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思维导图学习法中,“通”“点”“变”“简”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是自然延续、自然发展的,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相包容,互相渗透,互为因果。</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p> <p class="ql-block">一、“通”的意义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通”是指学习过程中的通读和读通。</p><p class="ql-block">感知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思维导图学习法要求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强调"通读”与“读通”。</p> <p class="ql-block">1.“通读”的课本</p> <p class="ql-block">思维导图学习法中的“通”,就是要解决学习中最基础的问题。同学们首先要“通读”和"读通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答案是课本。</p><p class="ql-block">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获取基础知识,首先是从学习课本开始的。我们所用的每一种正规课本,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们都是经过国内最具权威的专家反复推敲,精心编写而成的。</p><p class="ql-block">这些课本遵循基础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编进了各个学习阶段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严格地按照各科基础知识的规律谋篇布局,自成结构和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逻辑性,课本中的课文公式、定律、例题、解题思路乃至每章、每节的陈述,都是经过严格审定,并被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的 ,这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基本轮廓和框架。</p> <p class="ql-block">小学阅读:句、段、篇</p> <p class="ql-block">中小学阶段学的基础知识不但能对一个人日后继续深造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在未来生活、工作中也被经常、反复地使用,所以应该把它们搞得熟熟的,有时甚至应该熟到一点也不差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2.把好两环节</p> <p class="ql-block">预习和听课是"通读"和"读通"的两个重要环节。</p><p class="ql-block">(1)预习</p><p class="ql-block">预习主要是知识准备,即上课前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 文体阅读</p> <p class="ql-block">有人对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习环节,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p><p class="ql-block">许多同学错误地认为,"反正老师要讲,又何必多此一举",就像农民种地要备耕,工厂生产要备料,军队打仗要备战一样,要想学得好,学得主动,必须重视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好坏,对听课质量、学习成绩的影响都很大。预习的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对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继续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2)听课</p><p class="ql-block">课堂听课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 作文</p> <p class="ql-block">听老师讲课,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主要阵地和最佳捷径、听课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优劣。</p> <p class="ql-block">二、“点”的掌握与发现</p> <p class="ql-block">WHAT:“点”是指什么</p> <p class="ql-block">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想象,对感知的材料进行编码、加工、分析、比较、判断、推理、以便形成概念。</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阶段,思维导图学习法中的“点”,是指所学知识的基本点、重点、疑点、难点的发现及掌握。</p> <p class="ql-block">WHY: 为什么要找“点”</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实质是要掌握书中的要义。基本点、重点是知识的精髓、要领。寻找重点、中心点的过程,就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这可以让我们不被枝节问题所纠缠,以致浪费精力,误入歧途。</p><p class="ql-block">抓住了基本点、重点,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使知识“各归其位"。</p> <p class="ql-block">HOW: 如何找"点”</p> <p class="ql-block">(1)在预习过程中找“点”</p><p class="ql-block">找“点”的过程,其实应该在我们的学习迈开第一步时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开展这项工作。在重温有关旧知识,大致了解新课内容和思路的同时,要善于分析、归纳,发现重点,并要勤于动手,把重点、新概念和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就是对自己来说的“难点”部分标出来。在书上圈点、勾、划,把要点、重点、难点、关键处标出来。</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 标号</p> <p class="ql-block">(2)在听课过程中找“点"</p><p class="ql-block">大部分老师对教材的内容都有很深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讲课体系,在讲课时定会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反复讲述的内容和典型事例,以及特别提示问题,一般都是知识的重点和要点。老师刻意通过演示、实验、电教影像甚至调查等手段来突出的方面,一般都是学习过程中理解时特别容易出错、弄混的地方。如果将自己通读过程中的发现和老师的授课结合起来,费时不多,在准确掌握重点、要点、难点上,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 点号</p> <p class="ql-block">(3)在复习过程中找“点”</p><p class="ql-block">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一个找“点”的好方式。</p><p class="ql-block">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系统地梳理、归纳,主干知识包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自己一时还不懂、搞不清、解不开的问题往往就会跃然而出。</p><p class="ql-block">学生面对学过的课文,找出记忆上的问题,而不是泛泛地想问题,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4)在解题过程中找“点”</p><p class="ql-block">在解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只要坚持独立完成,就能发现自己知识掌握上的缺陷。只要善于归纳总结,就能找出知识的重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p> <p class="ql-block">三、“变”的效果与形成</p> <p class="ql-block">“变”是指知识运用阶段举一反三,应变创新技能、技巧的形成。</p><p class="ql-block">有句古话说得好: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学会举一反三,随机应变,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融会贯通,把书本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变”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也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学习讲究“学以致用”,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有了“变”,才有最终的学习成果和目标的达成。</p><p class="ql-block">但怎样形成这个“变”呢?日常学习中善于思考,勤于应用,千万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善于总结和发现,这才是最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以及这个“变”字形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四、“简”的概念与作用</p> <p class="ql-block">“简”不是内容空洞,也不是缺乏系统。思维导图学习法提倡的“简”的概念是一种化繁为简,从而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和模式。</p><p class="ql-block">各个学科都有庞大的系统和体系,越到高年级,学得越深入,越会让我们觉得学习难度增大,无从下手。这时对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将复杂的系统和体系变成零碎的、容易掌握的知识点,一小步一小步的进行提高就很重要了。</p><p class="ql-block">把大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较小和容易达成的目标和方向,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的效果也会不断的积累,最终达成总的学习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