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箴塞说起——周老大回忆录读后感(6)

CJX

<p class="ql-block">周老大回忆录,大量篇幅是写学校、学习,这间接反映出周老大秉持的“活到老学到老” 的理念。<br><br>宝箴塞镇,就是原来的农林公社,是胡院、辉哥、杨岚、王英文、韩友明、张林、李小平等同学的老家。<br><br>宝箴塞古堡,现在是武胜县的旅游名片了。在慕名游览后,我没有别的感觉,就是对我们班的5位段姓同学:段方进、段方国、段方明、段治瑞、段清华等,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因为你们有这么荣耀的祖先。我这里不是宣扬血统论,而是弘扬民族自豪感。像段方进同学,考取了我们学校我们这届的状元,名符其实,光宗耀祖了。<br></p> <p class="ql-block">宝箴塞,在清末民初建成,并产生了影响,带动了周边寺庙的兴旺。在当时定远县,即现在的武胜县境内,外圈有龙女寺、天台寺和高冠寺等寺庙;内圈有青岩寺、大碑寺和茶盘寺等寺庙。这些寺庙,香火一度很旺。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开办学校的急需,有些寺庙就演变成了学校。<br><br>先说青岩寺学校<br><br>先看学校的影像图和照片。<br></p> 这对夫妻黄葛树,很有特色,是青岩的镇寺之宝。<br>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唐院好像是这个学校出来的。<br>我们读高中时,青岩还是一个公社,后来合并到龙女镇了。<br><br>再说大碑寺学校<br><br>先看学校的影像图和照片。<br> 辉哥在大碑寺学校工作、生活了较长时间。<br>根据百度词条,大碑寺学校最辉煌的时候,有教学班近20个,在校学生500余人。从1950年成立到现在,70多年,毕业生成千上万。想一想,有这么多学生想着你、念着你,成就感、幸福感是可想而知的!<br><br>最后说茶盘寺学校<br><div><br></div><div>照例先看学校的影像图和照片。<br></div> 茶盘寺学校,就是周老大回忆录里的走马二小。<br><br>茶盘寺学校,是周老大人生中的重要踏板、关键踏板,在其回忆录中可谓是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番。扼要地说,没有茶盘寺学校,周老大就跳不出十块田(“十块田”是周老家所在村的村名)。而茶盘寺学校的硬度,也决定了周老大人生的高度和亮度。<br><br>茶盘寺学校,也是米林、姚祖明、段方进、黎建国、杨世斌、李洪信等一众同学的母校。<br><br>我们每个人,年青的时候,都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而当我们长大后、成年后、老年后,就不应该忘记了学校、忘记了老师。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走了多远,都不应该忘记你来时的路。<br><br>