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最后的秋日,逛上海南翔镇古猗园。竟留恋往返。

左安龙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疫情不可能会想到去逛古猗园。一查地图古猗园离开我家也就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开车一个小时十分。显然地铁方便。说走就走啊。</p> <p class="ql-block">地铁13号线转11号线总归20多站。这在地铁13号线。</p> <p class="ql-block">地铁11号线人不多好干净啊。</p> <p class="ql-block">临时起念,说走就走,上午十点多出发。11点半就到南翔站了。</p> <p class="ql-block">步行八百多米即看到路边醒目的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一看时间已经11点40多分,先找个地方吃饭吧。经热心路人指点,就在古猗园旁有家正宗南翔小笼包子铺。进门座无虚席。扫码点餐,倒也方便。点餐不到一分钟,温腾腾的小笼包、血糯米粥、鱼圆汤端上席了。边吃边寻思,咋那么快,味道比城隍庙的差多了。一溜吃好时钟正指向12点整。</p> <p class="ql-block">随即直奔古猗园,因为不是双休日65岁以上的老人一律免票。古猗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着崭新的门楼记得年轻时来玩不是这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门前一对石狮还颇有明代古朴简极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和清代崇尚繁复奢靡的风格就是不一样。古猗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门,苍劲挺拔的百年古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映入眼帘,成为一大特色</span>。表明了这个园子的历史沉淀。</p> <p class="ql-block">这粗壮的树干和斑驳的树皮表明了它的资格已是几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凭着树干上的吊牌知道这是龙柏。</p> <p class="ql-block">历经久远,石块已经被树干紧紧地拥抱在怀里成为十分珍贵的共生整体。</p> <p class="ql-block">威武,舍我其谁。</p> <p class="ql-block">天塌下来有我顶着。</p> <p class="ql-block">我以为是什么古迹,定神一看原来是厕所。细节不疏。</p> <p class="ql-block">实在是没地方好去,才想起来古猗园,只想闹中取静寻找最后的秋色。院内人不多正中下怀。</p> <p class="ql-block">偶尔发现远处一颗银杏,在秋阳下金光灿灿。</p> <p class="ql-block">古猗园有银杏树但不多,不成气势。</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仅有的几颗银杏树叶子也都掉差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铺满银杏落叶🍂的小径</p> <p class="ql-block">秋天就是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这株三角红枫很扎眼</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因为不是双休日,古猗园人不多,相当静谧安宁。</p> <p class="ql-block">各人拍各人的,虚实结合,相映成趣。到亭子里歇一会。</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亭子题名为(缺角亭)又名,补厥亭。据史料,1931年9.18事变,日寇入侵,东三省沦陷。南翔爱国人士朱明寿联络了60人筹资建四角亭。三个翘角是拳头👊,独缺东北角没有👊,暗喻国破家亡的胸中怒火。</p> <p class="ql-block">三个角都有这个拳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北角没有拳头</p> <p class="ql-block">取名(万安古塔)残存三节修复,从别处移来。史料记载,1522年此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乡绅闵士籍私人住宅,定名(籍园),占地十亩、五亩居所。1746年乾隆五十三年易手,因跨了一个朝代改名(古猗园)。1878年地方乡绅集资够得,改建为城隍庙,兴建酒肆茶楼成为议事、休闲、游览场所。1949年后逐年扩建,现在占地已达百亩内有四个景区分别是猗园、花仙苑、曲溪鹤影和幽皇烟。真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不求永远、曾经拥有。</p> <p class="ql-block">园子不大,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这也不是银杏,</p> <p class="ql-block">这是鎮园之宝有五百年历史的(盘槐)相传第一代园主闵士籍所植。</p> <p class="ql-block">石刻表明已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旁边还有一个认养一年牌子。这个认养的律师也很精明,既认养了古树,同时又等于给自己树了个小广告牌,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园内只有一颗树龄500年历史的盤槐,现场却有两株盤槐估计是后来配对的。据说300年以上的古树定为一级保护,100年以上为二级保护,100年以下80年以上的是三级保护。</p> <p class="ql-block">这两株龙柏树龄300年以下,只能二级保护。</p> <p class="ql-block">龙柏就是古朴苍劲。</p> <p class="ql-block">古猗园滨水而建的(逸野堂)。始建于明代,园主接待宾客厅堂。</p> <p class="ql-block">曲溪鹤影池中远眺逸野堂,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安静至极。史料记载,逸野堂于1937年毁于日寇🔥战火。1980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逸野堂挂有明代海派书法大家董其昌书写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逸野堂过道厅,桌上放的两个指示牌表明此刻是历史的特殊时期。</p> <p class="ql-block">古猗园中的南园。那天大门紧闭没开放,据说里面陈列的是红木家私。门外有南园的简介写得很有意思,如此真实客观地介绍史料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南园门前可有介绍石碑</p> <p class="ql-block">喝杯☕️咖啡结束古猗园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本来还想再寻找一日游,无奈疫情又起,上海20家医院🏥突然停诊。只能宅在家里了。没想到的在家里居然也能拍日出。</p> <p class="ql-block">也是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啊,太绝妙了。</p> <p class="ql-block">整个小区尚在深睡中。这是随意拍摄,如果根据24节气的变换来拍摄,一定也是会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如此清澈,表明空气的洁净度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跟在高山、大海边观日出一样异曲同工。</p> <p class="ql-block">我不断地在卧室、客厅、书房来回变换角度。</p> <p class="ql-block">窗台起了个小花坛,居然还有几颗小花。如果透过小花拍摄会如何?</p> <p class="ql-block">窗花剪纸</p> <p class="ql-block">意想不到别有情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