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第十届科技节刚刚落下帷幕,孩子们在科技节上提高了科学素养,开拓科技创新思维。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环保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动手能力,挖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潜力,六年级教师们结合学生特点,将科学学科与语文科学的单元知识进行整合,开展了以"科学幻想,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六爱主题课程。</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分两次活动进行,在第一次活动中,老师设置情景,学生们先讨论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孩子们结合课上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各思其说,表达着自己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理解,最后老师进行了小结,垃圾分类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素质。将垃圾分类之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垃圾的数量,从而节省更多的土地资源。老师在活动课程中,强化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养成,突出品德教育实效。</p> <p class="ql-block"> 将垃圾分类后,我们又能通过可回收垃圾做些什么呢?老师为孩子们播放了利用废物制作床头灯的视频,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床头灯功能很强大,除了能做灯,还可以放水杯,闹钟,还能放小垃圾,但它的制作都是通过环保简易材料制作的……环保DIY作品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观看之后,孩子们开始讨论,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课程是学生们最期待的动手制作课程,大家提前带了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脑洞大开,把想到的通过实践操作展示出来。废弃纸皮、废弃塑料瓶、彩色纸皮、彩色丝线等等许多的材料,经过孩子们灵巧的双手,变成了一件件焕发出新生命的精美作品!</p> <p class="ql-block"> 最后大家展示自己“变废为宝”的小制作,小组评价,推选出最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六爱课程,增强了学生对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识。汇报环节,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制作的过程中,又锻炼了自己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六年级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让学生领悟变废为宝、节约能源的理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弘扬科学精神,探究科学方法,掌握科学知识,更好地做到“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