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文/ 天地悠</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 《诗经·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在父亲节的日子里,我唯一念及是我的母亲。可怜的母亲承担了母亲和父亲的双重责任,在最困难的时期把我们兄弟两个孤儿抚养长大,她自己却没能享受盛世之福,而是安安静静地游仙去了。</p><p class="ql-block"> 不能饶恕的悔恨,是我没能帮助母亲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她从来没有对我提过其他任何要求,可是就这一点小小的要求,我却辜负了她。亲戚、同事、邻居,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孝子,称赞我长期给母亲送生活用品,带母亲看病,料理一切杂务。但这有什么用,没能达到她的这一点点小小愿望,成了我永久的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多年前曾说过,别的地方她不想去,只想看看西湖。那时我的工作实在太忙,我安慰母亲:您等等,我把这篇文章写起来,就陪您去。但是母亲静静地看着我写好一篇,又有下一篇,母亲不等了。就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我始终没能陪她去。我真是不孝啊!虽说寸草难报春晖,我也不能原谅自己。</p><p class="ql-block"> 当我也两鬓斑白、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下来之时,我终于下决心背上母亲的遗物,在母亲百年诞辰之日,踏上一次实现夙愿的西湖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风景旖旎的西子湖畔,果然是湖光潋滟,碧波荡漾,从哪里开始呢?我绕湖缓行,一边追想,母亲是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早期毕业生,自30年代起就当小学老师,从教四十年,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也会来到西湖吧。忽而岸边的西子湖小学闪入我的眼帘,对,就从这里开始。我打开珍藏已久的锦囊,那是母亲亲手缝的,里面珍藏着母亲生前留给我的一缕头发。我小心翼翼地挑出一根母亲的黑发,握在手中,走到湖边,弯下腰,轻轻地把那根黑发送到湖里。母亲,您终于来到您向往的西湖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从教不久,抗战爆发,母亲唱着岳飞的《满江红》投入抗战救亡,曾参演过抗战宣传剧。岳王庙就在西湖的西北角,我沿湖向北行,轻轻哼起母亲教我唱的这首歌:“怒发冲冠凭阑处……”不能做亡国奴,母亲带着她的妹妹等家人一起从武汉撤退,在行船路上一天夜晚突然遭遇流弹,同船的人都惊慌失措,唯有母亲沉着镇定,喊大家低下头不做声,闯过了一关;后来坚持到抗战胜利。在我印象中脆弱的母亲,为什么当年那么勇敢坚强?那一定是中华民族坚韧意志的体现。因此,在抗战忠魂岳飞始终注目的湖面,我慎重地落下母亲的一根黑发,让它飘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向东不远,就是秋瑾的遗址,再往东乃是断桥,神话传说中的白娘子、近代史上的秋瑾女侠,都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高仙伟人。慈眉善目的母亲,在儿子看来仿若是高仙伟人的化身。虽无白娘子与秋瑾的名声,却一样能够承担重任和灾难。父亲亡故后,我才两岁多,弟弟才一岁,我不敢想象,母亲那柔弱的肩膀是怎样承受起支撑家庭抚养孤儿的重负?那些年母亲在实验小学任教,一心一意投入教学,成为全省闻名的教师,被选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特别是经受了文革中的磨难,活了过来。啊,伟大的母亲!您向往西湖,是想与惺惺相惜的白娘子和秋瑾作伴吗?我明白了,于是赶紧在秋瑾墓和断桥边,南望雷峰塔,朝着波光粼粼的湖水,飘落了母亲的两根黑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时云淡风轻,柳暗花明,在西湖孤山上,吟咏林逋的咏梅诗:“疏影横斜水轻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觉缅怀母亲的高尚人品。母亲气度高雅,能书善画,曾在全省教师观摩课上示范,曾在省政协会上侃侃而谈。母亲艰苦朴素,任劳任怨,顶住了历次运动沉重的精神压抑,文革中被下放农村,拾柴割草,推磨碾米,什么苦活都做过。母亲身体柔弱但性格坚毅,我们小时候,她每天三更起床备课写作,因此患上严重的关节炎,晚年腰疼得起不了床,不愿麻烦我们,便将麻绳系在床的另一头,用手拉绳自己坐起来。母亲清心寡欲,为了儿子,一辈子不曾再嫁,家乡人有口皆碑,都说记入家谱,若是古时候是上节烈坊的。实际上母亲一生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我曾在母亲的石碑上刻了八个字:“一生清白,燃尽烛光。”此时强忍住泪水,在孤山下的湖边,让母亲的黑发轻轻飘落湖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绕西湖一周,时时闻到桂花飘香,母亲恰好生于中秋佳节,名字中讳一“桂”字。按我国民间的说法,母亲应该是来自月宫,或者是桂花之神。咏梅最著名的两句诗就出自五代诗人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竹之高洁,桂之优雅,的确是母亲的形象。月桂,月桂,天上的月亮素来与地上的桂树相应。西湖十景中就有“平湖秋月”、“三潭映月”,难怪母亲要来西湖。母亲淡泊名利,无私无畏,平静地对待生死,从容离去。还在中年时期,母亲就不声不响地给我们留下一缕黑发,放在亲手缝制的荷包里,我称之为锦囊。小时候常常在家门口等母亲回来,今晚我一定要静静地等中秋圆月升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好天晴少云,我乘船来到小洲景区,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圆圆的月亮就缓缓升空了。啊,伟大又苦命的母亲,孩儿不孝,当初没能陪您来,今天为您还愿来了,您一定会在天上看着呀。我打开锦囊,抖动几下,母亲的黑发伴着我忏悔的眼泪,悉数飘落到幽静的西湖水中,远去,远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照片取自网络,诚谢原摄影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