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8):《“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运算专项作业设计》

郑州航空港区吕坡小学

<b>作者:侯明伟</b> 运算专项作业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是无法绕行的,运算能力是学生应该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数学十大核心词之一,数学运算更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以看出运算学习的重要性,在运算的学习中,运算的专项作业是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运算的必要练习。 在运算的专项作业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中对于运算的相关要求,在小学阶段,关于运算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能是掌握的同类词,对于掌握而言,学生应该在认知维度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所以运算应该是应用、分析这个认知维度。确定了运算的整体认知维度还要看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不同学段对于运算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例如:对于笔算乘法来说,第一学段要求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二学段要求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进行不同学段运算专项作业设计时应该提前了解清楚地认识知识。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形成熟练而且准确的运算技能,在平时运算专项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采用多练,这个多练往往是每天一页的口算,10道左右的笔算,一个学期长期练习效果也很好,期末测评中运算练习基本不会有错题。但是这个多练是不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会增加孩子作业负担呢?但是对于运算来说,不练习还真不行,因此,既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又能达到有效练习的效果。科学合理的设计运算专项作业就显得很重要了。 1.基础性<br> 运算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算作业重要的是检测学生掌握此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应该针对全体学生,要体现出基础性,不易拔高过难。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作业中,重要的是首先检测学生计算方法是否掌握,数字就不用太大,增加难度。在解方程的作业中,重点检测学生是否会解方程以及验算,方程中的数字就不用太大,避免计算的复杂性。<br>2.适量性<br> 运算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但是一定要适量,不能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运算本身比较枯燥无味,过多的运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也会无形中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对于会的学生来说,过多运算练习是基本无效的,对于不熟练的学生来说,过多的运算练习是课业负担。要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计算类型设计合理科学的作业量,以便提升作业的有效性。<br>3.针对性<br> 为了更有效的进行运算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在针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的要点、薄弱点、易错点来设计,让作业设计更有修正错误的指向性,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练习的高效性,同时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性的练习量。<br>4.分层性<br>  运算作业也需要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的设计,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程度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例如:针对程度好的学生而言,4道不同类型的解方作业就能检测学生对于解方程的掌握情况,但是对于程度稍微差的学生而言,可以减到2个题的量,而且还可以把数字都改为20以内的整数。这就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br>5多样性<br>  在设计运算练习时,还要注意减少纯运算的作业,提高对算理考查作业的设置比例,让运算融入生活,回到学生身边,在自己生活中把运算无形用起来,进而提升运算作业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br> 运算技能在数学学科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更是人人应该得到良好发展的技能,更为科学合理的运算作业能够很好的起到发展学生运算技能的作用,为学生数学学科的发展奠基。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性训练,切实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侯明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郑聪聪</div>

运算

学生

作业

练习

技能

设计

专项

掌握

对于

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