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空澄澈,明净,湛蓝,一如我们在教育路上纯粹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本周我校进行了“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专家莅临我校指导。我们全校师生进行了全面准备,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受益匪浅,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提升。</p> 第一天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进行课堂展示的是七年级的三位老师。</p><p class="ql-block"> 两位语文老师所选课题来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两位老师紧扣单元目标,运用默读、圈点勾画的学法,解读文本,理解生活,体味人生。</p> <p class="ql-block"> 首先开课的是冯英老师,她用图片导入文章后,环环相扣完成了课堂教学,特别是由“牧羊人”的精神,拓展到生活中这类无私奉献的人,让学生了解了人物,加深了理解。</p> <p class="ql-block"> “牧羊人”虽然是虚构的,但他坚持几十年将荒原变成绿洲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p> <p class="ql-block"> 正如坚守在各个岗位,默默奉献的这一群人。</p><p class="ql-block"> 思想渗透正是我们传道授业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宁丽琴老师在活跃宽松的环境中,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新颖有趣,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难以忘怀的课堂高潮是通过角色扮演来体味人物的行为心理,通过身体语言,模仿体会“崩溃”“嘲笑”“哄然大笑”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看孩子们入境的表演与倾听,是多么温暖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宁老师补充拓展的内容,有影视,有名画,这必将带给孩子们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初登讲台的张梦玉老师带来了一节趣味横生的美术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字体,还学会了创意设计。</p> <p class="ql-block"> “快速抢答”的游戏环节,倍增活跃性与参与度。</p> <p class="ql-block"> 结合生活实际看字体,更让美术课渗透到了生活与思想中。</p><p class="ql-block"> 年轻教师,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 认真听课,学习作课教师的优点长处,反思自身不足的老师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聆听了语文权威——来自市教科研中心马何义老师的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闭门造车,永远是井底之蛙。</span></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向我们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意义与创新”的课题,告诫我们在追求个人风格的同时,也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性;通过挖掘课本,解放自己,提高学生;要激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们在思考中理解,这才是真正留给孩子的东西,而不单单是记忆。</p><p class="ql-block"> 老师要去设计课,与更多孩子对话,不仅是师生对话,还有生生对话,在对话中达到超越课文感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评课结束时,马老师向我们提出了几个可行性建议:1.课前5分钟活动,可通过分层讲故事进行:学困生讲一般故事,中等生讲大故事,优生可讲带有思想的书评,时评。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提高。2.名著可选主题展示,以小组形式,深挖名著的一个主题,以点带面,进行整本书阅读。3.要争做有个人风格的教师。4.读透课文,寻求自己的设计。</p><p class="ql-block"> 醍醐灌顶的教导,深深触动了老师们的思想。<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不能只拿来主义,而是要常教常新;我们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一个永远的学习者!我们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天!</span></p> 第二天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九年级三位老师带来的是文言诗词的赏析。</p><p class="ql-block"> 原锐老师通过“读、品、悟”三个环节,带领我们感悟了词的豪放悲壮和辛弃疾的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课件制作精美,补充资源丰富,是一节盛宴之课,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辛弃疾“梦”与“现实”的距离,更从梁衡《把栏杆拍遍》等作品中拓宽了视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老师课没结束,就引发了马老师强烈的共鸣,即兴简洁明了地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这节课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王香香老师一如既往地向学生传递了她的严谨。开课伊始就用资料考证了《唐雎不辱使命》的体裁,然后通过两组分别四人的小组活动,表演了本课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其他同学从“语气、语调、感情”等角度做了多元评价,一切交由学生来完成。学生通过自我表现理解了人物形象;学生释放的表演,也让观众快速融入进了秦王与唐雎的较量中。进而水到渠成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李玉梅老师选择了劝学篇《宋东阳马生序》,让学生接受了“专心向学”的思想洗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变换角色,领会文意”这个环节,选取四位同学以第一人称分别讲述了宋濂四个阶段的读书求学经历,自然引出与当今太学生的对比,完成表格填写。对文意与写作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同步到位。</p> <p class="ql-block"> 下午,马老师高度赞扬了今天课堂的活动教学,让我们意识到活动教学不是环节、点缀,而应成为技能、主流。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文本理解,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只有通过外力的击打才能展示文学的魅力。<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讲台不仅是老师的阵地,也成为学生的舞台;</span>让思想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交流碰撞,启示心智!</p> <p class="ql-block"> 当然,马老师也提出了不足:活动教学的语言要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不仅可用文言表演,也可用通俗的白话,增加对文意的补充与扩展。这样会<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开学生思维,让文本的广度与深度得以贯通。</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马老师指出了在“双减”政策下,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真正做到“教、学、评”三位一体,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让所有孩子的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得以成长!</p> 第三天 <p class="ql-block"> 今天八年级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名家名篇朱自清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赵碧霞老师抛出问题后,完全交给了学生进行讨论思考,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展示了高超的掌控课堂能力。</p> <p class="ql-block"> 秦静静老师同课第二课时,通过背景链接,让学生快速进入了对课本的理解,展现了名篇字字珠玑的文学魅力,调动了学生深挖文本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作课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感受了一节常讲却常新的名篇解读课!</p> <p class="ql-block"> 作课结束后,马老师带着欣慰的笑容进行了及时点评,他说看到了我校教师寻求自我更新的强烈意识,肯定了这两节课问题教学的高效,学生自由的思想,紧扣文本的分析,切实看到了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落实。</p><p class="ql-block"> 最后马老师再次强调我们要通过课堂启智学生思维,通过作业提高“写”与“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并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的课堂展示活动结束了,但教育路漫漫,仍需我们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这块方田上,深耕细作是我们永远的职责;专家指导给这块方田施肥助长。愿我们在这样的合力下 ,精心培育,让秧苗健康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