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滴道矿!

老山(乃栋)

<p class="ql-block">当年鸡西矿务局是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产量最高时达到3000万吨,也是最辉煌的时候。下属有十四个煤矿,其中滴道矿属于大矿,对全局的贡献也大,煤没少出,主焦煤专供鞍钢。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荒凉,物是全非。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曾经红红火火的煤矿已渐渐的成为了记忆,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滴道矿所在地是滴道区所属的大半道,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个风水特别好地方,有的点像南京中山陵的意思,从我家住的地方向北望去有四平山,有穆棱河之流,有丰富的地下宝藏,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鸡西、七台河、鹤岗等矿务局许多领导干部都曾在大半道生活工作过的。如李凤歧、李健民、谢文涛、于文吉等。</p><p class="ql-block">据记载,滴道煤矿开采历史特别早,已有一百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在九曲回肠的穆棱河北岸的鱼亮沟,有人发现煤炭,随即投入开采;之后几十年间,先后有俄商、英商以及南洋华侨来此勘探开矿。日本侵略者进入东北后,实行掠夺性开采,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它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井口多,有九井、立井等十几个井口;工人多,有几万工人从事井下煤炭挖掘工作;辅助科室多,有机电科、材料科、洗煤厂、医院、学校等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简述矿务局</b></p><p class="ql-block">恒滴麻城穆,小二正大张。1)</p><p class="ql-block">东平荣华矿,两西有新发。2)</p><p class="ql-block">附属厂处群,围着主业忙。</p><p class="ql-block">机电有总厂,后期二机电。</p><p class="ql-block">建井建筑处,开拓建楼房。</p><p class="ql-block">建材三五一,缺它不得了。</p><p class="ql-block">材料保供应,打眼得放炮。</p><p class="ql-block">地质勘探队,煤炭先行官。</p><p class="ql-block">发现新煤田,扩大再生产。</p><p class="ql-block">矸石发电厂,座落滴道边。</p><p class="ql-block">煤矸再利用,光明百姓安。</p><p class="ql-block">矿矿有医院,局有总医院。</p><p class="ql-block">井下受工伤,医疗有保障。</p><p class="ql-block">企业要发展,传媒很重要。</p><p class="ql-block">鸡西矿工报,有线电视台。</p><p class="ql-block">煤矿好新闻,职工全知晓。</p><p class="ql-block">矿务局机关,处室连成片。</p><p class="ql-block">领导好参谋,基层服务员。</p><p class="ql-block">七五破千万,产量大翻番。</p><p class="ql-block">全国特大型,辉煌日中天。</p><p class="ql-block">注1)2):恒山矿、滴道矿、麻山矿(杏花新矿)、城子河矿、穆棱矿、小恒山矿、二道河子矿、正阳矿、大通沟矿、张新矿、东海矿、平岗矿、荣华矿、新发矿。</p><p class="ql-block">矿务局历任局长:于崇芬、林开源、顾守信、陈志奎、任振民、赵文林、孙永奎……</p><p class="ql-block">矿务局历任党委书记:张秀亭、仇静生、谢文涛、高堂、徐振林、于佳华、乔洪涛、刘会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应该是第五中学组织文艺宣传队在滴道矿河北俱乐部门前合影。左边拉手风琴的是音乐教师战国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记忆中的滴道矿</b></p><p class="ql-block">滴道是大矿,始建三五年。</p><p class="ql-block">日伪统治时,矿工遭了难。</p><p class="ql-block">残酷炼人炉,万人坑活埋。</p><p class="ql-block">血泪流成河,白骨堆成山。</p><p class="ql-block">矿史展览馆,教育青少年。</p><p class="ql-block">悲愤化力量,建设好矿山。</p><p class="ql-block">书记李健民,矿长李凤岐。</p><p class="ql-block">党的好干部,群众带头人。</p><p class="ql-block">会址俱乐部,战前搞动员。</p><p class="ql-block">誓师接战旗,多出好焦炭。</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必胜,平津产量翻。</p><p class="ql-block">辽沈全拿下,红旗凯歌旋。</p><p class="ql-block">供热能取暖,炊烟飘矿山。</p><p class="ql-block">支援鞍钢厂,为国做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久远年代滴道矿家属区的小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的1950年到1959年,滴道矿出产的煤炭由20万吨扩大到了100多万吨。大批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到这里“挂号”当矿工,这里出现了兴旺的气象。伪满时期的一坑、二坑,三坑、四坑、五坑,除五坑后期关闭外,而其它先后并入1959年开始兴建的滴道立井开釆。解放后,滴道矿划规鸡西矿务局,同时兴建六坑、七坑、八坑、九坑、十一坑等和改扩建的三坑等六个独立开采矿井生产。</p> <p class="ql-block">滴道矿范围较大,居民一片一片多数小区都有管理委员会,都有个小地名。中心片区包括大半道、小半道。其它片区有河北、守山,西安、中暖、暖泉、立井、白灰窑、南甸子等。这些地方我都去过,那时候没有车,就是用步量。</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各片区都有浴池澡堂子,方便居民洗澡,而且免费或发澡票。父亲去逝早,母亲的工作是当时的李凤岐矿长给安排的,一直在小半道管浴池。退休时工龄刚12年。</p> <p class="ql-block">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这是誓师动员大会的工人们。青年矿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上为90年代滴道矿职工大合唱:我们工人有力量。</p><p class="ql-block">图下为久远年代滴道区政府所在地滴道街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别了滴道矿</b></p><p class="ql-block">历史向前进,时代在变迁。</p><p class="ql-block">砸烂铁饭碗,下岗再就业。</p><p class="ql-block">改革步子大,面向市场难。</p><p class="ql-block">产煤成本高,亏损成必然。</p><p class="ql-block">资本再分配,买断加破产。</p><p class="ql-block">资源又枯竭,黄矿不可免。</p><p class="ql-block">滴矿变盛和,不能回从前。</p><p class="ql-block">人走荒草生,断壁残垣景。</p><p class="ql-block">历史成记忆,家乡沃土在。</p><p class="ql-block">人往高处走,时代要发展。</p><p class="ql-block">民族复兴梦,一定能实现。</p><p class="ql-block">国强百姓安,幸福奔小康。</p><p class="ql-block">别了滴道矿,挥手向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告别辞 </b></p><p class="ql-block">——写在乃栋《别了,滴道矿》后 </p><p class="ql-block">告别昨天滴道矿,迎接明天更辉煌!</p><p class="ql-block">惜别情感多悲壮,想挽留美好时光! </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有力量,建青山绿水家乡! </p><p class="ql-block">月球火星宇航船,桃花源红旗飘扬! </p><p class="ql-block">(李景和于穆棱河畔2021年12月3日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告别辞</b></p><p class="ql-block">——写在发小李乃栋《别了,滴道矿》后</p><p class="ql-block">看老同学乃栋《别了,滴道矿》美文美图美好的回忆,滿怀家国情怀、很想留住美好时光,成为一段青春永驻的风景线。似有伤感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明知没有回天之力也要尽人亊以听天命,亦只有告别矣?</p><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何以美好时光,以及热闹集市商塲、工矿企业滴道矿、洗煤厂矣?!倘不形成流水岂不腐矣?所以毛主席才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魚","不菅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皆挥手告别去矣!</p><p class="ql-block">况且,鸡西己由煤而兴的煤都转型转产为中国石墨之都,新开流遗址肃慎文化已经伴北大荒大白魚大豆飘香,由经济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展翅飞翔矣!神舟宇航飞船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月球、火星、宇宙天下。这正是走向高遠空阔的大发展!</p><p class="ql-block">跳出微观世界,发展地看《别了,滴道矿》,到中观看鸡西矿务局、鸡西革命老区,以及煤炭系统,不亦一目了然矣?从恒滴麻城穆棱矿,到小二正大张新等煤矿,以及洗煤厂、矸石电厂,都标志着鸡西矿务局的辉煌岁月!</p><p class="ql-block">致于滴道矿丶鸡西革命老区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就更能说明发扬建党百年的红船精神、延安精神、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建党百年千秋伟业站在历史肩膀上,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更灿烂辉煌!</p><p class="ql-block">别了,滴道矿是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别了,滴道矿是我们穆棱河文化`经济大发展的加油站!</p><p class="ql-block">别了,滴道矿是我们鸡西革命老区奔向第二个建党百年千秋伟业大目标的起跑线!</p><p class="ql-block">乃栋老同学,别了滴道矿是我们穆棱河畔|的新岁寒三友岁寒四君子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勉乎哉,何止于米、期奔以茶,①光明在前!</p><p class="ql-block">注:①指米寿88岁,茶寿108岁。</p><p class="ql-block">李景和于穆棱河畔2021年12月2日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大道边上的滴道矿职工医院和大半道饭店。最早五十年代的医院都是日本人留下的建筑,灰色的平房和楼房,有的已毁,有的重新粉刷。</p> <p class="ql-block">滴道矿九井的位置在滴道车站斜对面,马路中间有一条铁轨通道直通九井。</p> <p class="ql-block">恒滴麻城穆棱矿,留下印象都难忘!</p><p class="ql-block">不但有红色文化的记忆,还有我们的经历和成长!……</p><p class="ql-block">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历史篇章!</p><p class="ql-block">那里有我们的苦辣酸甜,有我们童趣童乐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岁月留痕是个宝,耄耋之年还能回首展望。勇往直前乘风破浪,只要快乐每一天就能步履铿锵!光明在前方!…</p><p class="ql-block">——李景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为滴道矿首脑机关所在地大半道。上图为一条从底下公路穿越大半道直达东风地区一条山坡路。下图为路旁的职工大食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正念初中,母亲在矿福利科上班,两个人的饭也不好做,缺东少西的,就一起把粮食关系迁到了大食堂,吃了好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滴道小平房</p> <p class="ql-block">时代变迁,有的发达了,有的消亡了。从小在滴道长大,记忆中的美好已不复存在,当年滴道矿滴道区是响当当的区矿,为我市无论政治经济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时间的跨越,形势的变化,都不能从我的美好的记忆中忘掉,因为那是一片沃土!</p><p class="ql-block">——高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恒山矿也同样模样不在,消失已尽,大量当地人远走八方,现居者大多是外来移入者。</p><p class="ql-block">——郭献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滴道洗煤厂车间皮带走廊和运煤火车。</p> <p class="ql-block">三、四十年代亚洲最大的洗煤厂——滴道洗煤厂。</p> <p class="ql-block">图上滴道洗煤厂全貌;</p><p class="ql-block">图下守山区全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光复后留下的日本民房。小时候在大半道锅炉房后面住的就是日本房,一栋房两户,大小两屋,厨房,小仓库,小卫生间也当仓库用,有室内厕所,走廊铺的是地板。</p> <p class="ql-block">远眺滴道矿山峰小学遗址。1972年《山峰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在校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十年代红旗小学教师合影,里面还有六分场的知青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 的 乡 愁</b></p><p class="ql-block"><b>——难忘故乡恒山矿</b></p><p class="ql-block"><b>文/郭献生</b></p><p class="ql-block">人至暮年,留给自己最多的是回忆,因哈尔滨昨天又突然确诊十例新冠肺炎奥密克戎病毒异株,使我滞留恒山矿不能往返南京。偶然阅读李乃栋的《别了,滴道矿》的美篇,顿时也燃起了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原鸡西矿务局是中国煤炭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三百多个局中最大的央企之一。其年产煤量全是优质,供应武钢等大型央企,有一年刷新全国大局产量之冠,是全国闻名的煤都。</p><p class="ql-block">恒山煤矿位列鸡西矿务局十二大煤矿之首,其中任何一个矿都是当时大型中央企业。我从十岁搬住恒山煤矿七井,大半生都在恒山煤矿渡过的,四面青山连绵,秀水潺潺,水两岸是狹长窄窄的小平原,群山腰有老十坑、八坑、九坑,南面有六井、七井、九井、矿建井等主要井口。我在恒山矿山南小学毕业,一九六七年初夏於鸡西四中高中毕业。一毕业正赶上煤矿招工,我毫不犹像地挂号当了一名掘进工人,很快进入井口。后来成为矿机关的中层干部。恒山矿当时是全国装备最先进的煤矿,百分之百的机械化作业。有我矿矿长后来升任局长的林开源设计的全国最先进、数量罕见的皮带斜井运输机而闻名全国同行业。高产量的优质原煤源源不断地供应武钢、鞍钢,干部职工为之无比自豪!谁曾想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逐步深化,许多大型国企,特别是我们这样特大央企举步艰辛,陷入亏损、欠薪、停产、关闭、破产的深渊。原企业改组更名,步入改革新行列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获得重生。</p><p class="ql-block">恒山煤矿是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顾守信局长亲自到恒山煤矿召集科级以上干部大会,正式宣布恒山煤矿闭矿!我在会场如冷水浇头,钢针扎心!被迫於九六年七月提前退休,不足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強,不能为国家继续工作了。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把整个青春和热血完全贡献给祖国的煤炭事业,我们高中班就有十多名男同学当过採掘工。眼含热泪不得不提前退休,领取的是有限的至今仍是相对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很低的退休金。只能另求谋生之道。国企纷纷倒闭,下岗人员众多,只能给私企打工,幸得党培养了我有一定文化,当了七年私立中学教师。现在回头看改革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当时经验不足,配套政策跟不上,使大部分下岗员工一时吃尽了苦头,其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极少数个别人至今无退休金而靠低保生活。</p><p class="ql-block">煤矿破产,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阵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们的下一代。当时我大儿子不足二十岁中专毕业分到恒山煤矿,干了半年多,月月欠薪,和他一块分来二十多名毕业生离家住宿,连吃饭钱都没有,不足一年都走了。</p><p class="ql-block">有破有立,毛主席曾教导我们:穷则思变。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由于矿破产开不了工薪,使我的两个二十出头的儿子远去南京打工,一年后哥俩毅然辞职,闭门苦读,终于考上了南京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此后,小儿子边打工边继续深造,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曾一度获得行业竞赛第一名,同时获得高级讲师职称。哥俩各自创业,带动其他人就业,如今都有了别人认为优秀的职业和人才,也是我南京居住养老的根本。我这里不是夸自己如何,我大儿子当年的同学都四十五六岁了,我知道几位至今没走出老家,至今都没结过婚,原因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如果恒山煤矿不黄,我相信都会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免去了白发苍苍的老父母的忧愁之心。</p><p class="ql-block">时光有去无回,企业黄了也不能原样重生。留给我们这代人的只有回忆。只有跟上时代步伐,跟上潮流,才能生存和发展。走出鸡西煤城的父老乡亲,同事乡邻们,在我们品读李乃栋这个美篇时,进行了一次天涯海角,互不相识,又不谋面的交流,进行一次陌生而又亲切地交谈,因为我们都是鸡西矿务局的职工,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和心理情感。我祝福你们和祖国、和时代与时俱进,无忧无愁,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李乃栋,名符其实,多才多艺,是我们同龄中的杰出者。我们是高中同班同学。毕业分别近五十年,有了班级微信群,我们不仅是同学,是好朋友,也是知心文友。我们都是在鸡西煤城百里矿区这片沃土中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矿工,都是煤矿老矿工中的一员。如今都已古稀之年,安享小康社会的晚年生活。他著说编辑美篇供我们赏读,也是美事,已有七百多人阅读,我相信还会有更多人阅读。回忆也是一生活情趣,如一杯清泉水,如一杯香茶,如一杯老酒,细品其味,润入心肺,使晚年看日月东升西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的闲暇之余,多彩多姿多味。</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4日於鸡西恒山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大半道对面四平山下的大洋桥,桥梁底下是虻牛河。小时候常去那里玩。</p> <p class="ql-block">读了心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多么輝煌的历史,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巨大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蕴含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和热血!这是共和国特大的央企啊,当年全民职工超十万,当年的大集体职工也超十万,就这样砸破铁饭碗,下岗,破产,消亡,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今天读了看了,留给我们的是辛酸的记忆。以后改革改组成新的这个那个什么集团,却和我们已退休的企退人员没有任何福利联系。</p><p class="ql-block">永别了恒滴麻城穆,小二正大张等煤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真得感谢乃栋不辞高龄辛苦著说编辑成图文并茂的美篇给当年全局二十多万职工和他们的家观看、评议、纪念!</p><p class="ql-block">——郭献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点赞乃栋告别滴道矿,</p><p class="ql-block">写完发出字多没发上。</p><p class="ql-block">心到佛知祝发展,</p><p class="ql-block">同窗发小话沧桑!…</p><p class="ql-block">——李景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您不辞辛苦做出图文并茂的这么好的美篇。我在滴道生活了大半辈子,对滴道矿有很深的情感。随着美篇的叙述,看着熟悉的图片,打开记忆,回望滴道矿以往的辉煌,和熟悉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别了,滴道矿!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愿我的家乡滴道矿,明天更辉煌!</p><p class="ql-block">——李助家(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书记你好!看到你发表的美篇,写的真好!记录了滴道矿的辉煌贡献和今天的衰败落没,很感慨!曾经的鸡西矿务局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兴盛,好多厂不见了,就连著名的矿务局总医院也都易主了。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只能是感叹!感谢你用文笔写出来,让大家欣赏和铭记。</p><p class="ql-block">李书记的美篇记载了滴道矿的兴衰历史,会让人永远记得这个煤矿对鸡西人民乃至国家的贡献。记得那年校领导带领我们老师和学生冒着严寒风雪去滴道参观矿史展览馆,教育深刻,刻骨铭心!我们会牢记日本对我们民族血淋淋的侵略,也会永远记得滴道矿!</p><p class="ql-block">——荣淑华(鸡西树梁中学退休教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乃栋兄您好!一篇《别了,滴道矿》的佳作,勾起了人们对故乡的回忆。在美篇里,我看到了很多难忘的画面,那是我生活过的地方;在评论中,我看到了几位熟悉的脸庞,那是我滴道矿的老乡。美篇里唯一的大半道日本房,照片左侧就是我的家。曾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攀爬到院子中那棵大榆树上采摘榆树钱。其实,在树上就能看到你的家他的家,因为我们都是方圆百十来米的老邻居。现在,滴道矿没了,滴道家没了,但是滴道的人还在,滴道矿人脚下的这片热土还在。老话说“人在阵地在”。望乃栋和景和兄能创作出更多的作品,以飨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姜青(原滴道矿机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和,你转发的李乃栋的诗文及其他人的附属文字,以及滴道矿的图景照片,我都仔细地拜读了,图文并茂,文采激扬,亲切而感慨。我们这些煤矿工人的子弟,对老矿山有割舍不断的情怀,虽然现在都衰败了,但是矿山却埋藏着我们青少年的美好回忆,那个年代虽苦涩而幸福。我有些想起来了,李乃栋好象在树梁中学工作过,在市里工作时好象见过面,年代毕竟久远了,一切都陷入模糊中。在乃栋诗文后面看到了郭献生的文字,他在我印象中比较深刻,个子比我稍高一些,留着偏分头,总是带着一张笑脸。从他的文字中,知道了他离校后的生活情况,在恒山煤矿工作过,晚年生活可谓幸福,甚慰。特別是还知道他竟然和我是山南小学的校友,这点我倒是忘却了。高闻在市委大楼工作过,那时我们常见面,只是说话不多。总之,看了乃栋的大作,我也想为滴道矿写点纪念文字,有些记忆我们永远也挥之不去!祝好,我的校友,我的矿工子弟们!</p><p class="ql-block">——陈正肃(校友,原城子河区人大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为滴道火车站,那些年没少坐早晚的通勤火车上学上</p> <p class="ql-block"><b>别了,推倒的老房老屋;</b></p><p class="ql-block"><b>别了,左左右右的邻居;</b></p><p class="ql-block"><b>别了,不见踪影的党委矿办大楼;</b></p><p class="ql-block"><b>别了,长满杂草改换门厅的学校;</b></p><p class="ql-block"><b>别了,黑深深的坑口绞车道……</b></p><p class="ql-block"><b>从小长大的地方,儿时的记忆哪能说忘就忘;</b></p><p class="ql-block"><b>不管走到哪里天涯海角,故土已深深印在脑海中;</b></p><p class="ql-block"><b>事业起步的鸡西矿务局已成为我人生档案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那些共事的好友、帮我的贵人永远是我心中的念想。</b></p><p class="ql-block"><b>历史的记忆不会磨灭;</b></p><p class="ql-block"><b>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b></p><p class="ql-block"><b>历史的辉煌成就再现;</b></p><p class="ql-block"><b>历史的百年梦想成真。</b></p><p class="ql-block"><b>别了,滴道矿!</b></p><p class="ql-block"><b>别了,矿务局!</b></p><p class="ql-block"><b>挥挥手,踏步走,迎接我们的是:</b></p><p class="ql-block"><b>强大的中国!</b></p><p class="ql-block"><b>幸福的晚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