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篇之家”是美篇app新成立的二级机构,美篇也正式进入从线上发展走向“美篇之家”线下发展的实质性阶段。“美篇之家”人员从美篇中精选出来,先成了一个“美篇之家”筹备委员会,我有幸成为委员之一。为了美篇更好地发展,大展宏图,委员们也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更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贡献。“美篇之家”本着自愿的原则,按美友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初步推出各种兴趣群。昨天,成立了“写作兴趣群”,我申请报名参加。美友来自国内外,五湖四海,要相知相识,每个美友以自己爱好的形式的自我介绍显得格外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昨天下午看到美篇通知,原文为:各位美篇之家写作兴趣群美友:晚上好!今天我们将在群内开展第一个活动:自我介绍。让大家互相熟悉和认识~自我介绍形式不限,使用美篇或者在群里直接发图文均可。大家还可以在自我介绍中聊聊与写作的渊源,为何喜爱写作,坚持写作多久了?写作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如果自我介绍准备好了就可以在群里发送啦!我选美篇形式,因其承载的内容比较多,图文并茂,介绍详细。即作美篇,名为《写作是我的初心 美篇圆了我的梦》,让美友们心中对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详略得当介绍自己如下:</span>我是美篇雲中君,美篇号:14138393,美龄1646天。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专业是英语(1979~1983),主修英美文学。坚信自己在美篇里能成为文化领域优质作者,却阴差阳错成了艺术领域优质作者,并担任话题《首饰爱好者》的主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于1957年的我,在1975年高中毕业后,别无选择,回家种田。天生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对精神上的追求比较高,心中总有一种梦想:我要离开这“面对青田背朝天”的环境,继续读书和写作,用笔书写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人生百态。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要追求的目标。当时,这种脱离现实的想法,真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但切切实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尽管那时的现实是那样骨感,但仍难灭我心中的一点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何我喜欢写作,这也许有点儿天赋的成分在内。在中学阶段,我就自然而然地初现轻工科重文科的现象,因是基本必读科目,只能安分守己地完成各科学业,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但我的文学写作和英语科目一直是名列前茅。与众不同的是,我写作的方法也剑走偏锋。我不喜欢那种按部就班和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这到不是我故意要炫耀什么,而是一种出于内心。我的思维方式属于浪漫型,天马行空,不着痕迹,有时还会别出心裁,惊奇得自己都不敢相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写作让我的作文大放异彩。班上60个同学,59个的写作方式都是大同小异,几乎千篇一律。唯独我是个异类,成了万绿其中的一点红。老师也腻了大多数同学的写作,但无奈没法,那时,老师只能按照要求来教学生,否则被上纲上线的话,是连饭碗都难保之事。而却却我作文写法自成一体,老师也认可和喜欢,用高分数来鼓励我。阅读和写作成绩都是班上最高的,年级里也是名列前茅。好的作文还在被老师在班上朗读,要求同学们听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得知后,心中一万个不满,主要是嫉妒老师教育有方,就起念怀疑我的文章是抄来的,不相信我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为此年级里的语文老师们争议不断,声称在城里某报纸和杂志上看到过同类题材的文章。<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语文老师始终相信我,因我的文采不是一天冒出来的,而且,一路走来,像“脚踏楼梯步步高”和“芝麻开花节节高”,有根有基。</span>我心里也乐滋滋的,我的作文真得有那么好吗?也希望他们能把报纸和杂志拿来看看。其实那些老师的想法根本脱离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70年代初,食不果腹,学生除了一本课本外,哪有钱去买报纸和杂志看,就经济方面都没有这个条件。不是我一个人没有,很多人都没有。在那“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谁去花钱买这些物质生活之外的书报来看。说句难听的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哪里去买?我都没有进过城,不知城是什么样子的。</span>在农村,报纸的名已够奢侈了,更何况杂志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6年9月下半学期开始漏,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学校就宣布开始“停课闹革命”。同学们听到不要再念书了,心花怒放,自由了。纷纷在自己桌子上贴上“封”字的封条后,兴高采烈,挥舞着书包高高兴兴“回家闹革命”去了。年龄十岁都不到,“回家闹革命”除了自家割草养兔子、喂猪、放羊外,还能闹什么命,革自己的命差不多。我每天早起,用露水中的蛛蜘网逮蜻蜓给老母鸡吃,保证母鸡每天都能下一个鸡蛋,用来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知寒假后,学校通知说:回到学校“复课闹革命”。这下子让我犯难了,“读书无用论”是现实和社会共识。同龄的小朋友都不去了,很多家长们都说: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读再多书有啥用,最后都是回家种田,不如现在就劳动挣工分,养活自己要紧。其实,我哥哥姐姐全都辍学了,因家里经济上供养不起,只能自力更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用自己的双方</span>养活自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父母也开明:</span>瘦小如猴<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岁的我,劳动也挣不了几个工分,发不了财,上学也费不了几个钱,家也穷不到哪里去,免得整天在他们面前晃来晃去,还要为我操心。自己想读就去;不想读就在家劳动,自己决定,他们不会去抓老乌在树上做窝。我想继续学习,每天一早拿了书包,偷偷地从小路去学校,深恐路上被别人碰到被耻笑。那时,读书也成为一桩“极不体面,被人笑话”的事,和”偷鸡摸狗”的小偷差不多的待遇。那个年代读书真是无用,除了回家种田,没有任何出路。识字和文盲一个样,力气大的,多争几个工分,但命运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时“读书无用论”观念能深入人心,现实明摆着:高中毕业后,回家种田,没大学可上。种田这事文盲都能做,读书对种田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还花费很多费用。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种田。低成分的同学都不上学了,高成分的更是。</span>小学入中学,有一个政策:高成分可以改造好的子女可占入学总数的1%的名额。那时,哪里还有高成分的子女去上学啊!我是唯一的,金盆牡丹独一枝,理所当然地上初中。初中入高中,伟人复出,学校升学政策大改变:统考和推荐相结合。考试前,破天荒地在家自觉自愿地把所有初中课本上的题目做几遍。对这件事,我至今没有想出个所以然,也无法解释,始终是个谜。我好学,但也没有到那个自觉的份上,在家安安心心,系统性地复习初中的书上所有内容。回想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读书经历颇为坎坷,一步错,步步输。幸好是我心中坚持“爱学习”不懈才有今天。</span></p> <p class="ql-block">让我惊奇的是考试题目80%来自书本上。我只花了一半时间就交卷了。但一般人都说难,这让我着实慌了一下:我真的没有看懂题目吗?但高分成绩出来,让我一百个放下了心。加上超常发挥,顺利考上高中。高中一年不到,听说伟人又下台了。高中期间,我都是“三好”学生,每学期都有一张奖状。至75年高中毕业,还没有伟人复出的消息,一切都没戏了,成了一只死虾子。那时,像我所谓的“高成分“出生的,参军资格被剥夺;1972年的队办厂启动资金3000元还是用我家文革上海抄家没收三斤黄金折价的钱,而我连进一个社或队办厂的的机会都不给。回家,还只能种田。除了面对现实,老老实实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度过余生,还能指望做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村两个农忙季节,公社为了能全面掌握全公社大队和各村生产情况,及时互通和交流经验,要求各大队办“战报”,一种在蜡纸上手写,再手印刷的16开大的小报纸。可文章哪里来?于是大队团支书书记决定让我来写。凡事开头难!起初写真比登天还难:一个是资料和材料缺乏,二是自己早就不写了。再动笔写,还要写好真有难度。虽说没谱,但心里还有点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天劳动,夜里收工后就写稿子,越写越顺手,一个几十个人的农忙生活,天天有写不完的故事。数量上去,质量提高。我的稿子,每篇都登上大队的“战报”,大部分还被公社录取。每天农地里的高音大喇叭都会广播我的文章时,我都觉得难为情。这些事都来自于我们村里的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可具体到个人,或几个人的综合体,这是一种写作的技巧。因我文章的作用,一下子村庄和大队都在公社里有名气了,并不断得到表扬。这种义务的事,我也认认真真对待。那时的人都单纯,从没有计较功名利禄之想。后来每年农忙时,大队领导决定,我脱产主办“战报”,不用到田里去劳动了,工分照给,学习改变我的命运初现,写作让我开始心生梦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恢复大学高考。没想到这种写作锻炼会对我79年考大学带来了回报。1979年,农村劳动五年后,我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主修英美文学。我高考作文写得好,得高分;中文好,也是英文好的基础。苍天不负有心人,爱好阅读和写作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大学期间,授课都是英文,大部分老师还是外国人。那段读书的岁月,真是很艰辛。从在一个完全的中文环境一下子切换到一个地地道道的英文环境,语感的灵敏度要高,反映要快速。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维不能再有中文翻成英文的习惯,而是直接用英文莱思考。这个转变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英文写作也是一个难题。我们习惯于中文思维和写作,如今要直接写英文作文,简直是说不出的痛苦。好在我的国语基础好,某种意义对学好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外语作为第二语言,本国语言的基础不好,外语的高度是无法高出本国语言的高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记得有一次,英文老师要我们用英文写履历。这题目显然是最容易学的,一本会计的流水帐而已;但要写好也是最难的,成为一种两头尖的文章:太差和极好的文章很少,大部分是中间平庸的。我在流水帐中插入一些我的经历和故事,这样,让枯燥无味的履历表从一副冷漠的人骨架标本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生龙活虎的人,里面字字句句充满人情的温暖和温馨。为此,精读老师钱昌诏在我的文章后面写了评语:Readable Piece!中文意思是:值得一读的文章!能得到这位从联合国同声传译回国老师的肯定是不容易的。年级里就我一个人得了这个让人心生欢喜的评语,至今想起来,好像发生在昨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2002年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博览会,顺访英国泰晤士大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写文章,我深有一点体会:就是要天天写,从不间断;有一颗敏锐的心,对周围发生的事都要用心和细心去观察。在别人眼里不是什么事,但在我心里,眼里,笔下就是一篇好文章的材料。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改多少遍都不嫌多。一个杰出的雕刻艺术作品,也是经过被艺术家千调万刻的过程才成,好文章也要如此打磨。事情不同,道理相同。好文章一定是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有高有低,高,耸入云,低,一马平川;有山有水,有树更有花花草草。“文似看山不喜平,绵延起伏气象生。”那种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不是文章,码字而已。刻意给文章遣词造句,故意堆砌词汇也是一大忌讳。什么场景就用什么词:最好的词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词,但最合适的词一定是最好的词。“佛说家常话”就是这个道理!最后,要站在一个完全陌生读者的立场上,回头审视自己的文章是否能够自圆其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京的军工企业,引进高科技军工产品当翻译。86年在省级外贸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做国际贸易,跑遍世界主要国家,领略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旅行这本大书用心一一读过。最令人难忘的事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90年代常驻香港期间,见证了97年香港回归的全过程。那时那景,至今历历在目,激动不已。看到英国国旗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区期冉冉升起,唱着国歌,香港今夜彻底终结英国殖民统治,离开祖国150年后,回到祖国怀抱。英国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国查尔斯皇子低头抹泪,中国领导人含泪沫沫仰视着空中的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复杂的情感,一样的泪,心里各自体会。夜间零点一刹那,香港换了新天地,这也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件大事。</span>回大陆后,当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走上管理工作的岗位,2017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常会想: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自己喜欢所学,因工作原因,几十年所做的和我大学所学的大相径庭,大半辈子都没有去做,学所非用,用所非学。最终几乎都丢了,感慨万千,遗憾难免。</span>但我想用另一种方式去来弥补我的遗憾和缺失,那就是一直喜欢买书,读书,记笔记,几十年如一日。随身携带的包里始终有一本书,利用零碎时间来读书,在这些时间的阅读量占我整个阅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可见时间得到充分利用,积少成多,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时间是一个人的生命,不浪费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这种学习是一种单独性的,效果也不是最满意的,但这已经尽了我的最大努力了,能做到的都做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2000年参加埃及开罗国际博览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阅读已成为习惯,我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阅读,让人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人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阅读让我们精神上富有和满足;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而写作是我们对阅读的反馈和回报。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双向互动交流的平台。都说: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这就是对阅读最好的诠释。一句话,坚持终身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退休后的生活虽悠闲,但难免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精神空虚。暮年之人,心会流浪,彷徨和迷茫。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退休前,幸运遇上了美篇,给心安个家。在这里,可以像当年在大学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捡起我的专业,继续阅读和写作,更重要的是你还可以和世界各地同道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美篇,实现我的阅读和写作梦想,余生的时间、机会和美友们一起来读一本本由字写成的书,共成长,完美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一个缘分,更是一个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未遇美篇前,我的心态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遇上美篇后,我的心态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身的重生,更是心灵的涅槃。谢谢你,社会责任兼社会效益的美篇!</span></p> <p class="ql-block">45年前的(79级、83届)毕业合影!难忘那青涩的岁月和纯真年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