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努力把教学抓紧、抓细、抓实,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11月份高年级数学组共组织四次活动:一是学校组织听评原小艳老师的数学课,二是听评李安红老师的数学课,三是在学校会议室进行沁园中心校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四是学校组织教师们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原小艳老师的数学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及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原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内化中升华。 李安红老师的数学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整节课李老师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了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整堂课节奏紧凑,课堂语言精炼,巩固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真正体现了“让不用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教育”,这一核心理念。 杨艳丽老师的讲座《几何直观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借助几何直观图形可以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算理简单化、形象化,使抽象的计算过程有了直观的桥梁,让数学变得直观,变得有趣生动,并富有创造性!杨老师的语言简练易懂,整个讲座令人感触颇深。<div><br></div> 郑苏静老师微型课《分数乘分数》,条理清晰,环节紧凑,把画图这种方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习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应用了“举例——猜想——验证——归纳”的学习方法。 课后,全体听课教师进行评课,评课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这节课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这种接地气式的研讨,真正实现了教师之间资源的共享、智慧的共创。 老师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阅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并由此产生珍贵的反思。 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杨菊青书记推荐青年教师们阅读《56号教室的奇迹》,张艳老师分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绘本,宋腾飞老师分享怎么把数学画出来…… 老师们认真的聆听每位上台者的分享,发表自己的感悟。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热爱阅读的学生,定有一位热爱阅读的老师。 这次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也促发了教师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新时期提升教研效果的新途径,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