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梵蒂冈——欧洲游之四

老冯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朝 圣 梵 蒂 冈<br></h1><h3> ——欧州游之四</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梵蒂冈是我们的最后一站, 也是这一趟欧洲四国游的重头戏。到这里,不但可以看看建筑,看看艺术,我还有一个小愿望——试着探究一下西方宗教为何能长久不衰的秘密。</div> 提到梵蒂冈,那可真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全世界天主教信徒有13亿人,占地球总人口的1/6,而梵蒂冈虽然仅是个有0.44平方公里和570多人的袖珍小国,但它却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廷中枢,而位在其中的方济各就是当今教廷的“皇帝”和国家元首。因此,梵蒂冈是世界信教群众心中的圣地,无数的教众把朝拜梵蒂冈当作人生的一大梦想,而我这个不信鬼神的“异教徒”,今天却能有幸来到这里朝圣(注意,我是朝圣,而不是朝拜。),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件幸事了。 告别水城威尼斯的5月2日,我们终于来到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梦想国度。一下大巴,首先看到的是梵蒂冈椭圆形的大广场,广场南北两侧各有一组半圆形的大理石柱廊,怀抱着朝向西面的圣彼得大教堂。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达26米、重达320吨来自古埃及的方尖石碑。我们踏过柱廊旁的国境线,算是从意大利正式跨进梵蒂冈国了。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游客排成两路纵队沿着北侧的柱廊,慢慢地朝前挪动。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门前。<div> 现在让我们看看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形象吧。早在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了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了一个教堂,即老圣彼得大教堂。到16世纪初,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当时的罗马社会正处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文艺理论、经典作品和各类人才喷涌而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贝尔尼尼等都生活在那个时代,并且都先后被邀请参与了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或施工。自1506年开建到1626年的11月18日落成,共用了120年。重建后的大教堂是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大教堂的中间上方,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美国白宫即仿建于此,),这不仅成为梵蒂冈的最高点,也是整个罗马城的制高点,游客可乘电梯或转梯到穹顶眺望罗马景色。<br></div> 教堂在设计上,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艺术和建筑理论,如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和结构力学等原理,不但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在外观的视觉上也给人一种传统而又神圣,庒重而又和谐的感觉。大教堂从1870年以<br>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这里逐渐成为世界天主教进行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从次以后,教廷还从世界各地搜集了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以至古罗马时期珍贵艺术品和图书文献,藏于梵蒂冈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有许多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八根圆柱立在中间,四根方柱排在两侧, 柱间有五扇大门,二层楼上有三个阳台,中间叫祝福的阳台平时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阳台露面,为前来的教众祝福。圣彼得大教堂坐西朝东,门口南北两侧,各竖立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圣徒雕像,南边的是手持“开启天堂”之门钥匙的圣彼德;北面的则是手持宝剑的圣保罗,他们俩均是耶稣的得意门徒,曾分别担任过罗马教廷第一、二任的教皇。教堂廊檐上方竖有以耶稣为首和他的11个圣徒雕像。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雕刻的倒是栩栩如生,肌肉丰满,但都是赤身裸体,况且又是教皇一级的圣人,让中国人看起来真是不太习惯,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太大了。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大门,抬头环顾,这才发现大教堂的建筑呈十字形结构。内部净高45.4米,东西长230米,南北長138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容纳6万余人。再 仔细举目張望,只见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己经无以复加、令人窒息的地步,让我心头为之惊鄂。 近200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大部分的孤形拱顶呈金黄色为基调,同样绘满了油画和 浮雕。教堂的四个方向空间高大而宽阔,采光又很好,穹顶的阳光在像金子一般的润泽下,拱顶上,墙壁上,地面上,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五彩滨纷,美轮美奂。这些浮雕或者人物雕像,凹凸有致,动感鲜活,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看来圣彼得大教堂天下第一的称号,真不是吹岀来的。 我跟着导游顺着人流,来到十字形交汇处的中央大厅。大厅的上方,正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高大穹顶,在穹顶的一侧,有螺旋形楼梯可攀登穹顶。就在穹顶的垂直下方,竖立着一尊青铜铸造的华盖。4根粗壮的青铜柱盘旋扶搖直上,上面雕刻精美。华盖顶部是矩形平面再配以尖顶,足有五层楼高,有些象中国的凉亭形状。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長明灯。它的名字其实叫祭坛,是当时著名的雕塑家贝尔尼尼设计的,圣彼德的遗体就埋葬在它的下方。只有每年到了圣彼得的殉难日,教皇才可以到这祭坛上,面对升起的朝阳,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整个华盖为深褐色,浑身显露岀古朴庄重、雍容华贵的大气之象,不亏为教堂的三大镇馆珍宝之一。为了凑够制造青铜华盖这64吨青铜的巨大数量,当时的罗马皇帝靠拆除万神殿的外墙装饰和搜刮民间所筹集到的材料,才修建起了这个硕大无比的圣物。 另一件必须要说的镇馆之宝是名叫《圣殇》的花岗岩雕塑。她是由米开朗基罗在24岁时亲手所作,记的是圣母玛利亚托着刚被处死的耶稣的场景。《圣殇》放在大教堂中心的位置,周围挤满了瞻仰的人群,当我看到她的第一眼,立刻就产生了撕心裂肺的悲伤感觉。在那红褐色的座坛上,一位母亲的膝盖上横躺着刚刚死去似乎尚有余温的儿子。她右手托着他的后背,左手微微外张,让人感觉虽然她心中悲<br>痛欲绝,在那略带忧伤的脸上,依然是那样的美丽和慈祥,仿佛她怀抱着的不是儿子,而是一件向神灵奉献的祭品。她身上的圣袍褶皱起伏,宽大的袍裙遮住了弯曲的双腿,即便此时她胸中波涛汹涌,痛不欲生,但其坐姿依然象山峰一样挺拔,显得是那样的镇静和安详。再看她那紧闭的嘴唇,双目微垂朝向儿子,眼中的爱意,又象河流一样在儿子身上任意流淌。圣母对爱子的悲戚感和对上帝旨意的顺从,在作品中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真是一位非凡的圣母啊! 让我们再看看耶稣吧!他柔软的身体像面条一样依附在母亲的怀抱中,右手和双腿微微下垂,肋骨上的伤痕清晰可见,清瘦而硕长的身体上泛着肉色的反光。特别是他的脸部朝上,微向母亲一侧倾斜,面部表情显露出复杂。我不知道<br>艺术家想让耶稣表现出什么?他想表现的是困惑?或者是疲惫?或者是失望?也或者是心力交瘁?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最亲近的门徒犹大出卖?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也或者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想向母亲倾诉些什么。总之,看了这座雕像,让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是今年的母亲节,又给我了不一样的心情,我愿天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不再重演,我愿天下儿女们的母亲永远健康,我还愿天下有母亲的儿女们孝顺父母,一生不留遗憾。) 。在这尊雕像面前虽然游人特多,但都表情肃穆庄严,没人说话,唯有不时的叹息,从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好的艺术作品,确能给人以震撼心魄的感染力。这石头也真是神奇的东西,它坚硬、冰冷,毫无生命,但一经人之手,它却由坚硬变得柔软,冰冷变成温暖。它可以让人快乐,还可以让人悲伤,甚至能把死气沉沉变成栩栩如生的“鲜活”生命而流传百世。米开朗基罗就具有这点石成金的神奇,他把石头变成了体现圣母和基督具有伟大人格的圣物,而基督和圣母又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在这里,与其说是神创造了人,倒不如说是人创造了神。 这里的每尊雕塑人物,都是当时叱吒风云的英雄;这里的每一副图画背后,都有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这里的每件文物上面,都凝结着历史的厚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钉一木,都是世界人类文化独一无二的魄宝。可惜的是,给我们游览的时间有限,不能一一走尽看完;我的宗教知识还有限,无法一一领略其中的美妙;可怜我的文学词汇更是有限,无法用世界上最华美的词章来赞美她、形容她。这里又是历史的长廊,浓缩了西方人类历史的千年画卷,我是多么想打开并解读她,细细品味其中的甘露;这里还是西方历史人物的荟萃之地,我又多么渴望和他们时空交流,与古人对话,请教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未解之谜。在每个艺术品面前,我久久地凝视着,品味着,迟迟不愿移动脚步。 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冈的核心景点,也是游人们的必去之处。因此这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但秩序却出奇的好,没人拥挤,也没人喧哗,游人都是慢步缓行,个个显得文明而又斯文,仿佛一到这里,大家转身都变成了耶稣的圣徒。我的确也有同感,在这里的十多天里,我们参观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教堂,瞻仰了数不清的以《圣经》为题材的艺术作<br>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耳濡目染,我似乎相信了在人世间之外真还有另一个世界——“神”的存在。当我在旅游途中,刚想犯常犯的小毛病时,就感觉心中有个“神”在盯住你,顿时人就规矩起来。老天爷,这才几天哪!“神”的影子就挤进了我的内心世界,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宗教的厉害,宗教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大真是了不的的。 出了大教堂,我们又一次回到广场,导游手指着广场上一排排整齐的椅子,说这是每周日数万教众来此做弥撒的座席,教皇就在教堂的最高一层的窗户前讲经布道,可惜今天是周二,我们无缘看到此盛景。<br>红日西坠,霞光满天,集合的时间也到了,我们上了大巴,随着车轮的转动,梵蒂冈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的思绪却仍久静不下来。我想,《圣经》最后成书已经2000多年了,教皇或神父们,周周讲,年年讲,车轱辘似的话一直讲了数千年。教众们不分国际,不分人种,不分穷富,不分民族,自愿地放下工作,牺牲时间,群集教堂,不厌其烦而又心甘情愿地听人传经,许多人的宗教信仰甚至终生不变,从一而终。我作为一个唯物论者,实在弄不明白,为什么宗教会让人如痴如醉?如此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参观梵蒂冈教堂,再与我国佛、道教中的寺庙相比较,我似乎重新感悟出了一些道理。 首先,西方的教堂与我国佛教的寺庙不一样。在我们所参观的无数个教堂中,里面没有功德箱,没有贴苻请神的,也没有烟熏火燎的,更没有许多推销香烛表纸的小贩满门口吆喝的情景,把寺庙拍卖给商家或承包给个人更是闻所未闻,上教堂的信徒们也看不出有什么功利性的实用主义倾向,这里的教堂也没有显示出与金钱有关的任何活动。在教堂内部,有的只是蜡烛摇曳的红光,柔和低沉的唱诗班音乐以及教堂四周圣洁的雕像、鲜艳的油画等艺术品。神职人员神情专注地忙着做自己的法事,教友们双手合一、喃喃地背诵的经文。还有一些怀有心结的教友在忏悔室对着神父在敞开心扉、窃窃私语。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纯洁和静谧,任何一位陌生人来到这里,都会被这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在这里,仿佛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人的信仰有了归宿,纠结的心情得到舒展,燥动的心灵得到安抚,全部身心都感受到了愉悦和满足,我想,这或许就是西方宗教的魅力之所在吧。 其次,这是由宗教的社会本质所决定。我们一直都被告知,“宗教是麻醉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但不管别人是怎么说,我认为,宗教是为规范人们的道德而设立的一种道德教化体系。《圣经》中的“十戒”,佛教中的“五戒十善” 以及儒教中的“四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都突出提倡了“诸恶不做,诸善奉行”,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思想。“人之初,性本善” ,人人即有被人帮助的渴望,又有助人为乐的善良动机, 因此,在宗教组织内部,广泛推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互帮互助的友爱气氛,形同一个社会性的大家庭,体现了人们群居性的社会属性,因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我国小农经济被改革大潮冲击下的农村今天,农村的西方宗教势力发展很快,在农村教会的实践中,他们拣起我们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对教友红白喜事的出手相帮,对病教友的临终关怀以及心理疏导, 对遭受天灾人祸教友的互济助困等,教会都起到了一个积极组织者的主导作用,自然得到了教友们的广泛拥护,而相当多的村两委基层组织倒被农民群众边缘化了。 信神不可怕,信人犹可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即不信神又不信人, “灵魂”则无所寄托,信仰将无所依咐。一个“灵魂”四处游荡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国家会如同一盘散沙,長此以往,这个国家则是没有希望的。我衷心祀愿,不管是东方的宗教,还是西方的宗教,只要不内外勾结,为害国家,把宗教中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奉献给社会,帮助政府教化人民,使之人与人相善,族群之间相爱,让社会充满和谐,让世界充满情爱,距世界大同的这个日子也就会不远了。<br><br><div> (后记:游览梵蒂冈,宗教是个避不开的话题,我试着加一点个人见解,如有观点不符合主流,请各位多给予赐教。此次到欧州一游,感触颇多,本想再写写巴黎和罗马,随着回来日久,事情忘得也快,写起来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就此搁笔吧。在此我也十分感谢许多老朋友的鼓励、点赞和期许,以后有机会再交流。作者老冯)<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