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于多年的腰椎问题,我不得不在今年的10月8号入住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p class="ql-block">家人因核酸没出结果而止步于住院楼前。走进上海的医院才知道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场超市,不是车站影院而是候诊大厅。门庭若市,摩肩接踵,所到之处都是长长的队伍,一上午的入住手续,好不烦恼。</p><p class="ql-block">好在午饭时7床把自己的订餐给了我,十分感激。疫情搞的病人举步维艰,困难重重。饭罢又开始了各项检查的排队……</p><p class="ql-block">7.8项的检查完毕已是下午接近下班,身后还有不少排队的病人,暗自庆幸自已没有午睡早来排队,并和5床相互穿插节省时间。现实有时逼得人们不得不耍点小聪明,搞点小阳谋。</p><p class="ql-block">我是9床,同天入住的有我们5个女人。这是一个10人的病房,8床是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企管干部,41岁温文尔雅,白皙大方,10床是位80岁的卧床老病号陈诗宏阿婆。明天我们将陆续进行手术,都是脊背大椎。60多岁了人生第一次手术,尽管之前做了大量的问诊咨询,还是不免忐忑不安,心生畏惧。医生虽说是平常手术,一天几十台,但我们还是如临大敌,惶惶不可终日。</p><p class="ql-block">今晚尤如“最后的晚餐”,虽身心俱疲,但精神不萎,相互了解病情,畅谈家庭,倾诉往昔。</p><p class="ql-block">10床的阿婆是瘫痪64年的腰椎手术失败者,她的现状更增加了我们的心理负担和恐惧指数。今晚也是最愉快的,起码没有手术的痛苦和不适。</p><p class="ql-block">5床60岁,来自浙江嘉兴,是个做蜡烛的小产业主,陪床是大女儿叫春群,今年39岁,儿子上初中,是本村的大学生村官。我近距离接触村官,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05年女儿高考那年陪读3个月,在实验中学邻村西寨租了一间小房,见证了那年竞选村官的热闹场面…… </p><p class="ql-block">明争暗斗故切不提,就请客送礼让我今生刮目相看,当今的农民真是有钱!</p><p class="ql-block">西寨是个紧邻张店市区的富裕村庄,耕地很少,青壮年都在城里打工,独家独院的农舍有不少已是二层小楼。</p><p class="ql-block">当年有3人竞选村官,场面如此热闹声势如此浩大是我这辈子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象过的。他们为了拉选票拢人心不惜花费几十万,晚上租大客车请村民去市里的高档酒店,白天开车挨家挨户送粮油肉蛋蔬菜水果,举足轻重的人物就送购物卡。那两月整个村庄那叫一个夜夜灯红酒绿,天天车水马龙。奔走相告,拉帮结派好不热闹,村民们高兴的说“太好了,过年啥也不用买了,最好年年竞选……”。</p><p class="ql-block">南方的村官竞选我没有见过,但与西寨三位侯选人的油头粉面和大腹便便相比,春群显的书生气十足,热情和蔼单纯亲切。每天在照顾母亲的同时总不忘村里的工作布置,福利发放和保险交纳。整个病房她是最忙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就帮。谁的吊瓶滴尽,谁想翻身下床,谁欲够拿东西,谁想吃饭没勺,黄姐剃头交钱……她都在笫一时间伸手相助,递上关爱。她的帮助自然舒适,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给人一种邻里女孩,亲姊热妹的感觉。尤其十床的阿婆,没有陪床,小弟隔一两天才来看望一次,村官就自然成了阿婆的贴身保姆,不等阿婆张口她就已经明白需要什么………自然这种急人所急,干人所需的人,不用花钱送礼去买官衔。</p><p class="ql-block">十天的相处,对当今的大学生村官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有文化有礼貌有责任有担当,是新时代农民的领军人物,是中国人口大国生命之源的重要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