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班主任的困惑,提高班主任在实践操作中的能力,12月3日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德育处联合天津大学举办一次特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全体班主任共同听取了由天津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许欣老师带来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p> <p class="ql-block"> 许欣老师以“安其不安、安其所安、安之若命”开篇,向我们介绍了心理成长目标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和心性发展,从心理教育方面引入了体验式学习和体验式教育的概念,并就低、中、高年级分别阐述了学生的心理需求。</p> <p class="ql-block"> 许欣老师从体验式教育是什么、团体心理辅导是什么、心理素质拓展实践是什么,有何意义、学校工作的几点思考等几点进行交流。</p> <p class="ql-block"> 其中团体辅导的功能中提到:参与者能从他人反馈中获益、参与者之间互助、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鼓励参与者做出承诺并用实际行动改善生活、满足参与者的归属感需要。这几点让班主任明确团辅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 许欣老师强调到高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p> <p class="ql-block"> 许欣老师明确了团辅的工作目标: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设为目标,以学生课程教学体系、心理文化活动体系为载体,体验式教育为手段,加速了各类学生群体联结集聚、心理服务延伸和创新育人工作的融合。工作效果:快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对学生人际交往、沟通表达、合作创新、领导力开发、心理韧性品质等“软实力”提升起到推进作用,学生参与度及满意度反馈逐年提高。</p> <p class="ql-block"> 理论知识结束后,天津大学研支团团长胡玥老师组织班主任进行体验式教育,在活动中班主任体会到团队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胡玥老师的讲解中也领悟到活动细节中发现问题,如何应对问题,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积极体验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让老师们更深刻的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刻不容缓。无论是从教师自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教师都有必要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复杂情感的人。</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吴芳</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解向川 胡玥</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陈德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