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梵音在桑梓

常常

<p class="ql-block">  天水有山,名曰:麦积山。因形似北方的小麦麦垛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初识麦积山是我几岁的时候,姨妈家在天水市,经常会捎一些东西给我们,吃的,穿的,玩的,还有一些她和家人的照片,其中就有麦积山的照片:一座青葱孤傲的山峰,前面一位留着卷曲头发,穿着当年流行的喇叭裤粗跟皮鞋的高个子帅气男孩,笑容可掬,风华正茂。 人和山都充满着活力与朝气,很是相得益彰。 </p><p class="ql-block"> 这是姨父的一位至亲,除了照片,我曾经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不过没什么印象了,现在也是人过中年,不知经过岁月的洗礼,是否还保持着当年的倜傥。 </p><p class="ql-block"> 身为天水人,麦积山也只是从那时开始被深深的压在心底,偶尔翻出来晒晒,但一直无意也无缘见上一面。却总在别人谈到天水时拿出来炫耀:天水有麦积山石窟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至于其他的也就说不上来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家乡的关注渐渐多了起来,麦积山也被归纳了进来,随着了解的增多,便很想去看看,看看家乡这个四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 今年回家时间久,带母亲去市里检查身体,麦积山顺理成章的被拉入了行程,检查完身体的第二天一早,便取道麦积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路上拦了一辆车,师傅是本地人,对这些线路熟悉,建议我们先去净土寺,然后到麦积山,再到仙人崖、石门。净土寺又称曼殊寺,为佛教净土宗寺庙,距天水市45公里,属于仙人崖景区,我们便奔了净土寺。</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位于群山环抱之间,周围有十八座山峰,形成了闻名的“十八罗汉拜文殊”的独特景致,每座罗汉峰形似莲花瓣,十八座绿峰皆向文殊主峰朝拥,显示出绿海宝莲的天造奇观,环峰峭岩叠垛,各具奇姿,有的像麦积山,有的像仙人崖,被称誉为“方圆奇峰之美,尽收环抱之内,百里景区灵气,皆蕴净土之中。</p><p class="ql-block"> 峭壁绿树间隐现的日月洞、修行洞,喷虹吐云、气象万千的悬崖凸石形成的天然佛首像,生动逼真,瑞象拥绕,更显奇绝;药王泉、宽心泉、智慧泉和般若泉,“四大圣泉”清冽甘美;高大的牌坊楼、清纯碧绿的甘露池;雄伟的罗汉堂、长寿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蓝殿、吉佛殿、文殊殿、大雄宝殿、金刚殿沿山势而建,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错落有序,一派清肃静穆之境。</p><p class="ql-block"> 前面的一段介绍引自百度百科的介绍,因为描述精练形象,我引来一用,在我们未到达净土寺的时候,只是抱着对寺庙的亲近和司机师傅的推荐,以及百度查到的一张净土寺雪天的照片,想着反正时间尚多,去就去了吧,谁知下车一看,倒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净土寺,是梦幻般的存在:天地间一片净白,雪花漫舞飘扬,寺院纯净、澄澈、鲜艳,又不着一丝人间烟火气,如降落凡间的仙子,静静矗立在天地间,惊艳着每一个触及它身体的眼神,震撼着眼神背后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与平常所见之寺不一样,走进它,就成了它的孩子,进入了它怀抱,依靠在它的臂弯,享受着它怀抱之下的宁静详和。</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天,天气晴好,映入眼帘的先是清亮的蓝天、轻飘的白云,接着是苍翠的山峦,一溜的绿从山顶淌下来,淌到山脚嘎然而止,把地让给了气势恢宏的建筑,净土寺始建于唐末宋初,虽然历史久远,然经岁月更演,原来的建筑被拆除殆尽,现有的建筑都是八十年代以来慢慢恢复扩建的,所以整个寺庙面目很是新艳,红蓝相间的光鲜之色,让人倍觉神清气爽,精神振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几个地方正在大兴土木,我们只是远远的看了看,就去了照片中的观音殿了,殿里正在给千手观音塑金身,听说已历时几年但还没有完工。</p><p class="ql-block"> 观音像高达二 十八米,表二十八护法饶益佛子众生。主佛身十二大臂,表观音菩萨因位十二大愿,第二层三十二大臂,表示三十二化身,加千手观音本身成三十三观音。</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四十八大臂,表示观音菩萨位居补处,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证无上菩提。第四层八十四大臂,表示以大悲咒陀罗尼饶益一切众生,继而演千手千眼,寻声救苦,为尽未来际无量众生做最胜依怙。</p><p class="ql-block"> 顶上化佛为过去正法明如来,为观音菩萨果位示现,飘带二侧为善财童子与龙女,莲花造型表示清净无染,又喻意为清净菩提心。 </p><p class="ql-block"> 对千手观音做这么详细的解释,完全出于个人的偏爱,因为在我们大家心里,或多或少会有观音菩萨的位置,就算不是尊从信仰,西游记也让我们牢牢记住了那位慈眉善目、仪态雍容、法相庄严、手持玉净瓶法力无边的女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观音像高28米,也就是九到十层楼那么高,整个观音殿的雄伟之势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在净土寺,我们基本处于盲逛,东一下西一下,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游人很少,寺庙很静,也很干净,跟净土两字表面的意思也很一致,包括客堂内的布置陈设很是讲究,一水的实木家具,瓷实细腻的质地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简约大气,看着很舒服。 </p><p class="ql-block"> 顺口说了一句感觉净土寺很有钱啊,司机师傅说,是的,这里的海正法师很有能力,都是法师筹集善款、募化材料,花了十年时间,参考五台山的寺院古建和南方的现代园林建筑,亲自指挥,在旧址废墟上建起了这座庄严肃穆的文殊菩萨道场。近年来这里还常有“佛光”出现呢。</p><p class="ql-block"> 一听佛光,我条件反射似的四处瞅,显然白搭,佛光岂能随时可见,那得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机缘!但是看群山上松柏随风轻摇,我想在山风呼啸的夜晚,一定是万木摇摆、松涛阵阵,那壮观的景象我无缘一见,但它一直在为有缘人守候。你若有心,不防来访,秦州十景之一的净土松涛一定会让你的灵魂完成一次深度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净土曼殊寺是大般若正宗的寺院,大般若正宗崇尚“你就是佛”的原理,指引学佛的人向善、行善,修炼自身的德行。净土海正法师讲过,人间多一座寺庙就少一座监狱,要把净土曼殊寺建成道德教育的大学校。</p><p class="ql-block"> “你就是佛”,突然想起了一段公案,世人问:“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p><p class="ql-block">禅师答:“念观世音菩萨。”</p><p class="ql-block">世人又问:“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p><p class="ql-block">禅师又答:“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啊,求人不如求己,佛不渡人人自渡,人是未来佛,佛是未来人,所以我们得努力修行,修成自己的那尊佛,纵使不能,旦且稍放下心中的贪、嗔、痴也是好的。</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还有一处天然奇观,在佛显峰的石壁上,有尊天然佛像,佛眉低目垂注视着千年净土寺,静观着人间万象,庄严中透着慈悲。 </p><p class="ql-block"> 在群山掩映之中,还有普贤菩萨化作的大白象,背上驮满了宝物,面向净土寺的方向敬献,这是净土寺著名的“白象驮宝”;不知是因为天地的灵气还是因为佛祖的护佑,在山中,还出现了净土寺独有的松树和柏树根系相连的异象,世人称之为“松柏同根,佛佛道同”。 </p><p class="ql-block"> 走过普渡桥,回身再望,净土已深入心底,那刻我想,在飞雪漫舞的净土,若有一处禅房,屋内香火袅袅,炉火正旺,炉上煮着一壶老茶,诵经声断续入耳,屋内之人内心不悲不喜,波澜不惊,至此,人生夫复何求!</p><p class="ql-block"> 只是略略有些遗憾,雪中净土寺的照片,留给我太多的美好与幻想,总想在那样的空间逗留、逗留,长久的逗留,可也只能是个幻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美好总是短暂的,不容细细幻想,又要奔赴下一个目的地,进山时仿佛跑了很久,出山倒是快,不多久就到了麦积山景区,这里离麦积山还有一公里多路,可以选择步行也有代步车,来回十五元,景区门票是八十元,70岁以上的老人和抗疫医护人员免费。</p><p class="ql-block"> 景点大门外的导游有两种,一种是景区的,一种是野导游,讲解的内容都差不多,价格按人数算,起步三十,多一个人加十块。</p><p class="ql-block"> 进了景点大门,又有另一种导游,那就不是泛泛而谈,是针对每一个石窟的详细讲解,价格是一百多,但在这里喊导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可能从这里开始人们都专心登山无心听讲了或者里面的内容太过详尽专业已超出普通游客的接受范围,而且山势陡峭,时间体力也是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代步车来到麦积山山脚,看到了一座俊秀挺拔的山峰,有点小家碧玉之感,但是当你走到它脚底才发现感觉它小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其实还是蛮雄伟的,有142米高。</p><p class="ql-block"> 麦积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p><p class="ql-block"> 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p><p class="ql-block"> 天堂洞是两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内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间一尊,高1.95米,左右两尊,高1.28米,每尊像约有二、三吨重。</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看到的是西崖,这里的一组高浮摩崖大佛,造像为西方三圣,即阿(a)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主佛阿弥陀佛高十三米,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高九米。他们使用石胎泥塑造成,为北魏时期建造距今1600年,阿弥陀佛保存完整,,观世音菩萨表层泥层已基本脱落。大势至菩萨面部因二次修复而变成红褐色,像一块胎记。</p><p class="ql-block"> 看着有些不舒服,不禁想起那些被毁灭式修复的佛像,经过浓墨重彩的描绘,佛像的色彩变得鲜艳夺目, 但粗俗、丑陋、怪诞,完全失去了佛像原本的面目特征,精美历史神韵被彻底毁坏。 就庆幸麦积山修复损坏尚轻!</p><p class="ql-block"> 其实何用修复,历史造成的残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这些残缺里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时光,有天地赋予最真实的风貌,有岁月的跌宕,有千年的沧桑, 可以让人感怀,让人想象。</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span>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 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成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景区松竹丛生,清流遍地,山峦叠翠,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春来一片苍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颇有四季皆景的南国风光。“麦积烟雨”为秦州十景之一,那如仙如幻的美景使游人为之陶醉。清翰林邑人吴西川在《麦积烟雨》诗中赞曰“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可见烟雨之撩人。</p><p class="ql-block"> 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西魏刚刚立帝时,在这里“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发修行,赐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p><p class="ql-block"> 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大诗人庾信为此写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仁寿二年,杨坚在全国敕葬“神尼舍利”时,秦州使将舍利葬在麦积山顶上,山顶还有高九点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p><p class="ql-block"> 这里要着重说一下第4窟——上七佛阁,俗称散花楼。是说七佛阁里有七尊大佛,当年佛阁建成后,曾邀佛祖来此讲经说法,赴会听法者云集上七佛阁之下。七佛阁里修行的二十八尊飞天,见此盛况,兴奋不已。为识别赴会者们对佛的信仰是否真诚,他从空中向地上的众生散花,如果他们心诚,飘落的花雨就会飞向天际;如果花瓣落在谁的肩上, 就说明他俗缘未断,红尘未了。结果,散落的飞花久久飞舞于空际,没有一瓣落下,证实前来听法的众僧,个个诚心敬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登上麦积山石窟的“散花楼”俯瞰,方圆百里林海茫茫,如诗如画,满目生碧,气势磅礴。如将色彩缤纷的花瓣腾空撒下,随着气流缭绕而上,可出现“天女散花”般的迷人景象,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所以上山前我特意准备了鲜花,一是想欣赏天女散花的奇观,二是想当一回散花的天女!</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解完,正好到了景点门口,她止步了,我和母亲通过门禁,来到一个广场,连着广场里面是一座寺院,名瑞应寺,我从外面扫了一眼以为是一座荒弃的寺院,所以只在红墙外照了几张照片。便通过侧面的通道走向麦积山,因麦积山几乎是拔地而起,九十度直立,所以步行道全部为凌空栈道,虽然是钢筋水泥所造,两边有高高的护栏扶手,但是母亲登了一层后不敢再上去了,我们便退回来安排母亲在外面凳子上休息。</p><p class="ql-block"> 我打算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登上麦积山再下来,可是事与愿违,当我登了三四层楼梯之后,已经力不从心了!</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景物随着高度的增加愈渐壮阔,但是双腿和心脏越来越不受控制,每走一段,心脏便收紧一分,腿抖的更剧烈一分,总担心脚下坚实的楼梯会凭空断裂。</p><p class="ql-block"> 紧紧的靠着古老的崖壁站着,看着身边的大人小孩一个个穿过,那些七八岁的孩子还是跑着前进,我是又羞又愧,环顾四周,发现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同层还有一位男士也是吓得紧靠崖壁一动不动,内心略感安慰。</p><p class="ql-block"> 可这安慰来得太轻微,我仍在进退两难之中,因前面导游说登麦积山是单行道,只能从一边上去另一边下来。就只好小心徘徊在身边几个石窟之间,给这个照张相,给那个照张相,再抬头看看崖壁上的大佛,原来他们是如此魁伟,就连之前看到的小如窗格的石窟也是按平米计算。</p><p class="ql-block"> 立于山壁,抬头是佛,低头是佛,身边亦是佛,这些佛像沧桑、斑驳,从历史长河一路走来,见证了时代更替,看遍了人间疾苦,立于无声,充满着力量,与我内心诉不尽的澎湃激动截然相反!</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远处的山,近处的佛,很有超然物外之感,竟生出恋恋不舍之心。恐母亲等太久,便从背包拿出花瓣向山谷撒去,随着花瓣纷纷坠落,仿佛我就是那飞天上的仙女,内心一片愉悦!</p><p class="ql-block"> 散花完毕在保安的指引下,我满心欢喜的折回到母亲身边,她惊讶于我如此之快,我庆幸没让她久等。</p><p class="ql-block"> 其余的景点,因为体力原因统统没去,回程途中在路边小摊买了一些与麦积山有关的纪念品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麦积之行尽管行程简单不完整,但了了一桩心愿,也圆了一个梦,如此正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