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日记:越俗气越快乐

海涛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2号是一个好日子,正念反念都一样,据说是千年一遇。于是许多人便煞有介事的在朋友圈晒快乐,写祝福,快乐能相互传染,自己快乐,别人也自然的跟着快乐。恰好女儿是这一天的生日,中午打电话祝她生日快乐,并告诉她这一天是宋朝以来才有的好日子,她开心的一并收下。</p><p class="ql-block"> 快乐似乎就具有这样一种秉性,越俗气越快乐。比如520,1314,这样一些民间自发创造的表达感情方式,不需要多说多解释,只要你做给别人或别人做给你,你都会收到一份莫名的快乐。比如过年和一些大大小小日子里的各种习俗,都是延续了民间烟火气的快乐传承,深究起来也不一定有啥重大的意义,可是你约定俗成的去做了,快乐的氛围就出来了,你会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媚俗,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获取快乐的性价比最高(并不是低级趣味的迎合)。也不需要特别投入,大家乐你就跟着乐,你就真乐起来了。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大家也都喜欢喜剧类的小品和相声,当他们逗得你捧腹大笑前仰后合,真是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快乐。</p> <p class="ql-block">  当然,快乐从理论上也可以分成很多种。有浅快乐和深快乐,有精神上的快乐和物质上的快乐。实际上却没有必要分这么清,小快乐连着大快乐,物质上的快乐带来精神上的快乐,一个点的快乐带来一大片的快乐,都是快乐的积极传导。有思想的人则是痛并快乐着,起点有点高,无可无不可。</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就应该在烟火气里寻找快乐。快乐需要煞有介事,太假正经了,快乐就溜之乎也。</p><p class="ql-block"> 越俗气,越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