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孩子们带我们游青甘大环线 <p class="ql-block"> 2021.7.17日 晴</p><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 鸣沙山 月牙泉</p><p class="ql-block"> (一)神秘的莫高窟</p><p class="ql-block">莫高窟:这座汇聚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璀璨宫殿,对我来说,是陌生而神秘的。我脑海中的它,只有一些零星的碎片: 譬如遥远,它遥远的几近不可企及,以为此生不会与她谋面了;譬如壁画、飞天、王道士、藏经洞……也是通过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知道这些名称的,仅此而已。今天,我毫无预期的竟然来到了她面前,一睹她的芳容,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她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大大小小的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1600多米的断崖绝壁上。最初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历经千年有十个朝代在这里留下735个洞窟。岩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清代光绪年间三层楼一座、民国重修九层楼一座,以及藏经洞出土的自东晋至北宋初期的写本、绢画等文物5万多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东方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 为保护莫高窟,现在限量参观,分为AB票两种。A票旺季看八个洞窟,淡季看12个,还能先观看数字敦煌,再进入洞窟实地观看,安排游人少,讲解更细致。B票是应急票,只允许参观四个洞窟,而且讲解也不能随参观进行,只在门口攒够一大波人后在洞口外讲解,进入洞窟内就听不到了。由于人多进窟后,不能停留,几乎是瞥一眼,就被人流裹挟着出了洞窟。尽管如此,也能粗略感受到莫高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第96号窟,她建于初唐。 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呈弥勒倚坐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据史料记载,这座洞窟建造于武则天登基的那一年。当地人说,这座弥勒佛就是专门为了武则天而建造的。佛像威严肃穆,有母仪天下的气度。</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参观,第100窟,此窟是五代敦煌地区统治者曹元德的私家功德窟,是为纪念其父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及其回鹘族夫人天公主所建造。洞窟甬道的南北壁绘有曹议金父子及回鹘公主等供养人像。窟南北绘有《曹议金统军出行图》和《回鹘夫人出行图》。《出行图》是表现历史人物功绩和豪门贵族奢华生活的形象画卷。敦煌壁画中的出行图,是由供养人画像演变而来的,大多画在世族的功德窟中,主要是为了宣扬先祖的功绩和显示家族的地位。它已经摆脱了佛教教义的束缚,是当时真人真事的具体描绘,因此,它是研究河西历史及军队仪仗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48窟是陇西望族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开凿的。主室佛坛上塑的释迦摩尼涅槃像,长15米。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宏大的《涅槃经变》。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现已毁。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窟顶为盛唐时所绘千佛,虽经一千二百多年仍色彩鲜艳。东壁门南北两侧分别绘《观无量寿佛经》和《东方药师变》,规模宏大,尤其是殿堂、角楼、院落、回廊、水榭等建筑结构复杂,布局严谨,绘制精细,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138窟凿于晚唐。是阴氏家族修建的家窟。中心佛坛上有晚唐塑坐佛一身,清代重修。其余的送子娘娘及其眷属及六臂观音均为清代塑造。因为清代在佛坛上塑造送子娘娘像,此窟又被俗称为“送子娘娘殿”,这里一度曾香烟缭绕很是繁盛。</p> <p class="ql-block"> 四个洞窟参观完了,心里总觉空空的,脑子里也模模糊糊,只感觉它很深奥很神秘很伟大,但说不出所以然。我们本来对佛教认知就非常肤浅,草草看看,印象只是个大概。所以,许多知识还是写日记时回看百度后整理添加的。在这里只能鹦鹉学舌了。但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如烙印一般,深刻而持久地印刻在我的心里,是我心中耸立的高地,崇敬膜拜的地方。由于参观洞窟时不让拍照,我们没有拍洞内照片。参观完才补拍了些外景。</p> <p class="ql-block">(二)迷人的 鸣沙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了,同行的两家人嫌热,不去鸣沙山月牙泉了,要回宾馆休息。我心里很惊愕……但没说出口。我们一家默契的在景区吃了点饭,义无反顾的去了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月牙泉离莫高窟十几公里,离敦煌市四五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为奇妙景观著称于世。她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由沙集聚而成,东西长四十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处1715米。沙垄相衔,山峰如脊如刃。远看连绵起伏宛若虬龙,又似大海的波浪涌来荡去。沙子有红黄绿白黑五色。晴天遇摩擦而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时,虽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依然骄阳如炙,十分炎热。但景区内人流如织。有的人徒步攀爬,有的骑骆驼……。几百头甚至上千头骆驼,驮着游人一队队穿行在沙山之中,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我很想骑骆驼走到沙山深处领略神思遐想的鸣沙山美妙的景色。女婿怕孩子受不了酷热,没有骑骆驼的意愿。另外我的腰腿不太好,也害怕出危险(曾经和一群朋友在达旗响沙湾骑骆驼,有一位掉下来摔断了腰)就打消了骑骆驼的想法,坐游览车直接来到月牙泉附近,顶着骄阳似火的烈日,直奔月牙泉。</p><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和鸣沙山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p> <p class="ql-block">“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是月牙泉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我首先从东边拍照,因为是平视月牙泉, 所以形状不明显,我又走到观月楼上进行俯瞰,又走下楼,到月牙泉西边。近距离站在月牙泉边,一股清凉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泉水清澈如镜,碧绿如玉。泉边芦苇茂密,星草繁盛,杨树亭亭。据说湖里的铁背鱼和岸边的七星草一起吃还可以长生不老,岸边还生长着一种小花叫红罗布麻,是中医保健药材。所以月牙泉又被称为“药泉”古还称作“沙井”。这两样加上鸣沙山的五色沙成为月牙泉的三宝,遗憾的是我因为之前没有做功课不知道,所以没有专门留意寻找它们,也就错失了仔细欣赏它们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另一神奇之处是千百年来不为四周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烈风吹沙山,沙子不从山上向下落,而是把沙子从山下吹上沙山。“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泉映月而无尘”成为“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离泉边十几米的沙漠中又生长出一颗已有一百多年的古柳。</p> <p class="ql-block">继续爬向西北方向的沙坡高地,月牙泉全景一览无余。我们急忙把孩子们也叫过来,一起观赏拍照,外孙在沙子上趴着躺着打滚儿,我和女儿也坐在细软的沙子上,沙子纯粹的一尘不染,抓一把放下时发出索拉拉的声响。远望对面沙山上如蚁的人流,不畏艰难的向上攀爬,真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觉得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和烦恼都被抛之脑后,像是超脱了尘世喧嚣,沉浸在澄明洁净的美好之中,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其实来这里旅游,真的应该用上三天时间,爬上沙山看看落日余晖中金色的沙涛翻卷涌动,看看夜幕下灯光中的月牙泉神秘的面容,应该骑骑骆驼,滑滑沙,坐坐滑翔机俯瞰朝阳映照下的鸣沙山月牙泉全貌……不过缺憾也是一种美,留个想头,有机会再去。</p> <p class="ql-block">因为晚上要看演出,傍晚七点多,我们离开月牙泉往景区外走。我恋恋不舍,一边走一边继续拍照。这时夕阳夕照下的鸣沙山披上了一层金色,驼队在夕阳中仍一队接着一队在沙山脚下向沙海深处延伸。夕阳的红光把驼毛照的金丝一般耀眼,骑驼人五颜六色的衣服特别是红色也在夕阳中分外艳丽。哇……太美了!我们已经快到门口了,我又不管不顾返回来跑向一座沙丘,来不及支脚架,索性跪在坐在趴在沙丘上,贪婪的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 直至离演出不到半小时才离开。好在演出是在离景区只有两公里的实景剧场,我们赶到正好开演。</p> <p class="ql-block"> 敦煌盛典——以墨丁与绿公主凄美地爱情故事为主线,全景展现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的丝路文明。建设有张拉膜洞窟、人造鸣沙山小沙丘及弧形月牙泉等内容,有能容纳1314人360度旋转钢结构半圆形观众席,不仅可以原地旋转,而且可以前行或后移,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但看完就模糊了,没留下多少印象。看来人为的东西再美也抵不过自然的景观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文稿编辑:海天一色</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海天一色 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