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印迹

<div><br></div><div><br></div> <h5><p></p></h5><h5 style="text-align: left;">那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印迹<br>—寻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余江分校旧址<br>姜文水<b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今年10月底,余江区作协组织了一次寻访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余江分校旧址的采风活动,我颇感兴趣,与文友们一同驱车前往,探究那段穿越半个多世纪风尘岁月的往事,曾经有那么一群粗布少年,在艰苦的岁月里,开启了不平凡的求学生涯。共大编织了他们的理想和希望,他们也在同甘共苦,奋斗经历中领悟到了人生真谛,留下了永恒青春的印迹。</span></h5><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h5> (一)</h5><h5> 车子在门口停下,画桥镇的徐副镇长与乐总早早在此等候,使我们采风团一行倍感亲切,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缓步前行。一眼望去,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共产主义劳动学”八个大字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走进大院,几行斑驳的树影,摇曳在老旧的白墙黛瓦之上,一大块空地中,对称并列着两排平房,使空间显得很宽阔,房屋墙壁上书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红色大字特别耀眼,散发着历史的古朴厚重感。这里就是坐落在大桥滚龙岗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余江分校。</h5><h5> 徜徉在校园里,我仿佛看到一个个衣服打满补丁的少年男女,脸上洋溢着强力的求知欲望,他们的讨论声、欢笑声在空气中弥漫,他们的劳动号子在天空回响……此情此景让我触动。</h5><h5> 站在一个个教室前,我不止一次地想象过,昔日这些寒苦的学子们奋笔疾书、交流切磋的动人场景;也想象过他们扭动瘦弱的身躯在老师的带领下挥舞着镰刀,手握锄头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的情景。每当这时,我的心中便不由泛起穿越时空的一丝丝疼痛。</h5><h5> 或许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艰辛的缘故,我对学校有着一份别样的感情,学习本身就是苦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特别贫困的工农及其子女,他们有迫切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愿望,有潜心修炼的沉静,更有探索未知的勇敢、携手相伴的团结,以及一份强烈为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感。他们独特的思想、崇高的信念,以及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激励着他们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h5><p class="ql-block"><br></p> <h5> (二)</h5><h5> 提起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历史的镜头拉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为了加快对江西革命老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不久又将校名定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所特殊的大学与其他大学不同,办学目的在于培养贫困的工农及其子女教育,自力更生,劳动建校,学以致用,为贫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h5><h5> (三)</h5><h5> 1958年,余江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始创建第一个共产主义劳动技术学校高公寨分校,校址设在高公寨狮马源,当时学生150人,教师3人。设机械班、林业班和农业班。实行半工半读,社来社去,学制4年。1959年,更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高公寨分校,后来又增设畜牧兽医班,招生50人。1960年,迁校址才迁到大桥滚龙岗,学生195名、教师12名,教师学生均参加生产劳动。学校有一座砖窑、一座瓦窑,烧制砖瓦,还有一些荒地和少部分水田,由于其他原因,1962年停办三年,到1965年,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余江分校得以恢复,设初级技术班,学生160名,中专教师12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课“闹革命”。1968年,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大部分教师下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仅留公办教师4名,在校学生只有60名。时光流逝到1970年,学校又开始了教学,设兽医、赤医、林业、农业班,学生96名,后来还增办财会、农机班。学制2年。到1974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280名。直到1984年教育改革,改名县农业技术学校,3个班,学生98名。校舍建筑面积484平方米。有实习农业基地、林场和石英厂。学校经费和粮食基本上达到自给。自1962年至1985年,共有毕业生1040名,采取社来社去,为余江农村培养了大批农业、林业技术员和医药、兽医人员。1984年改为农业技术学校后,学校还肩负为鹰潭市农校输送合格新生的任务。</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四)</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余江分校倾注了师生的全部心血,见证了学子们的理想,而学习的经历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特定时期的产物“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早已经不复存在。步行于校园内,目力所及皆是那个时代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教室里、寝室里静谧无声,环顾四周,仿佛每个角落都在讲述着历史。</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文友“潇鹰”特意要求参加这次采风活动,他的父母曾经在此工作生活过,这里留下了他童年难忘的记忆。他不停地指点这里,指点那里,整个校园都是那样的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仍让他记忆犹新。我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激动,又从他凝重的脸上看出他些许的无奈与忧伤。是呀,余江共大,这里留下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有寻觅的双眸,也有瞬间的凝固……</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值得庆幸的是,这里已经打造成为余江的一处红色旅游景点。画桥红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乐总介绍说,他已经投资几百万元,对学校老建筑进行了修缮,尽量保存原来的样子,让更多的人参观了解这段历史。此外,他还将这里打造成为对外研学基地,又多了些现代感。但我心里一直感觉缺少了什么,思来想去,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共大的形,看不到的是当年学子们真实的学习、劳动、生活等鲜活的场景展示,比如:老照片、学习、劳动的一些用品,或者还原一些教室、宿舍,标语,陈列馆等能直观感受的东西,让思想的声音穿过厚重的墙壁,直击心灵。真实缺失的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内在的灵魂。</span></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姜文水,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鹰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余江区作家协会主席,余江区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余江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