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福州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巡览</p> <p class="ql-block">▽ 仓山影剧院</p><p class="ql-block"> 仓山影剧院地处福州市解放大桥南端、烟台山公园旁(梅坞路2号),1955年11月由福州市茶叶界人士集资兴建,1956年2月始营业。观众厅座位977个,舞台深度为10米、空间高度9米,台口高度6.5米、宽度12米,有大幕、二幕、天幕及4道边沿幕。</p> <p class="ql-block">▽ 福州烟台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坐落于烟台山梅坞顶,地处观音井、梅坞与烟台三路之间,曾是“烟台山十景”中的一景,现被称作“福州四大恋爱圣地”之一。公园面积约30亩,海拔高度约46米,建筑风格以巴洛克和古典主义为主,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极具西方资本主义气息,又很有民国风。园内有假山、喷水池、花圃、游泳池、灯光球场、画廊、阅览室等,石椅、石桌点缀其间,布局雅致;夹道种有榕、樟、木棉、梧桐、美洲松和南洋杉等名树。</p> <p class="ql-block">▽ 华南女子学院</p> <p class="ql-block">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前身创办1908年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84年10月,旅居海内外的老华南校友在余宝笙博士的带领下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暨附中校友会的名义复办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具有国家承认学历敎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女子普通高等学。此为烟台山校区。</p> <p class="ql-block">▽ 乐群楼</p><p class="ql-block">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 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2020年修复。</p> <p class="ql-block">▽ 闽海关税务司官邸旧址</p><p class="ql-block"> 闽海关税务司官邸,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网红”建筑。其始建于1877年,为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洋式建筑,最早作为闽海关官员住宅(官邸)使用。2018年正式开始修复,如今作为福州海关历史文化的展览馆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红军园</p><p class="ql-block">此处现为福建省军区福州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p> <p class="ql-block">▽ 烟台山之巅福州高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旧址</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末,1946年重建,现代主义风格,面积2075.1平方,长期作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福州年议会办事处,也曾是近代福州最大的设计机构“协和建筑部”所在地。1969年起,由福建省国防工业设计院使用,1981年起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接管,成为福建省基督教“自养”、“自治”、“自传”的核心场所。</p> <p class="ql-block">▽ 法国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 百年烟台山,五口通商时,这里聚集着十五国领事馆。</p><p class="ql-block"> 这座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3号的始建于清代的建筑,曾作为法国驻福州领事馆使用,其中光绪年间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外交官高乐待,曾在此居住达七年之久。后曾先后作为天主教多明我会主教公署、美孚洋行、福州扶轮社、中国救济总署福州分署、齐鲁大学医学院、婴德小修院等使用。</p> <p class="ql-block">▽ “馥源”茉莉花茶馆</p> <p class="ql-block">△ 1972年,毛泽东主席在书房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喝的是福州茉莉花茶。其特有的香气与滋味让尼克松、基辛格这两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政要印象深刻。因此,对毛主席书房观察很是细致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毛泽东主席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石厝教堂(圣约翰堂 St.John's Church)</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乐群路。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英国圣公会创办,原名安日间会,坐北朝南,青石砌成,占地600平方米,仿哥特式建筑,屋顶原有一钟楼及十字架,已毁。该堂也简称“约翰堂”,为当时外国人在仓山聚会场所,有国际教堂之称。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爱国路2号(美国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 美国在福州烟台山设立领事馆,共两幢,东侧和西侧官邸,爱国路2号便是西侧的领事馆官邸,具有欧洲古典主义遗风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爱国路2号始建于1863年,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巴洛克、殖民地等多种建筑风格,最早为J. Forster洋行所有。爱国路2号先为Forster洋行(1868年)、天祥洋行、怡和洋行(1891年),美国驻福州领事馆(1891年-1928年)、福建郵電学校(1946年),建国之后则作为民居使用。</p><p class="ql-block">2015年,随着万科开启修缮计划,历时两年修缮,久经沧桑的爱国路2号,不仅恢复了历史原貌,还以另一种方式“回归”烟台山历史博物馆。十九世纪中西合并的建筑风格得以保留,珍贵的历史肌理得以重现,实在是一大幸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