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园子里生活久了,了解多了,越发喜欢这里了。今天我来聊聊这个园子的历史变迁和造园的建筑大师们,梳理一个脉络条理,配上以前所拍照片,给喜欢这个园子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直观感受。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一、清华校园原址熙春园的历史变迁</font></b></h1> 说起清华校园,最早是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皇家赐园熙春园。熙春园曾经是圆明五园之一,首位主人为康熙三子胤祉。乾隆、嘉庆时收回为御园并不断东扩,嘉庆七年在东部添盖了省耕别墅工字殿和新熙春园宫门。至道光二年被拆分而成两座皇家赐园,西部老熙春园赐名近春园给道光四弟瑞亲王绵忻(后再赐予其子奕誌),可惜同治12年因修圆明园而拆毁沦为“荒岛”。东部熙春园给道光三弟惇亲王绵恺(道光18年降爵收回),道光26年(1846)复赐予绵恺嗣子(道光五子)奕悰,此即世人所称的“小五爷园”。后来咸丰帝在熙春园新宫门亲题“清华园”,而如今两园都在清华大学内而一起统称为清华园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熙春园曾经是圆明五园之一(圆明园遗址公园现存三园),黄色为今日清华大学的校园,常常统称为清华园。 从这张苗日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图编绘熙春园初建图上可以分辨出与今日校园的联系。除了西部的近春园外,其东侧省耕别墅、松鹤山房、永恩寺的位置即是现在的工字厅、大礼堂和二校门。 <h1><b><font color="#167efb">1、工字殿</font></b></h1> 知道清华校园有如此久远的历史,那点缀在山丘流水中的古建筑似乎也有了生命,其中尚存最重要的古建当属嘉庆添盖的省耕别墅工字殿,就是如今校机关所在的工字厅。<div> 如前所述,道光18年惇亲王绵恺去世后于道光26年东部工字殿部分被赐予道光五子奕悰,所以称为“小五爷园”。咸丰初年,咸丰帝亲题“清华园”于工字殿前新宫门,这门匾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挂在工字厅前门。</div> 工字厅起源于嘉庆七年(1802年)所在东部建的省耕别墅。 初建时省耕别墅的南宫门,是现在的校办。 省耕别墅工字殿前殿 省耕别墅工字殿后殿,乾隆时曾在后厅题匾“镜烟斋”,如今悬挂清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长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工字殿后殿前是当时的一方池塘—“方塘”,如今是著名的“水木清华”,闻亭、自清亭就在塘东岸。 工字殿西侧原建为含润斋和陇香馆,大致是后来的怡春院、现在称为藤影荷声之馆的地方。 工字殿西侧隔路是建于道光二年(1822年)三弟惇亲王绵恺(嘉庆帝三子)的书房,就是现在的古月堂。 1846省耕别墅和1912清华学堂时期的工字厅建筑地图。 这是道光扩建拆分为近春园、熙春园两园时加修的工字殿新宫门(与古月堂同期),大门上有后来咸丰更名亲题的“清华园”门匾。 <h1><font color="#167efb"><b>2、近春园</b></font></h1> 当年康熙新建的熙春园近200亩,后经乾隆,嘉庆扩建已东抵万泉河,北抵长春园达800亩,再后来可能因赐园需求而一分为二,老熙春园改称近春园。至道光二年,赐东部的新熙春园被给道光三弟惇亲王绵恺;西部新近春园被赐给道光四弟瑞亲王绵忻。<div> 道光初年的近春园什么样已无考,仅从嘉庆元年的档案中可以看到松簧馆、藻德居、莹德堂、花韵轩、春可轩、镜烟斋、对云楼、主善斋、尊行斋等建筑,从这些建筑名称上就可以想象当年近春园的美丽繁华。</div> 近春园[地盘全样](国家图书馆样式雷藏图385-0016) 此后近春园命途多舛,道光八年瑞亲王绵忻卒后复赐予绵忻独子瑞郡王奕誌,1850年奕誌死后被收回复名“近春园”。同治十二年(1873)为了用石材木料重建被八国联军烧毁的圆明园,这里的“房间、游廊约二百余间”被拆除,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直到我们上学时岛上野鸟飞鸣,草木丛生,一片破败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div> 改革开放后近春园也得以复苏成园。如今这里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山亭水榭,石山流瀑,成就为校园里的最美的园林。园中荷塘曾是朱自清名篇“荷塘月色”诞生的地方,山坡上的“荷塘月色亭”增添了几分浪漫诗情,近春园已成为清华校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div> 上世纪80年代整修荒岛,立碑“近春园遗址”。 岛上仅存的近春园遗物。 远望近春园。 岛上的“临漪榭”(右)和“晗亭”(左)。 纪念朱自清名篇的“荷塘月色”亭。 四季近春园。 <h1><font color="#167efb"><b>3、松鹤山房</b></font></h1> 说了工字厅,再说的就是大礼堂位置的“松鹤山房”了。<div>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熙春园赐三子胤祉约两年后在大礼堂一带“续建斗阁三楹”给胤祉的老师陈梦雷用作书房,陈以康熙赐书“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一联字头“松鹤”命名其为“松鹤山房”,康熙五十二年写成出版《松鹤山房诗集》(九卷)和《松鹤山房文集》(二十卷),而他最惊人的成就是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div><div> 为迎接清华百年校庆2010年1月12日在翻建礼堂地下基础过程中发掘出了“松鹤山房”的巨石房基。</div> 清华大学大礼堂 大礼堂地基松鹤山房挖掘内景,现已保留了地下遗址原貌。 陈梦雷(1650—1741)福建福州人,少有才名。1670年举进士,1672年授翰林院编修。1673年回乡省亲时逢耿精忠叛乱而受陷入狱候斩。1682年康熙帝旨免死流放辽阳尚阳堡,其间父母妻亡故,于凄苦悲痛中编纂了《周易浅述》和数千篇诗文。1698年康熙东巡盛京施恩召回内廷侍皇三子胤祉读书熙春园。康熙六十一年(1722)帝崩雍正即位,因胤祉而受牵连再度流放黑龙江。乾隆六年(1741年)殁于齐齐哈尔戍所,享年九十岁。 陈梦雷(1650—1741)和他的《古今图书集成》。 <div> 由松鹤山房而写陈梦雷,是因为他编纂了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虽然他一世蹉跎,落拓半生,但他名留青史,他的著作至今还活着。</div><div> 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有胤祉支持,陈梦雷经过“目营手检,无间晨夕”的辛勤劳动,到康熙1705年编成《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万卷1.6亿字,分历缘、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32典共6109部。 《古今图书集成》和《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我国历代最大三部书,它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也是清朝及以前图书的集大成者,可谓是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至宝。</div><div> 目前清华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三种:铜版描润本500册,缩印版一万卷(全)以及光盘版等,松鹤山房的发现让我们可以对清华之前这片土地浮想联翩,让清华有了更加悠远的学术文脉。</div> <h1><b><font color="#167efb">4、永恩寺</font></b></h1> 最后一提的遗存是二校门后两棵高大粗壮的古柏。<div> 依两棵古柏的胸围都超过一级古柏的标准,因此推测树龄当在300—400年左右,而与古柏同时的“永恩寺”也当建于明朝了。</div><div>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熙春园后即于1709年扩建“永恩寺”并立碑,胤祉的老师陈梦雷代写碑文《拟永恩寺碑文》中说“……偶过其东,有旧寺题永恩,余因之有感也。……则以此永报君父之恩,即永报我佛之恩。并以此天地覆载之恩,于顾名思义庶有合乎?余因奏请于皇父,既得俞(谕)旨,乃拓寺之规制。仍旧其名。聊以所见勒诸石,使后奉佛者无失其旨云尔。”</div><div><div> 永恩寺一直都有僧人主持,到清华建校后才由校务处发给恤银迁往他处。现在除古柏外路东草坪上水泥板块覆盖的一口古井仍是永恩寺遗物。</div></div> 熙春园永恩寺(含工字殿)(国图样式雷藏图117-0048)。 二校门后就是几百年历史的永恩寺,现仅存两株超过300年树龄的“古柏”和路东草坪上水泥板块覆盖的古井。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二、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校园的规划建筑</font></b></h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校园建筑师:<br> 埃米尔•斐士(Emil Sigmund Fischer),美籍奥地利人,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和建筑承包商。因与总办周自齐关系密切而应邀承建清华校园。他保留了皇家园林山形水系,又引进了西方校园建筑形式和风格,据传亲自设计了第一座教学楼(清华学堂),是清华校园的开创奠基人。<br> 亨利•墨菲(Henry Murphy,1877-1954),美国建筑师,18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14年来到清华开始校园设计。他把美国大学功能分区的校园规划方法引入清华校园建设,完成了初期“四大建筑”的设计并获得成功,为清华大学整个校园设计格局风格奠定了基础。<br> 庄俊(1888-1990),庚款第二届留学生,是我国最早的海归建筑师。他做为墨菲进行校园设计的得力助手,是设计施工图纸绘制及工程监制者,20年代他还设计了工艺馆(后改造为土木工程馆)、南院(照澜院,1921)、西院(1924)等,是清华驻校最久的建筑师,也是中国最早的多产建筑大师。<div> 另外,墨菲来华亦有助手雷恩,不仅与庄俊密切合作,也曾设计了丙所等教员宿舍。</div> <h1><b><font color="#167efb">1、清华学堂时期的初期建筑</font></b></h1> 1909年7月,清政府利用美国庚子赔款筹建游美肄业馆(清华学堂,后改清华学校)选派留美学生,时外务部任命周自齐任总办,唐国安任会办。1910-1911年初除修建学堂围墙校门(后称二校门)外还建了一院(清华学堂)、二院、三院、北院、礼堂(同方部)及校医院,工程由美籍奥地利人埃米尔•斐士和他的顺泰洋行包工承建。这些早期建筑直到我上学时还在使用,所以都很熟悉。但留到今日的只有二校门和清华学堂了。<div> 清华学堂是校园最早的教学楼,红瓦青砖,“孟莎”角楼,德式风格,一般推说由埃米尔•斐士本人设计。学堂大门上由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那桐正额端书“清华学堂”四字,是清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div><div> 这一时期的二校门准确设计者已无考,只能说由菲士主导建成。这座校门在巴西利卡中央拱门两边竖立两对通高的圆柱,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帕拉迪奥经典处理方式,庄重、典雅、神圣,在欧洲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教堂建筑中广为使用,校门门楣上“清华园”三字亦由那桐题写。1933年校园扩大在西院外建了大校门,这里才称呼为二校门,如今是清华的标志。</div> 二校门(1910)。 一院(清华学堂,高等科讲堂,1910),至1916年加建东半部。 同方部礼堂(1910)。 1910建三院(中等科讲堂)、二院(高等科讲堂)、北院(教员宿舍)、校医院。以上使用至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拆除。 <h1><b><font color="#167efb">2、清华学校时期的“四大建筑”</font></b></h1> 1913年10月,周诒春(1883-1958)出任清华学校校长,他拟定校训,申办大学,是清华大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在四年多任期内高瞻远瞩,聘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制定了第一个校园规划。墨菲采用当时美国流行的“杰斐逊式”格局,以大礼堂为中心建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四大建筑”并构成了校园第一条轴线。这些大型西洋建筑历经时代考验,已经成为清华的标志性建筑。<div><div><br></div></div> 大礼堂(1916)。 科学馆(1917)。 图书馆一期(1919)。 体育馆(1916)。 1923主校园和1927年校园(含西院)的拼制地图,其中1923年图为庄俊所绘(当时无南院和西院),可看到今日校园西区主体建筑基本成型。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三、国立清华大学时期校园的规划建筑</font></b></h1> <div>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校园建筑师:</div><div> 杨廷宝(1901-1982),河南南阳人。1915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赴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并主持清华校园规划设计,完成了图书馆二期、生物馆、明斎和气象台“新四大建筑”的设计建造,是继墨菲后确定清华校园主体建筑的第二位建筑大师,在中国建筑界影响巨大,与梁思成并称为“南杨北梁”。</div> 沈理源(1890-1951),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学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1915年回国创办华信工程公司。从1931年起进行校园规划,参与校园建筑设计建造,设计了化学馆、机械馆、电机馆、体育馆后馆、航空馆等建筑,保留了近春园园林旧址,是校园设计建筑的第三位建筑大师。 <h1><b><font color="#167efb">1、国立清华大学初期杨廷宝的“新四大建筑”</font></b></h1> 1925年大学部开始招生,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实现了周怡春校长提出的完全大学的目标。时任校长曹云祥、罗家伦雄心勃勃继续扩建,清华校友杨廷宝从美国学成归来,承担起母校这一时期的校园建设规划,他设计建造了生物馆、图书馆二期、明斎和气象台“新四大建筑”,并将近春园正式纳入校园规划之中。随着大学主体建筑的完成,校园的格局风格进一步落实,杨廷宝也成为造就清华校园的第二位建筑大师。 这是1930年后杨廷宝制定的校园规划图,值得注意的是近春园地区规划了一批建筑,包括中央博物馆和5座环湖建筑,构成校园西部中心。但是后来接手的沈理源并没有安排使用这一地区,近春园遂成为“荒岛”而保留至今成为“近春园遗址”,从而造就了今日小桥流水、亭榭荷塘的一片古典园林风光。 图书馆二期(1931)。 这个二期大阅览室是历届清华学子永久的共同记忆。 生物馆(1929)。 明斎(1929)。 气象台(1930),网络照片有修整。 <h1><b><font color="#167efb">2、梅贻琦时代的清华大学校园建筑</font></b></h1> 1931年起,清华大学开启了辉煌的“梅贻琦”时代。梅校长有著名的“大师论”,同时也不忘大楼建设,成为校园建筑最丰富的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聘请另一位“海归”沈理源接手校园建筑,他在清华园各个空地设计填补了化学馆、体育馆后馆、电机馆、机械馆、航空馆,新林院住宅区等等。1933年校园西扩至西院之外并建成西校门,原校门成了今日的“二校门”,沈理源也成了清华校园建设的第三位建筑大师。 化学馆(1931)。 体育馆后馆(1932)。 电机馆(1934)。 机械馆(1934)。 航空馆(1934)。 新林院(1934)。 1933年的西校门,从设计风格和技术手法分析一般认为由沈理源设计建造(原图纸无考)。 这一时期继明斎(1930)之后还建设了静斋(女生宿舍,1932)、善斋(五院,1932)、新斋(六院,1934),平斋(七院,1934),成为当年的清华五斋宿舍,1935年统一由《大学》的“三纲八目”命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建造者为基泰公司等。 这是(1914-1937)清华学校和清华大学时期主要校园建筑工程年表(个别数据存在争议)。<div><br></div> 清华校园在墨菲、杨廷宝、沈理源三位建筑大师连续二十多年的规划建设,到抗日南迁时校园已形成以大礼堂为中心,教学区居中,教师区学生区分居南北的格局。这些建筑红砖板瓦,典雅庄重,石柱铜门,中西交融,历史风韵,一脉相承,与原有的工字厅等一起构成了旧清华时期的校园规模和气质。其校园布局之美观大气,建筑格调之庄重高雅,设施水平之先进实用,已不输美国大学。历史证明,这座中西合璧的大学校园,经历了战争的动乱摧残之后依然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不能不感谢老清华的设计师和建设者。即使学校到百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建筑依然靓丽实用,清华老校园已经成为清华人的精神家园。现在,这些“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已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1948年国立清华大学校园全图,已接近形成我们读书时的格局和范围。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四、解放后清华大学校园建设</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1、解放初期的校园建筑</font></b></h1> 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清华园于1948年底回到了人民怀抱。解放初期百废待举,院校调整,运动频繁,经费匮乏,在学生激增教学急需情况下,清华、北大、燕京组成“三校建委会”进行了学校发展规划设计。这个时期房屋校舍增加不少,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实用,如清华1952年左右建造的一教、西阶、新航空馆、西大饭厅、强斋、诚斋和立斋等,到了后来建造的大批教师公寓学生宿舍,更是因陋就简。这一时期校园建筑主要依靠清华建筑系自己的设计人才,但他们在校园原有积累基础上,还是建成了不少优秀校园建筑。<div> 首先要说周维权在大礼堂核心区设计的第二教室楼和新水利馆,无论整体样式空间布局,还是立面构图细部处理,都与周围协调一致,完成了礼堂草坪四边的完美闭合,形成了学校的教学中心。</div><div> 还有印象最深的1-4号楼学生宿舍,由汪国瑜、周维权设计。这组建筑布局紧凑,细部精到,其屋顶、鸱尾、斗拱、窗棂体现了“民族形式”的探索,虽然后来也受过“大屋顶”批判,但毕业几十年的校友们对它还是感情最深。</div><div> 当年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有由费麟设计的精仪系9003大楼,外部宏伟气派,内部恒温恒湿,那个大台阶在北京也不多见。 另外,殷一和设计的工程物理系馆也是当时高标准的建筑,由于当年原子能的尖端和保密,这座封闭管理的大楼也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div><div> 后来十多年随着学校发展曾在70和80年代再次进行校园规划,建成了学堂路南北大道,修建了新南门,集中在西南家属区陆续建设了大批教工宿舍楼,包括西楼、中楼、西南楼、南楼,缓解了教工住宅的极度困难,形成了现在校园南部住宅区基本构架。当然,受时代所限,这些楼都是标准图纸的基本配置,所以大都是同样面孔,但解决了学校发展的急需。</div><div><div><br></div></div> 第二教室楼(1954),周维权设计,那里有当年最漂亮的会议室。 新水利馆(1955),周维权设计。 1-4号学生宿舍楼(1954),汪国瑜、周维权设计。 工程物理系系馆(1957),殷一和设计 9003大楼(1965),费麟设计。 解放后50年代新建的师生宿舍:1-12号宿舍楼(左上),学生食堂饭厅(右上);教工1-8公寓(左下);教授“白楼”公寓(15-17公寓)。 上世纪70-80年代的校园建筑:新南门(左上);南门内学堂路西侧南楼、西南门内西南楼(左下);西门内清华路南侧西楼、中楼(右下)。 这是1960年代我们在校时的校园规划,不少建筑很熟悉,最大亮点是要改造河湖水系与自然地形,构成以荒岛为中心的西湖、教工住宅区的南湖与主楼北部学生宿舍区的东湖,围绕湖区设置绿化中心和风景区。三湖相连,重视环境,这个规划可谓高瞻远瞩难能可贵,可惜被后来的文哥彻底砸烂而没有实现。 <h1><b><font color="#167efb">2、清华的校园建筑设计大师关肇邺</font></b></h1> 说到清华解放后的校园建设,那首先必须要说当了13年(1952-1966)清华校长的蒋南翔。他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让京包铁路东移800米,硬是清华校园向东扩大了一倍,为清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东区”,让我们至今还可以在此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图”。<div> 东区第一座校园工程就是1956年始建的主楼建筑群,在当时学习苏联形势下建造莫斯科大学式的主楼充分体现了清华的理想和魄力。时势造英雄,一位26岁的青年教师与三百师生参与了这座旷日持久近八万平米的清华第一大楼群的设计,这一设计确定了整个东区的校园中心和建筑风格,从而建立了东区校园的骨架,而主持庞大工程的就是毕业不久的关肇邺。</div><div> 改革开放后学校马上开始发展建设,图书馆就成为首先考虑的标志性建筑。又是关肇邺在1982年和2007年两次对老图书馆进行了三、四期扩建,成就了清华园里最漂亮的庞大的建筑群,其典雅庄重、协调统一的风格当之无愧地成为如今的建筑经典和标杆。</div><div> 为一流大学建设需求而建的理学院建筑群也是迎接新世纪的新重点。关肇邺利用西区生物馆和化学馆之间的大片空地,陆续建成了理学院、医学院、天文台、生科楼、化学馆扩建等建筑,开辟出一个洋溢着学术研究气息的新书院,形成了校园西侧又一条建筑轴线。</div><div> 主楼、图书馆、理学院三大建筑群奠定了清华校园的格局。七十年来关肇邺怀着对校园深厚的感情完成了十余项校园建筑工程,他提出的“尊重历史和环境,追求和谐及得体,反对豪华与新奇”的建筑价值观在这些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设计的清华建筑,已成为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br><div><br></div></div> 关肇邺,1929年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七十年来,从一位青年教师到工程院院士,他一直为清华校园规划建设呕心沥血,成为清华园时间最长、作品最多的建筑大师(网络照片)。 东、西、中央主楼建筑群全景,1956-1966年建设(中间因经济困难停工)。从80年代鸟瞰图可见当时中央主楼高度并未到原设计高度,直到90年代末中央主楼才得以继续加高。 东、西、中央主楼各有一座后厅,这是中央主楼后厅。 图书馆三期(1991建成)采用统一的红砖灰瓦和砖拱形符号,使新馆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图书馆一二期原有的建筑特色,同时突出了新的时代气息,多次获得建筑大奖。 图书馆四期(2015建成)秉承“和谐、得体”的设计思想,保持了图书馆建筑群的文脉,大气庄重、雅致协调,特别是完善了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使用功能。 从上世纪末开始的理学园区设计是继主楼、图书馆后第三组庞大的建筑群。从设计图可以看出园区山水相依,错落有致,在绿树河流中散落着形态相异的红色楼群并相互呼应,呈现出传统的校园风貌和书院氛围,与南部近春园一起构成了清华校园西部最美的一条轴线。 延续墨菲设计风格,1999年关肇邺设计的理学院数理大楼建成。这座庞大的红砖建筑具有连续拱门的“U”形长廊,与北侧化学馆围合环抱,建成了绿草如茵的“数理化”下沉广场,形成了独特的校园风貌。 理学院西部的医学院建筑群(2007)。 理学院之南部与气象台相对的生命科学楼(1999)。 理学院北侧化学馆的扩建工程何添楼(2004)。 气象台改建工程,加高一层并加盖天文望远镜穹顶,成为清华天文台(1999)。 大礼堂侧的西区阶梯教室改建工程(2006)。 <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3、清华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大学校园</font></b></h1> 回顾解放后清华校园的建设发展,校园东扩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相当于清华园的重生。由于东扩,它保护了旧清华大礼堂传统的中心轴线,保存了近春园遗址并开发了西部次轴线;同时奠定了新清华东区校园建设的基础,确定了今天东西并立风格并存的格局。如今的清华校园既有古代皇家园林的美丽,又有近代西方校园的风采,还有苏联时代大学建筑的影子,更重要的是东扩为新世纪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div> 清华校园的最快发展是近30年。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角声中,为了迎接新世纪,主楼前广场及建筑陆续建成,东区主校门开通,到2001年清华建校90周年时大家就看到了一个宏伟壮观的东区。此后20年绿色大学的理念深入人心,清华园建设进入了大发展的新阶段。如今,院系大楼此起彼伏,绿树草地波澜壮阔,西区建筑精致典雅,东区建筑风起云涌。近20年来随着教学科研的重点东移,东区雨后春笋般冒出大批现代建筑,风格不一,百花齐放。这里选择展示了新时期部分新建筑的照片,由于大家都很熟悉,只给出了简单说明。</div><div> 2015年,清华校园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最美校园,而且是亚洲唯一上榜的校园。</div><div> 今日校园建筑的历史是一代代清华学子的亲历,走在美丽的校园中回望一幢幢历史建筑,像是看到一代代校园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站在那里。我喜欢和庆幸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更觉得大家都不可辜负了这美丽的校园。</div><div><br></div> 1994年清华校园扩建规划是在88年校园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其中公共教学研究、教师学生生活等功能区进一步确定,校园范围和格局已经接近了现在的规模,其中已经包括了清华科技园。 西区大礼堂草坪和东区主楼草坪成为两个清华校园的主要轴线,大礼堂周围是悠久传统的古典建筑风格(红区),而主楼周围则洋溢着跳跃而奔放的现代浪漫色彩(白区)。 东校门(2000),如今的主校门,含有明显的二校门元素,体现了历史传承。 技术科学楼(1999),胡绍学设计。 明理楼(1999),法学院,荣智健捐资。 建筑馆(1995),胡绍学、卢连生设计。 经管楼(1997),胡绍学,隋力设计。 当年经费所限未完成的中央主楼,1999年再次加高,整个建筑群更为雄伟壮观。 为迎接百年校庆而建的新清华学堂建筑群(2011),李道增设计。建筑群包括新清华学堂大剧院、蒙民伟音乐厅和清华校史馆。 第三教室楼(1984),谢照唐、王美娟、张晋芳设计,2021年重修。 第六教室楼(2003),叶彪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群(2005),美国Perkins+Will(帕金司·威尔公司设计。 法学院图书馆大楼(2019),王明磊、刘蔓靓设计。 李兆基科技大楼(2015),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楼(2003),庄惟敏,姚红梅设计。 环境能源楼(2006),刘小枚 张通 李磊设计。 经管学院三期(2021),美国Gensler(阿特·根斯勒)公司设计。 化工电大楼之工程物理系新馆(2009),由于处于校园东端,沿校园东墙建筑了罗姆楼、蒙民伟楼等一批高层建筑。 文科图书馆(2011),瑞士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设计 艺术博物馆(2015),瑞士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设计。 清华综合体育馆(2001),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 清华大学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 清华游泳馆(2001),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 清芬园餐厅(2016),宋晔皓设计。 学生文化活动中心(1995),曹涵棻设计。 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熊知行楼”(2004)。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13),美国Robert A.M. Stern(罗伯特·斯特恩)设计。 我国规模最大的学生公寓清华紫荆公寓(2004),26个楼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可容纳22400名学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 清华校园里的春夏秋冬。 今日清华卫星地图,祝愿清华校园越来越美丽! 本文中关于校园发展历史沿革的某些细节目前还存在不同的意见,笔者在参考大量资料基础上写成,希望能给读者一个清晰形象的发展过程。抱歉本文不再给出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敬请作者谅解并致谢意。<div> 文中照片全部由本人拍摄。</div><div> 欢迎专家和读者指导指正以便修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