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拜访武当三丰自然派第二十六代传承人熊老师:</p><p class="ql-block"> 姜老师在盘山县武协挂副会长职位,有关系托盘山县武协会长联系到了盘锦武协主席熊老师,25日上午9点在东方银座武当武术馆去拜访他。此行收获不小,大开眼界,熊老师说挺喜欢我、又听说我从事传统文化方面工作,所以交谈时间比较久。</p><p class="ql-block"> 开始时向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传承,三丰祖师早年在北武当修炼,后云游访道,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后又回到辽宁传道。南、北武当似孪生兄弟,近代高道郭高一前辈早年在北武当修炼,后参加抗日,胜利后在南武当落脚并成立了武当功夫院,后传当代钟云龙道长,学功3年,钟云龙经匡长修及多为老道长栽培,后又遍访民间武当门人前辈,进行提升融合,成为现今南武当代表性传承人。钟云龙现在说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人,实际为三丰自然派第二十五代传人,三丰自然派为张三丰嫡传,自洪武年间传至今。 </p><p class="ql-block"> 北武当功法分四大板块,形意、八卦、太极、武当剑,还有宁丢三拳不丢一剑的说法。这些功夫从张三丰祖师奠定基础后,经后代门人逐步完善而形成体系,其中吸收民间的功夫,如形意拳早在武当之前就有,后形成有武当特点的形意拳。如果作为传承人学习体系是先学形意,练整劲儿,力量,劈崩钻炮横,脱枪为拳,先拳后刀再枪,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拳劲即枪劲。后再学太极,八卦,武当剑(后来自己想孙禄堂在拳艺述真中记载着形意拳有三重境界,明劲,暗劲,化劲。明劲练起来虎虎生风,看起来类似于外家拳,最后化劲就与太极相合了)。他们的太极从四象拳至八卦、九宫拳、十三势拳,依次有四五套动作,称初乘、中乘、上乘。四象拳为基础,全套动作只有四正方的动作,没有四隅,不同套路着重点不同,初级内容有初级的套路,中级内容有中级的套路,我问初中上三阶的套路有区别吗?有区别,不一样。学习次第顺序暗合易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后九宫,定中宫转换,十三势长拳连绵不绝。八卦掌细节之处分刀形与剑形,北武当取剑形八卦,只在手形似剑,为龙爪形,有龙多变化之意,他们的太极拳手形也多是这种手形,取非拳、非掌、非指的混沌态。南武当与董海川取刀形八卦,俗话说八卦掌取法自刀术,单双换掌似单刀、双刀,董海川八十多岁时才见到一位十多岁的道士练了一遍剑形八卦。武当剑是以太极腰、形意劲、八卦步、武当神为特点,门外可传太极、八卦、形意,武当剑初、中、高乘功夫,但不传九宫八卦飞龙剑,只有门内传人才传真正具备武当特点的功夫,我猜就是他说的具备武当神的东西。剑术套路中有一套武当八仙剑,与少林达摩剑、青萍剑、昆吾剑并称中华传统武术四大名剑,八仙剑与达摩剑为互补、青萍剑与昆吾剑相表里,八仙及上古八位剑术高超的先师所创,后各传一路再经三丰祖师由博而约、取其精华整理而成,为武当剑的基础剑术。此武当八仙剑,我以前在网上看到钟云龙传的南武当所习练与这边的八仙剑套路动作不一样,风格也太不相同,真是感叹中国武术之博大啊,琳琅满目,一个太极拳就分众多吴式、杨式、武式、孙式、陈式、武当太极又不一样、这其中又延伸出什么洪式、李式等等如百家姓一般,每一门又分新架、老架、天地人盘、大中小架。这位熊老师说武当三丰传承门类就分出去70多支,如松溪派,就是张松溪横向传承延伸出一支,又如铁松派又称武当太乙铁松派,是铁松道人传出的一支,又什么邋遢派等等。北武当剑其中还有有一个连环剑,剑走连环,环环相扣,稍节带动,人随剑走,剑不离身,出剑时剑带为稍节,撤时为身先动,剑不动而随身走,。 </p><p class="ql-block"> 临走时见墙上又各种拳照,有丹道功法四字,问丹道何也,即养生功法,以人体为炉,精气神为药、为丹,又问与拳术有何关系?拳术为外丹功,行走运动也,丹道功法为内丹功,静坐不动也,合起来称金丹大道。我想这是符合三丰祖师所传性命双修的理念原则。 </p><p class="ql-block"> 又提到学习须长期专研并要接受老师指导,称“拳不厌改”,逐渐细腻标准。 </p><p class="ql-block"> 这位老师是盘锦市武协主席,头衔非常多,又是当地政协委员、工商联合会领导等,其中有一个特点是他多与传统文化,国学教育机构合作进行教学,如海城大悲古寺,广东伏羲教育等进行武术指导。他为满足社会大众、学校等单位的需求,编排出了很多集体拳术、集体剑术、刀术,有九式太极等,百人千人集体演练。 他的态度与收费方法是按功法收费,一个套路功法5000以上,跟班上课,5、10人开班。</p><p class="ql-block"> 武当武术,他们的为什么每个徒弟都是干武馆营生的呢,或者称武术学校,因为他们的传承之中就很丰富,幼儿园内容有专门的练习套路,小学有小学的课程,中学有中学的课程,加上刀枪剑棍,你把这一套这个体系都学完,那确实就能干武校了,啥都有。我认为这有他们的优势,在教学方式上有体系,并且按照教学体系来讲是表现在外的,有具体形式,就是各种套路。教学内容又很丰富,你想吃啥菜都有,大小深浅,你不想按体系学,任从一门感兴趣的开始也可以。</p><p class="ql-block"> 或者说他们的传承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用不同的拳及套路来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如用形意来入门,后太极、八卦依次向上。二是武当融汇各家特点及所长,如他们总结武当剑的一句话太极腰、形意劲、八卦步、最后武当神。 </p><p class="ql-block"> 对比我们,想起15、16年一次纪念太极拳宗师的祭祖典礼前,有直播把传承讲了一遍,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讲咱们的太极拳,从初学就是这套拳,会自动升级,不用另换套路及功法,老师举例开始这套拳如自行车,你骑着骑着会自动升级成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坦克、飞机、火箭。这应该说明吴老把所有东西,最核心的东西都放着这一套拳之中了,怕的就是后人麻烦,又言斯技旁门甚多,怕你花了眼,练跑了,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练的多而杂反而得不到真东西,这是我们的优势长处。中国传统武术如百花林,穷其一生也学不完,要想多学,多了去了。</p><p class="ql-block"> 而人体之运动也需要科学全面,让身体内外皆能得到综合的训练,所以确实要在继承传统,珍重传承的基础之上,多学习借鉴,在实践中创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