许多军事将领,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百色中学继续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可谓“栋梁砥中原,桃李芳九洲”。</p><p class="ql-block"> 我国第一个女副舰长韦慧哓就是百色中学毕业的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在这所中学读书,得到了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汲取了多学科的知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严谨的校风学风,培育着我们成长,为我们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文革运动开始</p><p class="ql-block"> 1966年5月,一场由毛主席亲自发动和亲自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当时百色中学在校有63、64和65级三届共18个班学生,63级学生正在讨论是考高中还是考中专的问题,64和65级学生进入复习阶段准备期考,百色镇政府派来驻校工作组,宣布停课搞文化大革命三个月,实际这场运动一搞就是10年,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随后,全校停课搞运动,学习中央“5.16”文件精神,接着一系列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参加红卫兵,划分红五类和黑五类,唯成份论,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读,跳表忠舞,唱毛主席语录歌。</p> <p class="ql-block"> 人手一本红宝书,破四旧,立四新,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辨论,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踢开党委闹革命……,学生提前溶入社会,红卫兵成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闯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明确地提出党中央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支持红卫兵炮打司令部的革命行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接见红卫兵</p><p class="ql-block"> 从1966年8月起,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八次接见红卫兵,先后于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八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师生和红卫兵共110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选派了三批赴京革命串联师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北京串联,并接受毛主席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这三批师生代表分别于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第一批赴京革命串联师生代表,在朱翠英老师的带领下去北京串联,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653班黄世荣(第一批)当时排队照像,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天安门广场留住了那一个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53班黄世荣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第二批赴京革命串联师生代表,在伍健中老师,覃必英老师的带领下去北京串联,并于10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注:百中第二批师生集体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54班梁秀琼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第三批赴京革命串联师生代表,在黄焕球老师,黄德健老师,林月游老师的带领下去北京串联,并于11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注:百中部分师生留影</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65班兰丽萍,劳延龄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百色中学第三批赴京红卫兵代表回忆,他们10月下旬从百色坐汽车到南宁集中,与其他县市红卫兵汇合后,乘坐火车去北京。</p><p class="ql-block"> 到达北京后,安排入住北京第五女子中学。第二天,大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天安门。神圣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是红卫兵日夜想念的地方,是毛主席在这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也是毛主席在这里接见百万红卫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到北京,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城楼,他们心情激动极了,久久地凝望着天安门城楼,心中呼唤着:天安门,我来了,我终于看到你了!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天安门城楼前照相留念,留下那幸福的一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等待毛主席接见的日子里,他们无事就去看大字报和逛街,去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学校看大字报,抄写大字报,去逛了西单、王府井、大栅栏,逛了北京大小胡同、四合院,感受了北京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1月2日,他们接到第二天毛主席要接见红卫兵时,大家的心情格外激动,说终于等来了这一天。11月3日凌晨4点起床,吃过早餐后,每人发两个馒头一只鸡蛋和一块榨菜,列队步行走向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 到了天安门广场一看,已经人山人海,长安街两旁到处红旗飘扬,锣鼓喧天,象一片红色的海洋,街道的两旁由一列解放军战士手挽着手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后面是列队整齐的心情激昂的红卫兵。</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这次有两百多万红卫兵等待毛主席的接见呢。天安门城楼两旁的观礼台也站满了人,都是从红卫兵代表中选拔出的优秀人员上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家不知要等多久,坐在地上等候着,有些人尿急去找厕所,接近中午时分,突然看见前面的队伍纷纷站立起来,原来是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坐着敞篷车从远处徐徐开来,顿时群情激涌,大家马上站立起来,挥动着手中的红宝书,激动地高喊着“*****!*****!毛主席万万岁!”,只见毛主席站在第一辆敞篷车上,不断向红卫兵挥手致意。毛主席身材高大,满面红光,身穿着绿军装,微笑着挥手致意,虽然我们平时见过毛主席的画像,但是今天终于亲眼看到毛主席,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凝视着毛主席的面容,不知疲倦地高喊着口号,望着渐渐远去的敞篷车,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敞篷车开走后,毛主席并没有象以往一样上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广播通知红卫兵离场时,许多红卫兵都不相信,站在广场上久久不肯散去。最后悔的是去撒尿的红卫兵,撒了一泡尿回来,连毛主席的身影都见不到。同样,站在观礼台的代表,原以为可以在天安门城楼上近距离看到毛主席,这次只能远远观看了。我们百初的队伍就站在长安街旁边,离敞篷车仅几米远,能很清楚看到毛主席的容颜。</p><p class="ql-block">这次收集到第二批赴京代表全部师生天安门集体照和第三批赴京代表部分师生天安门集体照,代表们在天安门城楼前,留下了虔诚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 左起652班李凤轩,651班陆兰珍,636班黄向红(第三批)</p><p class="ql-block"> 李凤轩当时在北京地安门等车去天安门,看到旁边有一条小河,就在河边洗脚,玩水,不小心鞋子被水冲走了,来不及去买鞋子车子来接她们了,只好光着脚上车,并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了光脚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52班李凤轩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651班李家龙站在天安门广场留影,留下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54班黄秀金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全国红卫兵大串连</p><p class="ql-block">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八次接见红卫兵以后,全国各地红卫兵蜂拥进京串联,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步行串联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那时正值年底,百色中学的红卫兵紧跟革命潮流,开始不花一分钱,游遍全国的串联,纷纷自由组合,组成了一支又一支的串联队伍,扛着红旗,背起挎包,唱着革命歌曲,冒着凛冽的寒风进行革命大串联。有的红卫兵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路,走向遵义,走向延安……,有的红卫兵向往革命根据地,走向井冈山、瑞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的红卫兵干脆乘车前往南宁、北京、上海等地串联。不少红卫兵串联队伍沿途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各地"取经送宝"。红卫兵所到之处有吃有喝有地方住,临出发前可以在当地政府领取串联补贴,政府发给每人二十多元钱和部分全国粮票。中途没钱没粮票,还可以在各县市串联接待站借支,各市、县、镇、公社、大队都有专人接待红卫兵,吃饭交一些钱和粮票就可以解决,并免费提供住宿。城里的公交车、开往全国各地的火车,红卫兵不用买票可以随便乘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步行串联的同学回忆,说步行串联十分辛苦,每天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很多红卫兵刻意锻炼自己,有车不坐,坚持步行,他们多数走在山间小路上,沿途很多是前不挨村后不搭店的,走半天的路也遇不到一个人,但每在三叉路口处都有路标,可以很快知道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他们一天只吃两餐,早上起床吃饱早饭后就出发,由于沿途多是山路,少见人烟,直到傍晚才能到达目的地,才可以饱吃一顿。他们说,当时年轻饭量大,晚餐一顿可以吃一斤半米的饭,走到贵州地界后,贵州人见他们吃得多,笑着对别人说:“广西的吃得一斤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他们每到一县,就去参观革命历史遗迹和革命历史纪念馆。每到一个村庄,都主动与当地村民联系,和当地村民一起搞联欢晚会,很受村民欢迎。“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天真烂漫的红卫兵也试图重温和践行红军长征这一光辉历程。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步行串联磨炼了人的意志,增强了体魄,接触了广大乡村,接触了各地的人和事,学到了书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农民的纯朴和热情,收获是巨大的,也是难忘的。</p><p class="ql-block"> 1967年初,全国流行较大规模的脑膜炎,为了避免更大的扩散,中央号召红卫兵立即返回本地闹革命。</p><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许多红卫兵串联队听从了中央号令,停止了步行串联,纷纷乘车返回本地。1967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联的通知》,全国逐渐停止了串连,一场大串联运动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52班四位同学串联返程时在南宁公园留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陈斯图,何立平,梁永杨,刘景华。</p><p class="ql-block"> 陈斯图在寒冷的冬季里赤脚串联,勇气可嘉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三一红卫兵成立始末</p><p class="ql-block"> 1967年3月步行串联停止以后,广西因支持xxx和支持xxx分成了对立的两派,1967年4月22日,以支持xxx的造反派成立了“广西无产阶级红色造反者联合指挥部”,简称“422”。以支持xxx的革命派成立了“广西革命联合指挥部”,简称“联指”。与此同时,百色中学的红卫兵也在这两派的争论中,以观点不同纷纷成立不同派别的组织,“联指八三一兵团”就在这个时段成立的。“联指八三一兵团”是以63级、65级红卫兵为主体,尤以65级红卫兵居多,后来扩大到吸收部分66级和部分城中红卫兵,兵团总人数约一百人左右,兵团组建牵头人以xxx、xxx、xxx等人为主,兵团队部就设在学校教务大楼二楼东侧。随着两派的争论日益激烈,由最初的抄写大字报满街贴,在楼顶竖起高音喇叭广播,到两派双方出现磨擦,甚至出现武斗局面,这种现象一直持久到1968年7月止。1968年7月3日,中共中央针对广西发生大规模打砸抢事件颁布了“七三布告”,196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继“七三布告”后,连续发布措辞严厉的制止武斗的“七二四布告”,全国性大武斗才逐渐平息。两派的争论,狂热的派性,失去理智的武斗,让红卫兵误入歧途,同学之间失去了昔日的友情,互相嘲讽和攻击,甚至反目成仇。现在回忆起来,深感当初十分幼稚和无知,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不管那一派红卫兵都是错误的。</p> <p class="ql-block"> 831兵团参加照相人员(70人)名单:</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左起:</p><p class="ql-block">王永东,文润莲,谢美丽,卓秀莲,王坚东,卢惠清。</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左起:</p><p class="ql-block">苏青球,陆妙兰,苏惠兰,宋锦玲,朱如意,程丽城,陈肖珠,卢娜妮,韦小坚,李惠龙,梁雪芳,司徒宁芳。</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左起:</p><p class="ql-block">邵翠兰,黄丽玲,关鸿宇,黄碧华,彭百林,周健峰,陈惠玲,苏群燕,孔佩琼,洗秀珠,彭素斌,石美超,滕润雪。</p><p class="ql-block"> 第四排左起:</p><p class="ql-block">蔡绮云,吴厚新,韦远妹,张桂华,黎桂珍,刘玉萍,覃峥鸣,陆碧云,么连娃,何玉玲,孙桂花,谷萍珠。</p><p class="ql-block"> 第五排左起:</p><p class="ql-block">唐玉英,黄福瑞,陈园春,李卫守,梁侠宾,劳延龄,韦国新,郑小毛,杨振邕,廖兴业,郑剑伦。</p><p class="ql-block"> 第六排左起:</p><p class="ql-block">黄建学,李建明,韦超元,彭永平,汤宝章,杨华,陈祥贵,李国新,张冠军,黄邕生。</p><p class="ql-block"> 第七排左起:</p><p class="ql-block">黄玉娣,卓木生,邱杰祥,黄良平,杜建成,吴建军。</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彭素斌同学提供,随后覃峥鸣同学拿到照相馆复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上百中八卅一红卫兵资料由653班黄世荣同学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纯真,激情而又对社会缺少认识的少年红卫兵。</p><p class="ql-block"> 一排左起:郑小毛</p><p class="ql-block"> 二排左起:李国新,林英豪,张冠军,邱杰祥,黄邕生,汤宝章,黄世荣,陈祥贵。</p><p class="ql-block"> 三排左起:李建明,陈园春,廖兴业,彭永平</p><p class="ql-block"> 四排左起:李卫守</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65班劳延龄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656班滕润雪,城中许华新,656班何玉玲。</p><p class="ql-block"> 二排左起:655班孔佩琼,城中蔡为民,653班梁彩兰。</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53班梁彩兰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排左起:陆振斌、扬济伦、劳延龄、徐卫东、陈朗、黄建华、梁侠宾。</p><p class="ql-block"> 二排左起黄邕生、黄云飞。</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65班劳延龄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花季红卫兵,653班覃峥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起:韦小坚,石美超,滕润雷。</p> <p class="ql-block"> 左起:656班滕润雪,653班梁彩兰,城中蔡为民,656班何玉玲。</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53班梁彩兰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杨济伦,黄邕生,徐卫东。</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陈朗、王云飞、黄建华、陆振斌、劳延龄、梁侠宾。</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65班劳延玲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复课闹革命</p><p class="ql-block"> 196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七二四布告”颁布后,对立的两派斗争基本结束,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各单位,两派达成了革命大联合,地方成立了各级革命委员会。百色汽车总站工宣队进驻百色中学,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直接领导学校的斗批改运动,每个班级派进两个工宣队员,班里重新选举班长,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p><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成立了“百色镇初级中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学校红卫兵团,将全校红卫兵统一归属红卫兵团,接受学校革委会的领导。虽然恢复了复课闹革命。但实际上以斗批改为主,没有上过一天的文化课,闹革命却在继续,针对学校走资派和地富反坏右的斗争仍在继续,所谓有问题的老师仍被列为批斗和监督对象,不少老师仍要继续交待问题,要接受批斗,还给他们安排又苦又累的劳动,如锯木介板,去百岗农场劳动,干学校杂七杂八的劳作等。</p><p class="ql-block"> 由于部分老师还没有得到解放,66级缺乏老师管理,学校革委会就抽派部分高年级学生去代为管理,简称小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36班邱杰祥,自从66级学生进校后,他就开始担任665班校弟校妹的小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前排:黄建华、陈朗、陆振斌。</p><p class="ql-block"> 二排:梁侠宾、邱杰祥、劳延龄。</p><p class="ql-block"> 三排:杨济伦、黄云飞。</p><p class="ql-block"> 照片由665班劳延龄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p><p class="ql-block"> 百中是百色地区著名的重点中学,1965年我小学毕业后接到百中的录取通知书,自然心中的高兴难以言表。所以那时努力学习,考上百高然后考上大学是我读书奋斗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文革”这场运动让我有书不能读,一生中最适合学习的宝贵时光被荒废,丧失了受到正规文化教育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百色中学三届学生同时毕业,当我拿到这本初中毕业证时,是多么的无奈和迷惘。</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插队</p><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一传达,全国各地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据统计,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达1600万人之多。百色中学也一样,学校迅速作了上山下乡的动员,宣布插队方向是“三林两县”,即西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有的同学听到后热血沸腾,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上山下乡,有的同学还写了血书,坚决要求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扎根农村一辈子!但更多的同学忡心悠悠,毕竟都是15~18岁的小年青,没有经历过离乡背井的独立生活,对上山下乡感到很茫然。不久,学校分批公布去“三林两县”的插队名单,幼稚的同学,有的欢呼雀跃,以为终于可以摆脱学校无休止的斗争和无期限的运动,可以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新的生活。更多的人无奈回家收拾行囊,等待出发的通知。</p><p class="ql-block"> 百色中学老三届18个班共800多人,家在农村的学生返乡务农,城镇的学生安排去插队约600多人,部分学生约150人留校继续读高中。</p><p class="ql-block"> 去插队前的一个晚上,工宣队为了让我们去插队的学生做好去农村过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特叫学校饭堂煮了有糠,有芭蕉心和多种野菜让我们垫肚,吃了一个忆苦思甜的“大餐”,虽然当时物质匮乏,但我们都很难咽下去。</p> <p class="ql-block"> 离校</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6月,几百名去“三林两县”插队的学生背着行李,列队集中在学校门前,欢送的亲戚朋友在一片红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浪中,含泪与知青挥手告别,我提着简易的行李和65级周健峰,何玉玲,廖兴业,黄邕生,刘经朝,何立平等同学上了开往田林县的货车,望着一辆辆载满知青的汽车缓缓离去,我很留恋的回望逐渐远离的母校。</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百中!怀着梦想进来,却带着失落走出去的百中……</p> <p class="ql-block"> 校徽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离校53年后的今天,当一枚百色中学校徽的照片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感觉到无比的亲切,勾起了多少的回忆,细心的同学发现校徽的拼音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不同,百色中学的汉语拼音是BAi Se ZH0NG XUe,这枚校徽的拼音字母是CUb Y0 BAk Sak,难道百色中学校徽这么漏嘢?同学们在群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邓宝梅同学提出,百色是壮族地区,会不会是壮文的拼音字母呢?哦,一言点醒梦中人,大家马上把思路往壮文方向展开讨论,由于同学中没有人认识壮文的,迷还是解不了,这时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65群里的伍健中老师身上,伍老师看到同学的讨论后亦很关心这个问题,马上咨询他的中学同学,一位广西壮文老师,终于证实这是壮文拼音字母。</p><p class="ql-block"> 这个壮文的注音很有特色,先注音中学两字,后注音百色两字,直读是中学百色,译意是百色中学。</p><p class="ql-block"> 一场百色中学校徽的讨论,在师生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完美收官,圆满得到答案,一段小故事,让同学们长知识了,大家都开心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校徽是653班邓敏轩同学保留下来的,去年班里几位同学去他家作客。他拿出来给大家看,梁作艺同学当时拍照下来并发到班群。</p> <p class="ql-block"> 后语</p><p class="ql-block"> 此美篇相册的内容是发生在53年前的人和事,我对很多人和事都记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感谢伍健中老师,感谢65级同学梁秀琼,宋锦玲,彭素斌,黄世荣,覃峥鸣,李凤轩,黄秀金,邓敏轩,梁作艺,陈斯图,梁彩兰,63级雷厉行,韦超元,66级劳延龄,兰丽萍等等同学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给我提供了不少有关资料和宝贵建议,使相册制作能如期完成。</p><p class="ql-block"> 在此谢谢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以上回忆,由于年事已久,有遗漏的、记错的,等不足之处,敬请同学们指正。</p><p class="ql-block"> 祝快乐!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