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宋峥骨干教师工作室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之《乡土中国》导读研讨活动

王瑞

<h1><div><br></div><div align="center"><b>瞄准新课标迎难而上探胜境<br></b></div><div><div align="center"><b>实践新教材精准发力闯难关</b><br></div>——兰州新区宋峥骨干教师工作室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之《乡土中国》导读研讨活动</div></h1>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Ⅰ要求,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r> 为有效落实课标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要求,2021年11月30日下午,兰州新区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和高一年级的所有同学齐聚“三若”学术厅,一起参加了由兰州新区宋峥骨干教师工作室主办的“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导读”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 <div align="center"><b>第一环节</b><br></div> 兰州新区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兰州新区宋峥骨干教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文国做了开场发言。文国组长要求全体高一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读经典著作,丰厚知识,丰实阅历,丰盈生命,为自己以后精彩的生命奠基,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助力。 <div align="center"><b>第二环节</b><br></div> 兰州新区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兰州新区宋峥骨干教师工作室骨干成员贾元智老师做了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分享交流。 贾老师的交流发言分四个部分。<br> 一是关于整本书阅读。贾老师认为:人需要有品味地活着和活过,我们也有必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灵魂,有内涵,有情怀的人。<br>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会阅读,学会深度阅读,是一个高中生必备的语文素养。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去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的成长。读书思索的时候,是我们的心与古往今来的大师们走得最近的时候,也是我们与自己的心灵深度对话的时候。 二是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br> 贾老师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字的感知。贾老师说,我们不否认天赋,但我们更鼓励勤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唯一正途。二是对思路的感知。好的文本,都是有条理的,学会理清思路,是我们学习思考的开始。三是对思想的感知。人与人最大的不同是思想。我思故我在。只有充分感知了作者的文字、思路和思想,我们才完成了整本书阅读,才能与书的作者展开有效的对话,才能从书中汲取营养,升华自己。 <br> 三是对现阶段高一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贾老师认为,我们很多同学当下存在不会阅读,不会写作,不会表达,不会思考的问题。他勉励高一的学子们,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两个,一个是十年以前,一个是现在。他希望我们的青年学子们一直向前看,永不言弃,永远自信,有目标,有行动,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部分是关于《乡土中国》的导读分享,也是本次研讨交流的重点。<br> 贾老师提示同学们,《乡土中国》作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其意义在于用社会学的视角审视了中国农耕文明诞生的生产方式以及由它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贾老师认为,读懂《乡土中国》必须要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中国乡土社会沿袭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文化的诞生和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乡土中国》告诉我们的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两个,一是中国文化流变的现实依据。二是依据这个现实的中国儒家、道家文化的特质。 <br> 贾老师认为,理解这两个内容,需要明白《乡土中国》中的以下几个核心内容。<br> 1.乡土特色<br>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将土地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成为我们生命的有机体。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归根于斯,落红化做春泥,土地里有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灵魂。<br> 先民们生生世世与土地共同依存,世世代代对天地自然不断观察思考,对个体生命的精神不懈观照和建构,于是诞生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2.差序格局<br> 以土地为根本的农业生产方式,诞生了以个人价值为主导和视角的差序格局。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就是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系是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爱父母,爱家人,爱家族,爱家乡,这是中国文化中合理的次序,由自己出发的对爱的扩充符合先民们认识的规律,也符合农耕文明里的人性,这是爱的合理次序。<br> 贾老师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进行了比较,重点说明了两种社会结构的不同是由于生产方式不同。他进一步指出,差序格局之失为人之自私、自利、自恰、自是,它是小农经济的投影,但应该看到以自我为中心,“壹是皆为修身为本”的思维方式也奠定了中国文化向内求的特征,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系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文化的另一种张力。 3.男女有别<br> 差序格局下的中国式家族是个事业组织,因为家族是一个生产组织,而非仅仅是生活组织,从而决定了男女的分工是不同的。这样的现实的后果有二,一是共同劳动的基础丧失,共同的情趣和爱好缺乏前提。二是家族的使命是生产本身而非情感需求。生产的需求促使家族的长者对待自己晚辈的婚姻采取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中国小农经济形态中爱情的奢侈。<br> 男女有别,在最初不存在对女人的歧视,而是强调男女因身体的差异故而在生产环节中须担任不同的角色,也有为了保持生产生活的秩序而求取婚姻的实效和稳定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对弱者的保护,社会的不同分工中兼顾了对女性的体贴。而《易经》中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是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对天地万物和人的关系的体察结论,后来成为儒家男女有别的理论依据。 4.礼治秩序<br> 最初的“礼”基于先民们对事物本质的体察和思考总结后形成的经验。后来,因为经验的反复应验,经验便具有了某种“神性”,需要用一种仪式让它固定,让它在社会继替中存在,这样,就形成了“礼”。礼是儒家强调的人们的礼仪规范的全部,但 “礼”的最高形式在儒家这里也被抽象成形而上的存在,与“仁”的境界相类。<br> 社会越变迁,人心越混乱,基于土地的经验升华成的仪式式微,基于土地建构的精神信仰丧失,人心不古便成为了常态。环境的变迁,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礼坏乐崩”,这是儒家的一个遗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物质文明之失。 5.长老权力<br><div> 长老权力是《乡土中国》提到的四种权利之一,它指的是文化传承在乡土社会的必要性、自觉性,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的权力就是长老权利。长老权力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统治的一大特色——教化。这对包括父亲、师长、长辈以及中国封建时代的官员提出了极高的人格标准。</div> 贾老师特别强调,基于礼治的长老统治催生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它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传承和鼎新,它也使得中国古代的教育成为同时期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没有之一。而中国儒家的先师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是儒家最高的教育良知,他发明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还被教育界奉为圭臬。 总之,一部《乡土中国》,费老从中国社会的乡土特色出发,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社会基于乡土特色的文化属性,为我们深刻理解儒家和道家文化以及它们产生的社会基础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br> 但不要认为传统的乡土社会被现代的工业社会所取代,基于乡土的中国传统文化便没有意义,相反,中国人骨子里对土地的感情没变,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着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更是我们的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这个国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国,这是深入我们血脉里的崇高而神圣的信仰。 最后,贾老师深情地说:“有幸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伟大国度,是我们的幸福。最后,我愿与在座的诸位一起来用横渠先生的四句来共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iv align="center"><b>第三环节</b><br></div> 陇原名师、兰州新区骨干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宋峥总结。<br> <div> 首先,宋老师对兰州新区高一年级班主任组织学生,管理学生,保障活动有序开展表示感谢;对语文组全体同仁关心、支持和帮助活动的顺利进行表示感谢,对同学们全神贯注,积极投入的状态充分肯定。</div> 宋老师认为,文国组长从学术类著作阅读高站位,整本书阅读高精准,名著阅读高效率等角度精彩导引,高屋建瓴,对活动点评字字珠玑,精准到位。 宋老师指出,贾元智老师讲座选取角度新颖,深入浅出;思路清晰,纲举目张;导而得法,游刃有余;整体勾画与局部点拨结合,宏观架构和微观操作并行,概念深入剖析同理念精准探微相映,尤其对每一章节的“拓展”更是独出蹊径,匠心独具。 <div> 其次,宋老师强调,基于《乡土中国》这部人类学、社会学学术著作同我们有着时代差距、阅历差别、知识差异,给阅读带来很大困难;整本书阅读以单元形式构建在教材中,以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独立在教材中,因此,开展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活动就十分必要,恰逢其时。<br></div> 然后,宋老师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指出了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和任务,并从“居高临下,整体观照”“注重方法,有法必依”“悟透观点,有的放矢”“把握体系,理清纲目”“联系现实,为我所用”五个维度强调了“整本书阅读”要做好“回头看,再认知,细体味”工作,要深度、深入、深透和深刻理解作者观点、概念以及章节间的联系,从而精读文本,细读关键,深读其味。<br> 最后,宋老师强调,《乡土中国》的阅读,要细嚼慢咽,深耕精读,强啃硬钻,需要耐心,需要意志,需要定力;相信在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乡土中国》的学习一定能深得其味,深悟其妙,深究其理,深耕其效。并用一副对联作结:<br> 上联:导航《乡土中国》,研究学术类著作,析概念,明观点,循逻辑关系,得其要义,思接视通,快然自足;<br><div> 下联:开局“名著阅读”,实践整本书阅读,讲方法,辨异同,借任务驱动,打通关节,心驰神往,优哉游哉。</div><div> 横批:乐在其中<br></div> <br> 兰州新区宋峥骨干教师工作室开展的“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之“乡土中国”导读是新课程和新教材全面实施的一次集中研讨,是给学生“整本书阅读”送来的一场“及时雨”,是让核心素养落地于高效课堂吹来的一缕“春风”,是为大单元教学和任务群学习重点突破而奉献的一场“盛宴”。

整本书

乡土

阅读

贾老师

中国

新区

我们

骨干教师

兰州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