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南省宣传思想工作历史上的浓墨重彩,多次舆论当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个团队名不见经传,却也举足轻重,风光无限。这就是以省委宣传部新闻处为核心的全省新闻科长群。在部里领导下,他们管理媒体,口径统一,掌控新闻,整体联动,思想活跃,争先创优,报道湖湘改革、推进社会发展、集聚媒体能量、把握意识形态,发挥着新闻工作在宣传思想战线中引领作用,展现湖南新闻宣传工作的特色与成效。白祖偕即是其中的一位。曾省宣新闻处任职,后调中新社,任分社社长。他的执着与努力,创建出中新社湖南分社在湖南新闻界的一方领地。</p> <p class="ql-block">因缘际会,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推进着新闻宣传全省联动这一形式,省新闻处和市州新闻科,创新新闻管理和新闻宣传,各个岗位上发挥出骨干作用,既便有的后来升为党政要员、文化名人、理论专家等,都难忘这一时期的特殊历练。当然始终坚守新闻事业的也不在少数。白祖偕2001年筹建湖南分社,将中国新闻社这块招牌不断擦亮出彩,三湘四水、五湖四海、大洋彼岸,中新电讯及各类新闻成为中国故事湖南篇章的讲述者、传播者和推进者,见证着新世纪以来湖湘大地的万千景象。湖南分社也从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首任社长廖承志曾称中新社为“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它是对外宣传的国家通讯社,又是以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及与中国有关系外国人为对象的国际通讯社,其报道“短、活、平、快”,风格独树一帜。白祖偕以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感,不断拓展中新社所有新闻业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使分社现已拥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电讯通稿、海外专版、新闻图片、综合网站、专刊专稿、电视新闻等诸多形式,俨然成为湖南一家融媒体中心。在他的率领下,分社新闻活跃,好稿优稿不断增多,多次受到北京总社和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的表彰。</span></p> <p class="ql-block">11月30日,分社举办成立20年内部庆典。长沙市南郊公园,分社群英聚集,座谈、签名、颁奖、酒会、联欢,活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会上,白祖偕以年度工作报告,深情回顾分社发展历程,讲述创建和创优的艰难与荣耀,曾有过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风轻云淡;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20年前,总社全国布局,他竞争入选,20年后他踌躇满志,满面春风,没有辜负总社领导的信任。这次工作报告既是分社工作的珍贵回忆,也将载入中国新闻社20年发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20年弹指一挥间,青春年华、理想信念,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台上台下,感慨万千。自成立那天,分社以深度报道湘湘文化和着力宣传湖南改革开放新成就为主旨,向国内外推介和传播湖南经验、湖南智慧、湖南人物,年复一年,春华秋实,追随时代呼啸向前,风雨兼程,永不停歇。全社发稿量和影响力逐年增多增强。2020年上传发表文稿5000多篇,转载和点击达两亿多次。电讯稿由总社专供世界华人传媒,还办有《美国侨报》和《欧洲时报》专版。中新社新闻为湖南与世界相联搭建起桥梁和纽带。</p> <p class="ql-block">由于疫情,这次活动仅限内部,依然隆重热烈,意义深远,团结聚会,亦是继往开来,白祖偕郑重阐述更多深情告白,他感谢时代的造就、总社的关心、省委宣传部的重视以及各部门的支持,还感谢所有分社的成员,如歌岁月激荡着所有记者编辑的心绪。也是天公作美,前一天长沙还是阴雨绵绵,当天却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露天的系列活动别开生面,欢快愉悦的氛围令人难忘。分社年轻人策划和筹办的这场庆典,独出心裁,生气勃勃,形式多样,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这次庆典发出了邀请函,专请曾在分社工作过的同志。白祖偕为老同志偑戴胸花、纪念章,颁发精心制作的纪念奖牌,会议桌上摆放着慰问信和各种纪念品,分社没有忘记共同创业的同事,给予了他们最高礼遇。一般媒体“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白祖偕则以种种人文关怀,情谊绵长,留住人才。分社还多次上门对老同志进行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礼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庆典另一个重要议程,表彰先进工作者,向全体记者编辑颁发纪念杯。精心设计的“20年致青春”签名墙上,当白祖偕第一个签上名字,全场响起热烈掌声。</span></p> <p class="ql-block">浓郁热烈的现场,老同志的讲话慎终追远,年轻人的发言满怀激情,有的即兴演讲,有的则念着早已准备的讲稿,共同的人生追求和事业情怀,焕发出一种与时代共进的凝聚力,以社委为核心,老中青结合,青年记者成为中坚。20年历程的湖南分社,有着事业的辉煌,也有着生活的传奇,不断创建新的天地,有记者在共同的釆编中结为夫妻,有的为事业错过婚姻的追求,至今未婚未育。他们和社长一样,最好的青春和梦想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p> <p class="ql-block">分社是一座熔炉和学校,曾在此工作过的同志如是说,在职的记者编辑亦有深深的感慨。有的从其他媒体转入,从不如意到如虎添翼,佳作迭出;有的从校门到分社,很快上手,成为优秀的新闻人。总编辑刘双双,2004年湖师大毕业被白社长招聘入社,十多年光景,刻苦努力,独当一面,成为年轻记者的佼佼者。会上,记者编辑发言都有一个共同指向点,就是感谢社长的悉心培养和指导。初出茅庐的学子、诸多领域的精英,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他们对中新社和白社长充满了感恩之心。</p> <p class="ql-block">一场小型庆典,见证着中新社湖南分社20年芳华,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响起,青年活力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弥漫,不约而同地合唱《生日歌》,今天每个人都只有20岁,分社的发展就是他们的青春之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新征程更有新追求,携手再创佳绩。曾在分社工作过的同志,此时格外激动,尽管离开了分社也多有成功人士,言语间却难忘分社经历的日子,掩不住对分社的那一份祝贺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刘明作为原分社记者,以中新的风格、鲜活的文笔、多样的报道,成为善于挖掘人文社会题材的作家式人物,现建有自己的工作室,2009年评为新华网十大名博。这次应邀参加庆典,遥想当年,感慨分社为他提供了最好的人生平台。当初自新华社过来,原以为写新闻不成问题,但所写文稿总达不到总社要求,经白祖偕精心指点,从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着力,其文学性的大湘西主题以及平实诙谐的随笔特色,无论何种题材皆得心应手。近期专写了几篇回忆文章,称自己写作风格来自中新社的历练。</p> <p class="ql-block">在当今新闻领域,成为一个好记者不昜,当一个好社长更难。组织的培养,时代的推动,命运的眷顾,更多是超人的勤奋与聪慧。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帅小伙到如今两鬓斑白,白祖偕仍然是当年那种精气神,</span>可贵的是,他培育出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新闻团队。分社曾成功承办世界华人传媒大会等大型活动,今年策划的“我在湖南等你一外国人在湖南”主题外宣系列活动,广受赞誉。十多年中,省委宣传部每一位常委部长上任,来视察中央驻湘机构,都要到中新社湖南分社会议室坐下来,看望记者,听取汇报,每一次对中新社湖南分社工作都给予了很高评价。</p> <p class="ql-block">20年来,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内第二大通讯让蓬勃发展,不仅是一支奇兵而是国际国内新闻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力量,近年总社合作拍摄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叫座又叫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边疆分社还在国外设立了分支机构。白祖偕说,中新社适应新时代,发展已非当年可比,自己很幸运成为中新社的一员。他创建的湖南分社,如同小苗已长成参天大树,高耸入云,落英缤纷。省委宣传部的看重和社会各界的点赞好评,令他自信而欣慰,是中新社的平台造就了白祖偕,白祖偕的努力也为中新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