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行吟 —省作协培训班滨州市学员研讨集锦

沧海一粟(宋暖)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文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与担当,山东省作家协会特举办全省第二十六届基层作家培训班,旨在提高广大基层作家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引导大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滨州市作家协会积极响应,经过各县区推荐选拔,共计15名来自各县区的文学骨干参加本次培训班学习,他们是侯磊、王永彪、王鸣凤、王玉丽、王晓振、李建玉、王燕、肖玉莉、杨霞、郭新坡、苑小红、王华英、王树梅、耿海丽、张东梅。下面,将本次学习第一次集中研讨情况汇报如下:</p> <p class="ql-block"> 根据省作协课程安排,我们滨州市学员集思广益,也制定了自己小组的交流计划。</p> <p class="ql-block">  并制定了学习交流的小计划:1.每个市(区、县)推选一名主持人。2.按照学习每天的内容,晚上7:30在群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以文字形式发本群里。3.每天我们最好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和学习照片截图到群里。4.主持人负责把交流的内容整理成美篇,发省培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晚上大家视频大家相互介绍之后,都谈了自己今天学习的体会和对自己写作的观点与思路。</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带着空杯心来学习,谦逊有礼。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满了对文学的爱好、执着及思考。<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近两小时的交流分享学习感悟,碰撞出了不同的写作火花。</span>相信接下来的学习,大家会更加的认真,积极,勤奋。</p> <p class="ql-block"> 侯磊,笔名侯三石,1976年12月生,现供职于滨城区里则街道办事处,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作协办公室主任。 有诗歌发表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中国诗影响》、《北京诗人》、《零度诗刊》、《奉天诗刊》、《山东青年作家》、《职工天地》等刊物。</p><p class="ql-block">个人诗观:</p><p class="ql-block">要想翱翔于诗国的天空,必先深入生活的土壤。 </p><p class="ql-block">创作谈:</p><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多了回忆。故人、故园、故乡,那些曾经熟悉的人和事,都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最多的是想对过去说些什么。我为什么写诗?因为我坚信诗歌源于真诚的内心,源于真是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坚信诗歌对于我乃至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神秘的力量,去获得世间的喜怒哀乐,这一切都是快感和幸福感的源泉。我为什么写故乡?“诗人的天职,就是返乡。”故乡给了写作的给养和精神动力,还有就是“故乡”这两个字是诗者更古不变的主题,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这是我反复吟唱的故乡的原因。我对写作的态度,杜甫说的“诗是吾家事”,诗歌是对往事的祭祀,也是对未来的祈祷,不管是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也好,是对现实和社会的思考也罢,或自言自语,亦或大声疾呼,愿意不愿意都是一种留痕,留个自己,也留个他人。</p> <p class="ql-block">  王永彪,男,山东无棣人,笔名:中青狼,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滨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文学》《零度诗刊》、《职工天地》、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诗选《风过泸州带酒香》等。获第一、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优秀奖和入围奖,首届“新日杯”全球华语厚德微诗大会入围奖,“红荷湿地杯”首届全国诗歌大奖赛三等奖,第二届“刘伶醉杯”全国诗歌大奖赛入围奖,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二等奖及本省市诸多文学奖项。</p><p class="ql-block">诗观:</p><p class="ql-block"> 一首诗的诞生,特别是一首好诗的诞生,具有很多的因素,包括诗入修养、功底、其中就包含了语言的敏感性。个人以为,诗歌语言的敏感性,是歌的灵魂,是一首好诗诞生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p><p class="ql-block"> 浩瀚如海的文字,漫长的历史长河,芸芸一众的诗人和洋洋酒酒的万字诗歌作品,淘洗出多彩的生活。在众多的诗歌作品中,呈现出了众多的精品。这其中,诗歌语言的敏感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一首诗如果有个好的结尾,那这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可愉悦、可伤感、可喜极而泣、可悲从心来。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不能坐怀不乱。只有那条河千年不变,万古流淌。这里讲的是人生这条河生生不思,如火焰、如果实。由此可以体会到诗歌语言敏感性的重要,它有时跳跃、有时安静。作为一个诗人,对语言敏感性的捕捉,要及时、要准确。其实诗歌不是讲道理,没有那么多条框的东西来框住,也无复制的可能性。我们作为一个诗人,应以文字作为身体的一粒细胞,温柔待它,那它就会随着你生命的律动而焕发生机。</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一个诗歌理论研究者,我只是一个文字的搬运工,在搬运过程中,会把它们的次序弄顾倒,会弄成好多的几何图形。我们敏感地把敏感的文字嵌入天空、泥土,河流、大海,也嵌入我们生命里最柔软的部分。我认为诗歌永远不会消失,诗人也不会消失,我们的文明会延续、发展、会达到更高级的人类文明。那诗歌语言的敏感性就永远存在,并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王晓振,博兴县一中老师。</p><p class="ql-block">作品简介:</p><p class="ql-block">2006.10在《出版商务周报》发表散文《拿读书拯救自己》。</p><p class="ql-block">2008年出版诗集《夜夜舞蹈》(CIP数据2008第051768号)。</p><p class="ql-block">2011年诗歌入选《中国1970年诗选》。</p><p class="ql-block">2012.9在《山东文学》发表诗歌《纸》《下恶石坞野花》。</p><p class="ql-block">2014.7散文《和园》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3》。</p><p class="ql-block">2015.2散文《万竹园》入选 《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4》。</p><p class="ql-block">2016.9在《天津诗人》发表诗歌《一条鱼摆脱河流后的遐想》。</p><p class="ql-block">2017.10在《山东文学》发表诗歌《早晨,和高粱一起》《鱼,我所欲也》。</p><p class="ql-block">2018.01在《渤海》发表诗歌《钉子》。</p><p class="ql-block">2019.07在《红豆》发表散文《一刹那》。</p><p class="ql-block">2019.09在《渤海》发表诗歌《爬泰山》。</p><p class="ql-block">2009年滨州市政府“孙子文化奖”。</p><p class="ql-block">2019年散文《范公亭前,触摸一个高贵的灵魂》获山东省散文协会创作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19.04诗歌《伏生,站着说话,托物言志且颂扬》获第二届中国伏生诗会一等奖。</p><p class="ql-block">文学主张:</p><p class="ql-block"> 诗歌是一种工具。我们运用它,记录喜怒哀乐,不神秘,不崇高。用它超越世俗与未来,忽略生死与荣枯。它为我们开辟一个新的世界。我们狂欢,也沉默;叙事,也抒情。</p><p class="ql-block">诗歌,就是一种工具,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工具。</p><p class="ql-block">诗歌是诗人传记。传记是俗世的记录,而诗歌是精神世界的纪念碑。俗世纷繁,唯精神萃取于柴米油盐中,澄明,高远。</p><p class="ql-block">俗世可隐,方得心灵的慰藉;桃源可寻,才是精神的归宿。 0 写过,爱过,人世值得走一遭。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东梅,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中学英语教师,博兴县作协会员。有二十几篇文章见于《渤海文学》、《西部散文选刊》、《西散南国文学》、《黄河文艺》、《滨州文学》、《滨州日报.大平原》等纸刊和微信公众号。《把武汉拥在怀里》一文被推荐到《山东省《学习强国》平台。《这个春天的主旋律》一文于2020年10月发表在《学习强国》省级平台。2021年9月《母亲缺席的中秋节》发表于《青年文学家》9月总第769期。2018年我母亲去世,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写下了《母亲缺席的中秋节》一文。</p><p class="ql-block">个人写作:</p><p class="ql-block"> 写下这些文字,聊以给自己一点安慰,释放心里的一点空间,冲淡浓浓的思念和郁闷。之后,以前的几篇旧作也发表出来。这似乎是我写作就是为了情感的宣泄吧。</p><p class="ql-block">看到一句话,作者叫舒明月,是豆瓣人气作者,她说“写文章多数不是为了说教,更多是为情感的表达与宣泄”。我感觉与我当初的写作动机非常吻合。</p><p class="ql-block">  关于散文写作,在写作方法、技巧以及谋篇布局方面,我的知识非常匮乏。今天我有幸参加山东省作协主办的培训班,特别的开心。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大好机会,希望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我以后的写作多加指导,多加引领。</p> 王鸣凤,女,山东胶州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其创作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多次在山东工人报、职工天地、滨州日报、滨州工人、滨州网、学习强国山东平台等发表。散文《新滨州人的黄河情缘》获得滨州市沿黄15镇街征文三等奖。诗歌《盐碱地里的父亲》(外一首)收录《黄河三角洲诗词》2021第25辑。<br><br><div>  拾起笔,和孩子共成长<br>  </div><div> 写作谈:</div><div>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今年五年级啦!从三年级开始,对于作文,有些抵触,作为妈妈甚是着急,泛泛的理论,不停的唠叨,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于是开始自我反思,做出了一个现在看来特别正确的决定!就是再次拾起笔,和孩子一起写作!我们在共同激励的氛围下,一起写学习强国征文,一起合诵诗歌,孩子不断进步,我也一不小心成为了个“诗人”…<br>我知道,前路漫漫,对于孩子来说还有很长的路,对于我自己何尝不是?<br> 文学,给了我全新的亲子关系,让我和孩子精神富足,我相信,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我的妈妈,会给孩子更大的心理支撑,我希望,能陪伴孩子共同成长!</div> <p class="ql-block">  王玉丽,滨州阳信县人,从事教育工作,心理咨询师。滨州市作协理事,阳信县作协副主席,擅长散文。有散文、诗歌分别发表于《大众日报》、《小学生语文数学报》、《诗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散文》、《青海湖》、《黄河放歌》等。</p><p class="ql-block">写作主张:</p><p class="ql-block"> 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点滴、感悟生活真谛。</p><p class="ql-block">创作谈:</p><p class="ql-block"> 灵感不会主动来找你,需要你去发现。乔布斯曾说:“所谓创意不过是串联事物,当你问那些有创意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都会感到些许罪恶感。因为他们并没有凭空创作出什么,只不过是发现了它们而已。”为了确保自己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需要适时充实自己。读书,看电影,听音乐或学习绘画,这些都是灵感的源泉。在寻找灵感的过程中,享受这份写作的快乐。</p> 苑小红,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沾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法人。散文现代诗歌散见于《校园文化》《中学生读写》《大平原》《滨州日报》等报刊杂志;格律诗在《诗词月刊》《诗坛》《黄河三角洲诗词》《今日沾化》等报刊杂志发表数百篇,并收录于《滨州百年诗词》《枣乡撷韵》等书中。2021年获滨州市科技馆征文一等奖,收录于《渤海》杂志;获滨州市图书馆征文三等奖;获滨州市诗词学会诗词优秀奖;获沾化区图书馆征文二等奖。<br><br>听讲座感悟:<br>  苑小红今天上午听了徐老师讲座,收获多多。好小说要做到有意思,就是要有好的故事情节,有意义呢,就是做到思想情感合乎情理逻辑,发人深省。要做到这些,需要作家在选材、符合艺术的真实、人物形象鲜活、艺术手法巧妙等方面下功夫;把自己独自选材的人物形象写活,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这些都需要作家真正驾驭语言文字,驰骋思想空间的能力。<br>  我们要想写好小说,塑造出符合当今时代的鲜活人物形象,一定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成功的小说,再不断去实践,塑造出自己笔下“这一个”的典型形象。 李建玉,字蓝田,号万里征鸿,生于1971年10月,199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有散文、诗歌、小小说散见于《齐鲁晚报》、《农村大众》、《滨州日报》、《兵团日报》、《山东教育》等各类报刊,曾荣获《齐鲁晚报》孝行齐鲁征文二等奖。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竹韵汉诗协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学区。<br>  用自己的笔,去书写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 肖玉莉,滨州阳信人,喜欢文学,爱好写作。接触文学过晚,曾于2018年第一届伏生诗歌大赛中获奖。2020年滨州市市树市花征文中获一等奖,滨州市公积金征文获二等奖。散文《父亲栽下的白蜡树》刊登在《山东教育》2021年3月。还有很多散文和诗歌在滨州大平原发表。<br>  <div>学习感悟:<div>  通过12月1日听徐老师的讲座,最大的感受就是读书太少了,尤其是对于新时代的新作品接触过少。我主要写一些散文,对于小说写作也非常喜欢,也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作品,但读书不深,缺乏理性的思考。曾经也想尝试着写一写小说,但对于小说的开局、故事的叙述、人物设定等方面不会把握。散文应该是文学创作中最容易的体裁吧,所以我还是觉得散文比较随性,写起来相对应手。<br>  其次,我觉得好的作品脱离不了生活的阅历和情感体验。最近两年不仅读书少,生活上两点一线的忙碌,也麻木了写作的欲望激情,甚至缺少了写作的源泉。<br>  写作的源泉必然是社会、自然、生活的土壤,一旦脱离生活,即使有所作品,也绝不是好作品。<br>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领导们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向各位老师大咖们学习,认真聆听讲座,课余多读好作品,多接触一下自然社会,尽量能写出些作品来,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自己的努力。</div></div> 郭新坡,笔名坡子,男,1972年生,沾化法学会会员,高中语文教师,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沾化区作家协会监事长,《渤海文学网》驻站作家、现代诗主管,渤海诗社副社长,渤海文苑社刊主编,沐阳文化执行主编,沾化区作协微刊执行主编。<br>  在读书的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朽的东西那便是文字,于是试着去写一点东西;在写的过程中,又发现写作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如果耐不住寂寞,则不要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 <p class="ql-block">  王树梅,女,1971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鲁北科技城报》编辑。喜欢文学,尊崇文字,业余作者,在自媒体公众号《十点读书》《有书》等上稿数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表作品:</p><p class="ql-block">2000年,福华科教文开发中心《岁岁诗心》一书,诗歌《酒兴》</p><p class="ql-block">《渤海》2020.12期,诗歌《同一只火炉彻夜倾谈》</p><p class="ql-block">《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20.10期,柳湘莲《红楼梦》中的真男人</p><p class="ql-block">《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21.2期,最高级的友情,是我活成了你 </p><p class="ql-block">《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21.10期,骆玉笙:用锲而不舍唱响人生 </p><p class="ql-block">《女报》2020.11期,陆小曼和徐志摩</p><p class="ql-block">《时代文学》2021.5期,诗歌《相约春天》《春天的旋律》</p><p class="ql-block">1999年,获“祖国颂”专题展藏征文作品汇展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15年,获滨州市“畅想三河湖”文学作品征文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16年,获滨州市“广田故居生态码头”文学采风活动征文三等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获滨州市“我与春天有个约会”同题诗大赛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获滨州市总工会全市职工文学大赛三等奖</p><p class="ql-block">2021年,获滨州市“春天的遇见”同题诗大赛三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有三品:</p><p class="ql-block"> 听而得之为一品;思而得之为一品;猜而得之为一品;能创作和鉴赏其中任何一品的,都有资格获至诗国的绿卡。生命是一种进攻,诗无疑是最锃亮的枪刺之一。</p> 王燕 1978年11月生,无棣县人,擅长散文、游记。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参与主编《智慧背囊》。煮字加料,清新调味。曾有如下文字,聊以自慰。<br>多篇文章发表于《渤海晨刊》、《滨州日报》、《中国青年作家选刊》、《语文报》;《月光族的低碳生活》县环保征文一等奖、《我的拜客生活》卫生系统征文二等奖、《心中那片蓝》滨州市海洋渔业征文获三等奖、《外公那些事》无棣盐业征文二等奖、《千里姻缘一酒牵》无棣万德酒业征文二等奖。<br><br><div>  取最熟悉的生活,抒最真挚的情感,触最前沿的脉搏,写最朴实的文字。用我的手去烹一桌文字的宴席,煮字加料,清新调味。有你家欢愉快乐的小清新,有他家明媚浪漫的大笑脸,还有我家生活里无数的碎碎念,家长里短,人间烟火。</div> 王华英,惠民李庄人。少量豆腐块偶或发表在滨州日报、大平原、鲁北晚报。<br><br><div>作品及获奖情况:<br>2015年在《中国闪小说闪小说》发表闪小说作品《逃》(笔名清风)、《姥娘的爱》,2015年在《滨州文学作品选》发表散文作品《伤失》。散文《床前尽孝》在2018年山东省“读敬老书 做敬老事”有奖征文中获得二等奖;散文《我的中国梦之回家过年》在2014年获得“幸福滨州”短篇文学征文二等奖;散文《大伯是心事》获得惠民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原创文学比赛一等奖;散文《一个人的战场》在惠民县有奖征文中获得二等奖。<br><br>学习创作意向:</div><div>提升散文的写作层次水平,学习小说写作。<br>学习心得和困惑:文学作品虚实结合,如何由虚到实?如何由经验写作转向体验写作转型?</div> <p class="ql-block">杨霞,邹平市明集镇人,在邹平市明集镇政府工作。</p><p class="ql-block">主要作品:</p><p class="ql-block">1996年3月,在《邹平报》发表诗歌《春来了》;</p><p class="ql-block">2018年,在《滨州工人》发表散文《黄土地里的母亲》;</p><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在《山东文学》发表散文《遇见佛》;</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人民权利报》发表散文《春风里的比翼鸟》;</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在省《职工天地》发表散文《春风里的比翼鸟》;</p><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在《山东商报》发表《大张官庄》;</p><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在《人民权利报》发表《金色孙庄》;</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在《人民权利报》发表《走出邢阿庄》。</p><p class="ql-block">获奖情况:</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散文《我的外祖母》获邹平市“庆祝建党95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p><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散文《黄河岸畔桃源人》获滨州市作家协会“守望家园,留住乡愁”征文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散文《出邢阿庄》获得邹平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大赛一等奖</p><p class="ql-block">2020年获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颁发的宣传先进个人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作感想:</p><p class="ql-block">1.期待由经验写作向体验写作转变;</p><p class="ql-block">2.丰富语言的线条,抓住创作的牛鼻子;</p><p class="ql-block">3.功夫在文章以外。</p> 耿海丽,笔名若水,山东邹平人。喜读书、爱文字、乐山水、慕老庄。偶作散记自娱,善奉性灵发挥,书心之所想、情之所感。作品曾先后在《山东文学》《齐鲁晚报》《烛之光》《滨洲日报》《梁邹文化》《邹平群文》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2017年出版个人散文集《若水集》。<br><br>文学主张<br>我以我笔写我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