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馅月饼

田野白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啟瑞</p><p class="ql-block"> 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 音乐/美篇</p><p class="ql-block"> 编辑/瑞芬</p> 白糖馅月饼 <p class="ql-block">  白糖馅月饼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糕点。为此,我查阅了有关月饼的资料。月饼在远古的唐朝叫“胡饼”。据说,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唐玄宗觉得胡饼虽然色香味美,但名字却不太好听。杨贵妃仰望着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即兴说出了“月饼”二字,立刻得到了玄宗帝的赞赏。从此,月饼的美名从皇宫到民间,一直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每当提起月饼,我总会想起年轻时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那是七十年代初的一个秋季,我参加生产队的植树造林,为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须节省时间,队长决定中午每人发两个月饼,用牛车拉来几桶凉水,就地解决午饭,集体休息后继续干活。</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月饼不但色泽鲜亮味道香甜,而且每个是标准的半斤分量,皮簿馅满,引人馋涎。</p><p class="ql-block"> 我与干了一上午活的人们一样,就着凉水,狼吞虎咽地用月饼填充着辘辘肌肠。虽然吞咽急速,但月饼的香甜之味在舌尖上仍然深刻。我当下产生了一个想法;给家里的老母亲留下一个,让她尝尝白糖馅月饼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午休后,我揣着给母亲留下的月饼,随着人们又去一道干活。当时年轻食量大,吃下去的一个月饼并没有让肚子得到满足,随着不断的出力消耗,肚子咕噜咕噜提出抗议。我摸了摸肚皮,摸了摸月饼,用坚强的意志力克制了抗议的肚皮。过了一会儿,肚皮继续咕噜咕噜地抗议,我的意志力开始有所瓦解,于是掰了少半块吃掉,去安慰肚皮。但是,只是缓解。一直到后半晌,肚子一直没有停止抗议,只好又掰掉一小块月饼吃掉。看着太阳落山要收工了,我给老母亲留的月饼也只剩下了四分之一多一点,想是肯定能带回去敬豆粒般孝顺之意的。没料到情况突变,队长让大伙突击加班,把剩余的小部分地的树栽完,免得第二天窝工。听到加班,估计是大脑把信息传递给了肚皮,越发咕噜地历害了。这时,我的意志力完全被土崩瓦解了。于是,稀里糊涂地把最后的一小块月饼也吃光了。</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的老母亲没有尝上一点点那块白糖馅月饼的香甜滋味。这件事让我也后悔了五十年。在这五十年里,我每当看到月饼,吃到月饼,甚至谈论到月饼,都感到对母亲的愧疚或彻心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我随着在想,如果要是母亲给我一一她的这个儿子留下一个月饼,无论在再饥饿的情况下,也会留下的。如果我当时留下的月饼不是给母亲,而是给我儿子的,也一定会克服饥饿,会留下的。或者,当时我留下的月饼既不是给母亲也不是给儿子,而是给孙子的,也肯定能留下的。</p><p class="ql-block"> 唯独,我给母亲留下的那块白糖馅月饼就是没有留下,月饼的丝丝香味她就是没有尝到。</p><p class="ql-block"> 我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说我是个孝子。其实不然。连个月饼都不能给母亲留下的人,谈何孝子!这只是诸多事情之一。我心里最清楚,愧对父母之事多着呢!何止一二。</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眨眼间,母亲离开我们近四十二年了。可是直到离我而去的那一天,也不知道儿子留给她的白糖馅月饼自己吃光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依我对她的了解,既然是知道了也肯定会说:“你吃吧,娘小时侯吃过。”这是母亲当时在家里每当有一口顺口吃的,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其实,她什么也没吃过。那时她的小时候,家里更不会有什么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短,我已近古稀之年。也许年老忆旧是人的一种必然。我经常回忆起两位老人一桩桩一件件往事。无论如何,现今唤不回过往。无论如何怀念愧疚,也无法弥补父母的养育之恩与身心亏欠。唯有力所能及的就是在祭日时烧香点纸,聊以安慰,寄托哀思。愿二老在另一个世界里安乐安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