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2日,广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现场展演活动在北部湾大学如期举行。全区十四所学校以丰硕的艺术成果向社会公众汇报。我校“丝情画意”掐丝珐琅画艺术工坊作为防城港市代表的参展团队,首次亮相全区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亮相便“圈粉”无数,惊艳全场。此次展演,工作坊受到了教育厅领导和各地市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与肯定。</p> <p class="ql-block">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大俭一行到现场进行指导,对我校“丝情画意”掐丝珐琅画艺术工坊给予了高度肯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图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大俭与参展的师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图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大俭体验制作掐丝珐琅</b></p> <p class="ql-block"> 参观者无不惊叹于掐丝珐琅作品精美的艺术形象、独特的制作工艺、绝佳的艺术创想、出人意料的材质选择。</p> <p class="ql-block"> 来来往往的人群纷纷驻足,或拍照打卡,或俯身触摸,或交流探讨,目光中的欣赏、言语中的赞叹,让工作坊的师生备受鼓舞,士气大增。</p> <p class="ql-block"> 600年的景泰蓝,与中国历史相依相伴,辉煌永续。明、清两代,精美景泰蓝遍布于紫禁城中的角角落落,享有“景泰御前珐琅”盛誉。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工艺制作水平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且当时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2006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美繁华的图案,是景泰蓝工艺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将这些精美图案勾勒出来的不是笔墨而是铜丝。这就是景泰蓝的重要环节“掐丝”,也是最考验制作者手艺的流程之一。掐丝珐琅画,又称景泰蓝工艺画,借鉴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的掐丝、点蓝技术,在平板媒介上用金属丝镶嵌出各种图形,用釉料、釉沙、彩沙等原料点蓝着色,最后上胶覆膜,使成品画面呈现水晶般透明、亮丽质感。</p> <p class="ql-block"> 在“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中,防城港市实验小学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点亮同学们生命的“光”。掐丝珐琅画工坊成立以来,师生们精心制作的掐丝珐琅画作品为全校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和品味的佳品。工作坊成员在钻研传承中不断创新工艺,景泰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艺术,而是贴近生活的大众文化。每一件作品都呈现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款款都是独一无二,件件皆为匠心传承。</p> <p class="ql-block"> 防城港市实验小学掐丝珐琅“丝情画意”画艺术工坊,是我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集中体现。工作坊老师以专业激发兴趣,以兴趣引领学习,同学们进入掐丝珐琅画的世界,不仅学到了掐丝珐琅的制作技术,而且还了解到景泰蓝这种传统手工艺背后的文化。学校正是借掐丝珐琅画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具特色的工艺,激发学生去学习并感受这一传统技艺的内在活力,扩大了景泰蓝文化影响力,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