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由于各自的际遇不同,自然形成了其人生道路上的若干阶段。这里要介绍的主人公,他人生轨迹中几个重要阶段的经历时间,非常奇妙和巧合,均为十九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他的人生轨迹,听听关于他每个阶段的故事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圖为红领巾时代的盛刘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个十九年——懵懂少年走上支疆之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刘奎,祖籍浙江海宁,1946年11月出生于上海南市一个小业主的家庭。新中国成立不久,历史的误会将其父打入冤狱,于是,家庭的生活倏然从温饱变成了贫困,从平淡堕入了动荡。母亲难以维计生活,无奈之下把儿子寄养到海宁乡下亲戚家中。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其收入有所稳定,才把儿子接回上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诗云“少年不識愁滋味”。中学毕业之前,盛刘奎始终沉湎于自我陶醉自我快乐的迷梦之中,天真而幼稚,纯粹而简单。高考的落榜给了成绩优秀而涉世未深的盛刘奎当头打了一个大闷棍,直打得他无话可说,无泪可流。他连续失眠了三五天,第一次亲自体会到社会的复杂和严峻,领略到了生活的无情和艰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5年的夏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盛刘奎毅然地告别了相依为命的母亲,加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行列,成为十万上海支疆知青的普通一员。o当时,盛刘奎正好十九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圖为1965年8月,盛刘奎告别母亲,踏上西行的列車,在开车之前与母亲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圖为在新疆塔里木的农场,盛刘奎与上海支疆知青战友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進疆后第七个年头,盛刘奎终于获准返沪探亲。这是他与母亲的合影。这次探亲的记忆令盛刘奎终生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个十九年——热血青年投身兵团建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刘奎随着一百多位陌生的同伴,踏上西去的列车,来到了兵团二师二十三团七连,第二年连队又增加了一百多名上海知青。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人回上海“自行探亲”了,只有盛刘奎与少数知青仍坚持在连队“抓革命促生产”。因为他出身不好,四年一次的探亲待遇无法兑现,而且还要付出比一般知青更大的努力。累活、脏活他都抢着干,劳动成绩力争在别人前面。开荒、平地、挖渠,每天的工效超过150%,“三夏”割麦,他天不亮就出工,天黑也不下火线,一天要割两亩多。强体力劳动连续四五十天风餐露宿,没有一个休息日,他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盛刘奎劳动踏实、积极肯干,连队选派他到食堂工作。他主动要求到劳动强度最大的水房工作,一个人负责全连五百多人的生活用水,每天肩挑一百八十斤的水桶五十多担,行走将近十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上海知青中,盛刘奎不仅个头较高,文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于是连队就叫他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编导。 但是因为他出身不好,不久就被清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重新又回到了食堂工作,还当上了炊事班长。在他的带领下,食堂工作很有起色。1970年,团里又提拔他为连队的司务长,他的工作就更起劲了。 他在连队积极发展种菜和养猪,还自行酿酒、烤面包,千方百计改善职工生活。七连食堂成为全团闻名的“五好食堂”,其中包含了盛刘奎的一份心血和汗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上海知青四年一次的探亲规定,在盛刘奎身上,到了第七年才兑现。回上海探亲前夕,团领导还特地告诫他,只能看望母亲,而不要看望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探亲回来之后,盛刘奎的命运到了一个拐点。他被调到了团直校当老师,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他秉持积极而又踏实的工作本色,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如今,他的学生已经遍及全疆各地乃至全国各地,可谓“桃李天下”。许多学生会发自肺腑地说:“父母给了我生命,而盛老师给了我前途。”学生们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至今还保持与盛老师的密切联系,有的甚至跋山涉水登门拜访,使盛刘奎心里感到无比地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盛刘奎又有一次探亲机会,与分别三十多年的老父亲相见,得悉了父亲“历史反革命”的真实情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8年,父亲在海宁盐官小有名气,因抗日心切,加入了国民党政府的抗日自卫队当队副。其大舅子被日本人毒打致死,父亲奋起报仇,率自卫队烧毁了日本人的炮楼。鬼子接密告连夜驱家追捕,父亲从后门逃脱,而前妻不幸被抓并惨遭杀害。小舅子弃商从戎,转战加入中美混合飞虎大队,回国抗战屡建战功。1944年6月7日,凯旋而归的战机遭遇大雾,不幸在四川长寿县触山殉难,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47年,当时国民党政府和各界民众为其在钱塘江畔建造了“空军烈士褚台夫纪念塔”,可惜“文革”期间被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避难到上海的父亲又重新建立家庭,开了一家皮件工场,生活日趋安定。谁知好景不长,解放初正是镇压反革命时期,政府轻信诬告,说父亲私藏枪支弹药,勾搭海匪贩卖私盐,不问青红皂白,一判就是十五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还父亲一生的清白能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也为了对子孙后代负责,盛刘奎代父亲向海宁法院提交了一份申诉,让他的历史问题有一个甄别的机会。海宁法院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核实,1983年终于对他父亲的历史问题作出了平反的终审判决,还他一身清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带着政治上轻松旳心情,1984年初夏, 盛刘奎携妻儿全家四口迁回祖籍海宁。掐指一算, 他把人生的第二个十九年,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新疆的兵团农场。生活中有苦有甜,有悲有喜。盛刘奎经受了生活的历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个十九年——成熟中年奉献乡镇企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宁是浙北隶属嘉兴的一个县级市,其经济实力在嘉兴五县两区中名列前茅。1984年,正是改革开放风生水起之时,海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崭露头角。为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管理局从加强人才培养的战略出发,同意接受盛刘奎到该单位工作。于是,盛刘奎凭着在兵团农场养成的无私奉献、执着进取的精神和认真务实、刻苦耐劳的作风,以及严谨系统的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发动和依靠全体乡镇企业干部职工,在乡镇企业干部职工教育和人才培养开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海宁市的乡镇企业进一步跳跃式发展打下了扎实的人才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5年,海宁市乡企局专设了教育科,全面指导全市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当年还创建了乡镇企业干部学校,分期分批培训厂长、经理、会计、统计等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选派了盛刘奎为教育科长兼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刘奎负责的教育科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乡镇企业人才开发的“八五”和“九五”规划,明确提出恰当的人才开发目标要求,列入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硬性考核指标,作为重点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积极引导了全市乡镇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育科千方百计调动各乡镇及其企业的多方积极性,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原则,全方位的开拓人才开发的多种渠道: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办好电大、电视中专和其他学历教育班,委托大中院校代培企业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举办各类急需的专业证书班和大专单科班,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和鼓励职工参加大中专自学考试和函授,努力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职业高中班和中技班,开办各类实用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多年上下一致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海宁市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和人才开发工作颇有起色,步入全省先进行列。在全国乡镇企业系统中, 四年评选一次的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盛刘奎在1989年和1993年连续获得了两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十分繁忙的工作中,盛刘奎还坚持参加电大的党政干部专修科的学习,并以优良成绩完成学业,如期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并被评为浙江电视大学的优秀校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故乡海宁,盛刘奎通过忍辱负重,变得较为成熟老练,在工作中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自我价值,走过了他年富力强的第三个十九年的人生轨迹。2003年,盛刘奎按政策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圖为盛刘奎在乡镇企业局工作期间,荣获的农业部须发的乡镇企业管理奖章。)</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个十九年——耄耋老年献身知青文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退休回到上海,时间充裕,性格开朗的盛刘奎以热情的姿态融入社会生活。2005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盛刘奎趁这一大好时机,特向海宁市政府提出重建舅舅褚台夫抗日烈士纪念塔的申请和建议。2006年10月,新建的“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在海宁钱塘江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6年夏,盛刘奎在原二十三团的回沪上海知青的一致推举下,成为该团上海知青赴疆四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总指挥。他不负众望,积极发动和依靠广大知青,精心策划和组织了这场将近五百人的大型活动。当年的团政委,也受邀从新疆特地赶来参加。纪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给知青们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此,盛刘奎投入知青活动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带领大家一起筹备成立了二十三团上海知青联谊会,把游散各处的知青组织起来,使支疆知青的团结精神和博爱情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联谊会制定了章程,理事会明确分工。为了便于联络,把知青按所在地区分片组成各小组。联谊会饱含着对知青朋友的真挚情意,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除了每年年底都有一次知青大团聚的“年夜饭”,一年四季的各种旅游活动也连续不断,每年足有十来次,参加者几百人次,知青们把联谊会视为温暖快乐的大家庭。大家抱团取暖,为知青排忧解难,慰问病员和逝者家属,积极营造支疆知青之间“和谐团结、博爱奉献、真挚亲切、欢乐健康”的氛围,深得战友们的拥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多年来,盛刘奎奔波在知青的活动之中,提倡“平时聊一聊,定时聚一聚,闲时逛一逛,难时帮一帮,病时看一看,走时送一送”这“六个一”的活动原则。他带领理事会的成员以身作则,无论哪位知青有困难,他总是会捷足先登,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有知青住院医疗费透支,无力缴纳,他知情后就立即发动理事会成员四处奔走,与有关部门说明情况,申请救助,最终得到妥然解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一位知青病故了,他随其家属到居委通报,请求居委送个花圈以示悼念而遭到拒绝。盛刘奎就当场据理力争,说出“将当年的大红花换成当前的小白花”的充足理由。结果,居委的书记和干部被打动了,随即满足了请求,还给知青家庭特别补助两千元。无论是哪位知青去世,盛刘奎都会和理事会成员在第一时间赶到,表示悼念和慰问,并亲自主持追悼会或致悼词。2015年2月,十天之内他竟诵读了三篇自己写成的充满深情的悼词。知青们十分感动,有人甚至说,“盛刘奎你一定要走在我们知青的最后,否则就没有人会来为我们送行致悼词了 。” 有一位身患绝症的知青对前来慰问的盛刘奎含泪笑着说,“我过世了别无所求,只希望你把我的悼词写得好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刘奎发动二十三团知青编撰了自己的书《芨芨情深》,刻画和宣扬了支疆知青这个特殊的英雄群体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练就的特殊品格、意志、精神和情怀。他还参加了在全兵团和社会颇有影响的关于支疆知青的书籍《见证》和《浦江魂天山情》的编辑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十年间,盛刘奎三次组织并带领上海知青返疆团回到原二十三团圆梦感恩,表达对第二故乡的深切眷恋,亲眼看到团场连队的新发展、新变化,感受到了新老首长和战友、学生的乡情、友情和亲情。当父老乡亲扭起秧歌、夹道欢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和老知青热情相拥抱头痛哭的时候,他那感激的心情无法平静,夺眶而出的热泪无法抑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知青们喜欢与盛刘奎在一起,每次见面总会热情地上前与他握手相拥,亲切又打趣地喊他一声“领导”。其实,他虽然不是什么领导或上帝,然而他像一团火一样,给人以温暖和活力、希望和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刘奎乐于奉献,惯于助人为乐,但为人却十分低调,从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他的心中有一颗火热的博爱之心,这颗爱心,正是他在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锤炼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刘奎即将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走完他的第四个十九年,人生百年,能有几个十九年啊。他见证了祖国历史上几个最关鍵旳时期,在新时代的阳光中,他将步入下一个更精彩更有意义的十九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圖为盛刘奎和几位热心于知青文化的朋友在一起和他主编的知青回忆录《芨芨情深》。下圖是和《见证》的编委同仁在首发式上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本文根据盛刘奎撰写的美篇改编,在此谨表谢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