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常程</p><p class="ql-block">图/常文路、常程</p> <p class="ql-block"><b> 2020年走访征集临泉县常氏家族资料笔记(七)</b></p><p class="ql-block"><b> 迎仙篇(一)</b></p><p class="ql-block"> 迎仙镇常氏人口众多,在当地乃是一大旺族,约占全县常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收集信息资料的常氏宗亲约有6100余人,约占全镇总人口的7%以上,在当地属于大姓之一。迎仙镇常氏村庄集居地较多,人口多的村庄有13个,亦有诸多的小分支,主要分布于迎仙镇东8里左右的后常湾、前常湾、常老庄等几个较大的村庄占多数人口,三个村子有常氏人口约4500人左右,占居迎仙镇常氏人口的大半。迎仙镇当地论影响力素有迎仙集南面安北面秦之说,而东边的常氏更是名声远播。迎仙镇常氏以迎仙镇集为界,集居地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迎仙镇境内以东,迎仙镇集以西则是很少。</p><p class="ql-block"> 于宋集镇老寨李庄(原常广庄)出来,村子迎仙镇刘集不远,经过刘集,按地缘下一站为迎仙镇刘集西边韩庄,刘集西边韩庄,主要韩姓居多,到了韩庄经打听常氏主要居住在村西头,村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一位年长的常氏老宗亲,因为是上了年纪耳朵有点背,经过老宗新了解,韩庄又称大韩庄(原名常庄),因为常氏人丁不旺,姓韩的人多了后来就成为韩庄了,韩庄(原常庄)常氏宗亲不多,约有常氏宗亲约不到百人。</p> 迎仙镇刘集西,韩庄(原常庄)常氏宗亲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迎仙镇刘集西,韩庄(原常庄)常氏宗亲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后,稍作修整,于双节的下午(10月1日与中秋节为同一天),天气还不错,来到迎仙镇街东,找到了常氏宗亲退休村干部常贯山,经了解,迎仙镇街东常氏集居地原名小常庄,土地改革时并入迎南七队。迎仙镇迎南行政村以安姓居多,有常氏宗亲约110人左右,另外迎仙集北头单独还有一个小分支,到目前还没有联系上,迎仙集常氏人口不多,亦有一些人物,如老革命军人常得立等。另外还了解到迎仙集南头安楼村原名大常庄,与现在的迎仙镇东南方向的西常庄,两个村庄一个为大常庄,一个为小常庄,大常庄的常氏都迁走了外地,后来才成为了现在的安楼村。</p> <p class="ql-block">迎仙镇迎南行政村退休村干部常贯山</p> <p class="ql-block">迎仙镇街上常氏(原小常庄)常氏宗亲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去迎仙镇蒋朱庄,此时天气一直在下雨,然而计划的时间是有限的,又不敢浪费,只能冒雨前行,因为一直下雨的原因,到村里后找人也不好找,敲门问了好几家人,才打听到靠路边一户常氏宗亲家里,蒋朱庄村庄不大,以蒋姓居多,常氏宗亲不多,比感觉中的要少,人口有几十人。</p> 迎仙镇蒋朱庄常氏宗亲合景留念 <p class="ql-block">迎仙镇蒋朱庄常氏宗亲合景留念</p><p class="ql-block"> 迎仙镇蒋朱庄出来,还是一直在下雨,一路西南方向,前往不远处的小常庄,小常庄由于村子连着大一些的村庄郑庄,还有连着华庄,经过打几处打听才找到常氏宗亲,小常庄村子很小,在周边的存在感不强,通常都会认为是郑庄的一部分,常氏宗亲比感觉中的要少,辈分相比周边的常氏村庄稍长一些,人口有几十人。</p> <p class="ql-block">迎仙镇小常庄宗新合景留念</p><p class="ql-block"> 迎仙镇小常庄出来,雨下的稍小一些,继续前往东南方向不远处的何洼、刘庄,两个村庄是连着的,其中都有不少常氏宗亲,我于15年曾独自走访过,当时找到常守郡(已故)、常明顺等宗亲。此次直接找到了常明顺宗亲家里,常明顺在村里担任过多年生产队长治保主任,知道两村常氏宗亲信息资料较多,何洼、刘庄两村子共经约有常氏宗亲400人左右,约占两村人口总数半数,两村姓氏较多,其中何洼村,村庄不大少量赵姓、何姓,主要人口为常氏宗亲人口。收集资料一直到了天色很晚,加之雨也一直没有停,老宗亲说“不论吃的好歹”,非让吃过晚饭再走,并由自己亲自做饭,在这里真心表示感谢老宗亲的热情。</p> 于灶台前与迎仙镇刘庄常氏宗合影留念<br> 连续几天的雨,对收集资料增加了不小的麻烦,由于时间的紧凑,即使是绵雨低温的气候,时间也不能浪费。早上就开始出发迎仙镇西南不远的东、西常庄两个村子,先是到了西常庄,在村里一路询问,陆续找到了几位年长的宗亲了解收集信息资料,经了解,西常庄(原名小常庄,与之对应的大常庄,原本位于迎仙集南头的安楼,因常氏很早都已迁走,现在已无常氏,村庄成为了安楼村)。中午时找到了军人出身的退休村干部常文明,他对村里的情况比较了解。西常庄以常氏人口为主,少量其他姓氏,约有常氏宗亲200余人,虽说村不大,有不少公职人员,亦有清末时期当地时势人物常风吴等。中午时老宗亲非要在他家吃过饭再走,并亲自做饭准备饭菜,这里再次表示感谢老宗亲热情。<br> 迎仙镇西常庄(原小常庄)宗亲合影留念 迎仙镇西常庄(原小常庄)退役老宗亲合影留念<br> 迎仙镇西常庄出来,似乎雨下的小了一些,时间不敢耽搁,接着前往隔壁的东常庄,我分别于14、15年时独自走访过东常庄,当时与东常庄村中九十几岁的老宗亲常和玉(已故)了解过一些情况,到了东小庄,按照门头分别找到年长的宗亲收集信息资料。东常庄原名小常寨,村里基本都是姓常,约有常氏宗亲400人左右。<br> 迎仙镇东常庄(原小常寨)宗亲合影留念 迎仙镇东常庄(原小常寨)宗亲合影留念 迎仙镇东常庄(原小常寨)宗亲合影留念 光荣之家退役军人老党员常进连家中的祖宗牌位<br> 迎仙镇东常庄出来,雨已经小许多,不过还在一真在下雾雨,一路向东几里外的东安大营出发,我亦分为于14、15年时独自走访过迎仙镇东安大营常氏宗亲。因为之前来过,人找的还算比较顺利,并分别按门头了解并收集资料信息。迎仙镇东安大营又称安营,人口主要为安姓和常姓,常氏人口约占半数以上,主要居住在村子的东西两头,约有常氏宗亲400人左右。收集完资料时天色已晚,此时还是下着雾雨,不得已只得顶着漆黑与湿冷,拖着一天的疲惫往家里赶,回来时抖抖一身的湿气,继续计划着第二天的行程。<br> 迎仙镇东安大营常氏宗亲合景留念 迎仙镇东安大营常氏宗亲合景留念<br> 迎仙镇集以西的常氏很少,已知的仅有位于迎仙镇西约一公里左右的程滩村有常氏宗亲。去程滩村的时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接下来总算是结束了几天的湿冷行程。程滩村是一个较大的村子,又分为前程滩与后程滩两个村庄,几个村子是相连的,村里以程姓人口占据多半以上,两村之间东北角与西南角交错相连,位于两村中间有一部分常氏宗亲,集居地原名小常庄,土地改革时并入程滩村。我亦于15年时独自走访过,知道具体位置,经过向程滩村的常氏宗亲了解,迎仙镇程滩村有常氏宗亲约150人左右,与迎仙镇其他常氏村庄相比辈分稍长一些,虽然人口不是很多,在当地亦有不少人物,如名医、教师、公职人员等。<br> 迎仙镇程滩(原小常庄)常氏宗亲合景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