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遭遇挫折时,会很容易放弃,当一个难题摆在面前,会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很多时候,我都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是无济于事、不会取得成功的……如果你有以上的特质,很可能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中。</p> 无助是如何习得的? <p class="ql-block">“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提出的。指得是: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又会将这些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最终,会放弃所有努力,陷入绝望。习得性无助,是怎样被“习得”的?</p><p class="ql-block">1 、越是无助,却是源于越想成功? “习得性无助”的人,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之所以害怕失败,又是由于内心深处太渴望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在其中获得满意的结果。在“习得性无助”的人内心深处,更是有一种想打“翻身仗”的渴望。因为屡屡遭遇失败,让他们更期待能做出一番成就,来推翻一直以来的失败结果,改变自己深深的无能感。这也使得他们更想一举成名,一干就要干成一番大事业,否则就意味着无法挽回的失败。当过于将目光锁定在这样一些“伟大”的目标时,内心难免会充斥着这样一些声音:“做不好怎么办?”“达不到预期就完蛋了……”这些声音让人犹豫、纠结,不敢迈开步子放手去干,更无法全然地投身其中。一举成名、要干就要干大事,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多少持续终身、半意识化的“夸大幻想”。这些夸大的幻想在现实面前,就像一戳就破的肥皂泡,只要稍微遭遇困难挫折,就立刻让人觉得没有希望,自暴自弃。对失败的恐惧又被重新激起,再次陷入无助的深渊。由此,也形成了一个很悖论的结果:一个人看上去有多么不相信自己成功,内心深处就有多么渴望自己成功。总觉得自己不能成功,其实是为了躲避可能失败的结果。</p><p class="ql-block">2 、缺乏自恋补给,让我们陷入无助的恐惧那么,又是什么让我们既无法放弃自己的夸大幻想,又对失败如此害怕乃至恐惧,悖论般地一直陷在习得性无助的旋涡无法自拔?这与我们的成长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只要犯错,就会遭到大人们的批评指责乃至惩罚,那么这种会被惩罚的后果就会深深地植入我们的潜意识。一旦开始做事,就会被害怕惩罚的恐惧所支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现实中遭遇或多或少的失败、错误、和一些负面的评价等等。这个时候,我们的“夸大幻想”也会遭遇现实的检验和冲击。如果一个人的自体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信,就能够去缓冲和抵御这些外界所带给我们的“自恋性损伤”,进而稳固经过现实修正的、健康的理想化自体。拥有一定程度自信的健康自体,来源于孩提时良好的抚育、积极的肯定和镜映。那些来自“母亲眼中的光芒”,是我们每个人稳定的自恋补给来源。这会让我们在遭遇失败的时候,也会觉得“一件事没做好,只是这个具体的某件事做得不好,并不代表我整个人都失败了。”但如果我们经常得到的,是对自己批评指责、嘲笑贬低的反馈,就会让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在人群中也会自卑多疑,无从去获得缓解自恋性损伤的力量。呈现在现实中,一个人就会对任何事情总是抱以消极的态度,对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这也会让人长期处在强烈的焦虑中,加剧“习得性无助”的循环</p> 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潭,还能有救吗?既然无助是习得的,那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习得一些其他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摆脱无助。有趣的是,发现“习得性无助”之后,赛利格曼还转而研究了那些乐观的人,提出了“习得性乐观”。他研究发现,一个关键的节点可以决定一个人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那就是一个人在解释问题与挫折时所采用的的归因方式——乐观的人对好事会做一个持久的普遍的、以及个人的归因,而对坏的事情会做一个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悲观的人则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会帮助我们摆脱习得性无助的困境。说到这里,相信我们又触碰到了老生常谈的难题:“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啊”。看来,想要由“习得性无助”转变为“习得性乐观”,关键还在于打破阻碍我们转变的潜意识壁垒。是什么让乐观的习得如此不易?对原始客体的无意识忠诚,阻止我们放弃无助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自我的感知、自我价值的判断,都是以我们原始养育者的反馈来形成和逐步建立起来的。如果屡屡遭到的,是批评指责嘲笑贬低等反馈,我们便会在内心内化这样一个对自己超级严苛又贬低的客体形容。</p> <p class="ql-block">同时,也会衍生出一个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期待——我希望有一天能够获得爸爸妈妈的表扬和认可,只有那样,才能证明我是好的优秀的。如果说,有一天我可以放弃扭转那些植根于潜意识的负面的评价和声音,依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好、变得有力量,那也意味着我开始放弃非要从父母那里获得表扬与肯定不可的期待。在潜意识层面,也等于背叛、抛弃了我的父母。对原始客体无意识的忠诚,会阻止我们这样去习得乐观。呆在习得性无助的旋涡里无法自拔,也意味着永远与自己的原始客体呆在一起,虽然痛苦,却是让我们感到熟悉和安全的。</p> 一切都是我不好更有安全感 <p class="ql-block">习得性无助的人更加倾向于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而习得性无助的关键,也在于总是把一切糟糕的境遇归因于自身的的原因,并且持续地认为这是无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说:“让习得性无助的人对糟糕的事情做一个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对他们而言,将会是更加感到恐惧的一件事情。”这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何这么说?认为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有关,都是自己的原因才导致的,熟悉精神分析的朋友可能马上会想到:这是夸大的全能自恋在作怪。夸大的全能的原始自恋,在我们生命的最初,也是用来帮助我们抵御那些内在的迫害性幻想的。对于一个小婴儿来说,他所感受到的内在世界等同于他所处的外在现实。外在的环境如果不可控,那无疑是十分令人恐惧和焦虑的。随着在成长过程中对内外环境的结构和关系的内化,我们也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和反应,以适应现实的世界。而如前所述,习得性无助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自信健康的自我,也就使得夸大的全能自恋会更多的被保留,以对抗那些令人感到恐惧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将糟糕的事情归因于外在环境,会更加令人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可控的、不安全的,在这个世界面前,我是更加弱小无助的。而如果说事情都是因为我的原因、我不好而造成的,意味着终究还会存在一线希望:只要我变好了,事情就还会有转机。这样说来,哪怕是掌控一个不够好的自己,相比起比掌控不了的外在环境,实在是要安全得多了。而事实上,只有承认自己对环境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无能为力的,才能让我们放弃想要对抗环境的幻想,从内而外的为自己寻找力量。因为幻想中的控制终究是虚幻的强大,由内生发的力量才会真正令我们感到安全。以上,想必我们也已经了解了习得性无助的形成与改变背后的潜意识原理。最后,也为大家奉上最靠谱的习得性无助自救指南:去靠近那些积极乐观的人,接受新的客体关系为我们带来的新体验,让习得性乐观成为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