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的学期开始后,“双减”工作迅速地全面铺开,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机会和改变的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整体考虑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如何合理布置课内外作业等现实问题,都第一时间摆在学校尤其是教师面前,相信最近每一个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了些焦虑:双减怎么减?减了作业减了练习,怎么落实课堂教学质量?我可以利用哪些途径提高孩子的学习技能与能力? </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课外作业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巩固作用,对课外作业进行设计绝不是简单地随手拈来的事情,需要一定的创造性以及艺术性的。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针对以上作业教学中的诸多问题。2021年12月3日下午克拉玛依市第七小学开展了“学科融合,优化作业设计”论坛活动。</p> <h3> 本次研讨活动由教务主任孙老师主持,陈校长及各学科教师参加了论坛。论坛上,各学科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围绕“优化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各教师分别从本年级学生学情出发,轮流向全体教师介绍了自己年级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成果,最后由陈校长点评发言。</h3> <h3> 首先,教务主任孙老师就学生现如今出现的各种课业压力所造成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方向指明。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作业设计的探索优化和实践刻不容缓。</h3> <h3> 各年级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科融合,不断优化、完善作业设计,力争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丰富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质量,开拓特色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培养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h3> <h3> 一级部教师代表徐老师从低段学生识字教学这一重难点交流分享,一级部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学情制定了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作业——识字小报。学生剪剪贴贴中既巩固识字,又动手排版,锻炼了手指灵活性,更激发了创造性和孩子识字的信心和兴趣,为后的自主识字作了铺垫。</h3> <h3> 二级部代表楚老师所提出的《美丽的粘贴画》这一作业设计,将语文的口语交际、数学的实践、科学的材料特性和美术的艺术熏陶,四科完美相融,使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纵深发展。</h3> <h3> 三级部以“金秋·丰收·童年”为主题大单元学科融合,吴老师分享语文学科中手抄报、写日记、背诵诗歌等作业设计、数学通过实物称重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英语展示关于秋天的单词,科学记录秋季气温的变化,综合实践展出落叶贴画来感受秋天,走进秋天。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表见解,让作业闪烁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展现学生各自的特性。</h3> <h3> 四级部由张老师代表发言,她提出以观察为主题,语文以观察周边的植物生长变化为例进行习作,数学以记录植物生长进度来比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优劣。为此,四级部老师带领孩子泡大蒜,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记录。道法学科以“变废为宝”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些学科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进行实地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连续观察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3> <h3> 五级部代表教师杨老师提出以围绕“传统文化”的主题进行作业优化设计,语文以“亲子共读民间故事书,共创连环画”的形式将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数学绘传统实物连环画巩固“可能性”这一知识点、英语从谈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写小短文的形式。五级部展示了许多优秀的作业示例,从实处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相融在一起。</h3> <h3> 六级部由项老师代表发言,她分享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作业设计。将语文、美术进行学科整合,布置手抄报作业形式,语文和音乐学科整合进行朗诵,科学学科以制作泸定桥的模型等了解祖国历史,传承中国精神。各学科加强了学科整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创新精神,深化学科育人功能。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将孩子从题海引向精彩纷呈的书籍海洋,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思想。</h3> <h3> 最后,陈校长对各级部作业案例进行细致的点评。她既肯定了各级部老师在作业研究中的特色和成果,又对今后作业设计提出了新思路,希望老师们站在全学科角度,以减量、分层、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真正为学生“减负增效”。<br></h3> <h3>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有益。”回顾这次研讨会虽是初试,但每个级部都各有其风采,经过各级部的分享交流,每位教师都收益良多。 <br> 这次研讨会,每位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着眼学生发展继续开展作业研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克拉玛依市第七小学也将以这次研讨活动为契机,真正让“小作业”体现出教育的“大情怀”,实现作业设计的再优化。</h3> <h3>稿件:范晓萱<br>审核:徐桂莲、孙静、陈芙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