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之,《草原深处》

晨星

<h1>  <b>古老的黄河静静地流淌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它像一条束在蒙古族姑娘绿色蒙古袍上的金色的腰带,美丽富饶的伊克昭盟就是镶在这腰带旁的一颗闪亮的绿宝石。</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真是不可思议!因为插队从喧嚣的城市一下子来到伊克昭盟鄂托克旗草原,我往往怀疑自己是在梦中!</b></h1><h1><b> 那时,我喜欢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同时幻想着在草原的深处,在那遥远的地方会有一个美妙的人间仙境……</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有一次,我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找牛。我落户这家的青格勒老阿爸拍着我的肩膀说:“去吧,你放心,别看草原这么大,你看到的每一间小屋都是你的家,你遇见的每一个牧民都是你的朋友!”</b></h1><h1><b> 后来我的经历真的如他所言的那样。</b></h1><h1><b> </b></h1> <h1><b> 他还找出了一件大襟子的旧皮袄让我穿上,现在我看上去就真像当地的一个青年牧民了。这张照片已经记不得是谁为我拍摄的了,确实是这次寻牛途中的偶遇,但一定是熟人无疑。<br></b><b> 至于在茫茫草原如何寻找牲畜也有学问。首先你要记住自己要寻找的牲畜的特征,如公母、大小、毛色。在寻找的路上只要遇到人,你都要和他们交流信息,往往他们提供的信息中就会有你要寻找的牲畜的大概去向。</b></h1> <h1><b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因为草原上的人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人都会把他看到的,或听说的人和事告诉他所遇到的人。因此草原上的信息往往会不胫而走。 </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还要说明一下,如果你是牧人,你就能区分出你的每一头牲畜的相貌,就像能区分你的众多朋友的面容一样。</b></h1><h1><b> 说到找牛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除非恶劣天气,马和羊很少离群乱跑,只有牛比较散漫。它们经常三、五结伴离群溜达,因此放牛人找牛是常事。</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缀满了开不败的花儿,百灵在半空中欢叫,天是蔚蓝的,白云在天上飘动。</b></h1><h1><b> 远处的羊群像白色的珍珠洒在绿色的原野上,我的心不禁舒畅起来。草原越往深处走越显出一种自然的美。马蹄踏处,野兔不时从两旁的青蒿底下跳出来,三蹦两蹦就消失在不远的草丛中。</b></h1><h1><b> </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结果非常顺利,在牧民们的指点下我终于找到了那几头自由散漫的傢伙。</b></h1><h1><b> 但这次它们跑得离开我们大队太远了。我赶着牛往回赶,翻过几道山梁,太阳即将下山,天黑之前赶回大队肯定是来不及了,如果天黑下来还面临着迷路的危险!</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我正急得鞭打着那几只“老油条</b><b style="color:inherit;">”赶路时,忽然看到了远远的山梁下有一间冒着袅袅青烟的小屋。别无选择,只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小屋走去。</b></h1><h1><b> 六、七十年代的内蒙古草原还保留着古老游牧民族的很多淳朴的民风习俗,其中就有对陌生人留宿的习俗。这是因为特殊的劳动生产方式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 </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将近小屋,一只凶猛的牧羊犬冲了出来,恶狠狠地吠叫着。一个壮实的中年牧民从屋子里走出来,喝了一声,那狗便灰溜溜地摆着尾巴走到一边去了。</b></h1><h1><b> 这位牧民身材高大,一看就是个典型的蒙古汉子。我用蒙语夹杂着汉语向他问好并说明了我的来意。他点点头回答了我的问候,并帮我把牛关进圈里,邀我进屋。</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和当时的蒙古人家一样,炕上铺着白色的羊毛毡,中间放着一个小炕桌。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正伏在炕桌上玩一种羊骨头游戏(类似汉族孩子抛小沙包,翻骨牌的游戏),见我进来抬起红喷喷的圆脸好奇地看着我。</b></h1><h1><b> 殷勤的女主人端上了热腾腾的奶茶和炒米,我道了谢并说明我的知青身份,他们显得特别</b><b style="color:inherit;">意外,但很高兴。</b></h1><h1><b>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拉话。通过交谈,我知道男主人的名字叫仁青,那小男孩是他们的儿子巴图,他们还有一个女儿正在外面放羊。</b><b style="color:inherit;"> </b></h1><p class="ql-block"><b> </b></p> <h1>  <b>这时,鲜红的夕阳接近地平线了,屋外传来一阵阵羊群的叫声。我走出门去,看见羊群披着金色的柔辉归来了,母羊们加快了步子,用低沉有力的声音呼唤着自己的孩子。</b></h1><h1><b> 留在家里的小羊羔从圈里跑出来,发出一声声清脆娇甜的颤音应着、跳着,扑向自己的妈妈,迫不急待地跪在母亲的腹下,贪婪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我正欣赏着这动人的情景,身边的小巴图突然喊道:“斯琴姐姐回来了!”我抬头一看,远远的,一位骑马的姑娘正向我们跑过来,在殷红的夕阳晖映下,她头上飘动着的头巾仿佛一朵飞速移动的红霞,一眨眼便飘到了我们面前,她就是仁青的女儿斯琴。</b></h1><h1><b>  她轻盈地跳下马走过来,红着脸羞涩地笑着向我问好。她有着蒙古姑娘特有的健康肤色和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系着绿色腰带的蒙古袍裹着她苗条的身子,显得利索大方。</b></h1><h1><b> 她说:“你是知青吧?我们这里也有。”我笑着点了点头,她顺手递给了我一个小毡包,就去拴马。我打开一看,竟是一只刚出生的小羊羔,它浑身卷曲的胎毛还湿漉漉的呢!</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晚餐后,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草原像是笼罩着一层轻柔的雾气,显得更加美妙和静谧。</b></h1><h1><b> 我发现炕上有一把牧区常见的</b><b style="color:inherit;">四胡,便请仁青演奏。琴声一会儿呜咽着,像在倾诉着什么,一会儿跳跃着,充满了欢乐......</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因我</b><b>原本就会拉二胡,来牧区后很快就学会了</b><b style="color:inherit;">四胡,所以我也接过胡琴拉起我熟悉的几首鄂尔多斯民歌曲子。</b></h1><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 <h1>  <b>当听我拉出了鄂尔多斯民歌曲调的时候,斯琴站起来了。她凝望着银色的草滩,和着琴声缓缓地唱起了优美的鄂尔多斯民歌。蒙古人都是天生的歌手,她的歌声充满了难以言传的鄂尔多斯风情!</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第二天当我准备离开仁青家的时候,已经和我熟悉的小巴图依恋地扯着我的衣角不放……仁青帮我备好了马鞍,她的妻子在一旁说着祝福的话。斯琴说:“欢迎你再来我家作客!”</b></h1><h1><b> 就连那只忠实的狗也摇着尾巴过来送行,我摸着它毛茸茸的脑袋,和大家告别。</b><b style="color:inherit;"> </b></h1><p class="ql-block"><br></p> <h1>  <b>告别了仁青一家,我赶着牛缓缓地走上了高高的西大梁。我转过身来向山下回望,斯琴赶着羊正向外走去。在巨大的苍穹下面,草原像是沿着仁青家的小屋向四周扩展开的,慢慢地延伸到远远的天边……</b></h1><h1><b> 我的心不禁一动:这里,莫不就是我曾经幻想过的人间仙境?! </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